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皮肤科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75873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误诊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崔盘根 盛 楠 林 麟 丁克云 蒋法兴 潘小文

    单位:崔盘根 盛楠 林麟 丁克云(进修医师) 蒋法兴(进修医师) 潘小文(进修医师)210042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关键词:

    中华皮肤科杂志990351

    患者男,23岁。4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四肢出现散在红斑,无自觉症状,一直未引起患者重视。1年前,皮疹突然增多,很快累及躯干、面部,伴发结节、疼痛及压痛,并出现畏寒、发热(38℃~39.7℃),乏力,双小腿轻度麻木。外院给予青霉素静脉滴注,未见明显好转。改用泼尼松30mg/d,可控制病情,但停药即复发。以后在外地多家医院行骨髓穿刺无异常。上肢皮疹病理活检:真皮和皮下组织及汗腺周围各种细胞成分浸润,包括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结合临床皮损,诊断皮肤T细胞淋巴瘤证据不足,血管炎性皮肤病待排除。以皮肤T细胞淋巴瘤给予氮芥、长春新碱、泼尼松、甲基肼及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甲基肼联合方案化疗各1个疗程,未见明显好转。于1998年4月至我院门诊就诊,拟Sweet综合征收住入院。

    体检:体温37.1℃,轻度柯兴面容,心、肺、肝、肾无异常。皮肤科情况:面部、四肢散在暗红斑、结节,界线清,压痛明显。左侧尺神经轻度肿大,双小腿触觉稍迟钝。头发稀疏,眉毛分布正常。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9g/L,白细胞13.6×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下肢皮损取材病理活检:表皮萎缩,表皮下呈无浸润带。真皮浅层及中层血管、附属器周围可见泡沫状细胞,呈团块状,抗酸染色见立毛肌及泡沫细胞内麻风杆菌(++),结合临床考虑为界线类偏瘤型麻风。免疫病理检查阴性。左眉弓、正常皮肤,小腿皮损查菌:麻风杆菌(++++~+++++)。临床诊断:界线类偏瘤型麻风。

    (收稿:1998-05-11修回:1998-08-04),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