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皮肤科杂志》 > 1998年第4期
编号:10275681
切除加磨削术治疗线状瘢痕
http://www.100md.com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8年第4期
     作者:汪治中 卫连坤 牟贤龙 吴寅华

    单位:20043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皮肤外科

    关键词:

    中华皮肤科杂志/980433 线状瘢痕在临床上非常多见,表现各异,常规的“W”成形术或“Z”成形术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患者的容貌,但术后的二期瘢痕仍较清晰。近年来,我们采用切除后磨削术治疗线状瘢痕14例,均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4例线状瘢痕患者,男3例,女11例;年龄18~35岁;病程均超过6个月,全部位于面部,长度1.0~5.0cm,宽度1~3mm,均为凹陷性瘢痕,其长轴均与皮纹方向近似成直角交错,2例为刀伤所致,12例为各种手术后遗瘢痕。

    二、治疗方法

    将线状瘢痕定点划线,范围应超出瘢痕边缘1mm,沿线切开瘢痕,暂不切除,形成新鲜创缘。然后将瘢痕左右双侧2cm内区域进行磨削术,打乱皮肤纹理。最后彻底切除瘢痕,在切除区域中用5/0美容线行皮下缝合,封闭死腔,减轻张力后用6/0或7/0美容线缝合创缘。充分压迫止血后覆盖浸胶原葡聚糖溶液的纱布,并进行包扎。眼角、口角周围的瘢痕手术后要制动。内层纱布2周后自行脱落。

    三、治疗结果

    14例患者纱布完全脱落后拆线,术野呈微红色,1个月左右出现轻重不等的色素沉着,但均在3个月左右消退。半年后随访13例效果显著,原有瘢痕基本消失,看不出手术痕迹;仅1例患者因瘙痒刺激,经常搔抓,仍留有较明显的瘢痕。

    四、讨论

    切除后磨削术在治疗瘢痕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这种方法首先强调彻底切除瘢痕,在创缘的两侧由新鲜有活力的角朊细胞组成,为原有瘢痕的最小化创造了细胞学基础,甚至为二期伤口无瘢痕形式的愈合提供了可能。

    瘢痕左右区域采用斜磨方式,自外向内磨削,成为斜坡,创缘深度以磨至乳头层点状出血为度。这样在原有瘢痕区域创造了一个“无秩序”的生长面,角朊细胞在生长增殖过程中可无定型、无选择地覆盖整个创面,愈合后手术痕迹极不明显。这个过程至为重要,可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切除后磨削术主要用于治疗面部的线状凹陷性瘢痕,对增生性瘢痕、较宽(>5mm)或较长跨关节部位的瘢痕仍须先行切除,或作“Z”或作“W”成形术,6个月后再对手术后瘢痕行二期切除后磨削术。

    (收稿:1997-07-16 修回:1997-09-2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