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76258
疱疹油辅助治疗带状疱疹43例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侯秀俊

    单位:侯秀俊(山东省荣军总医院(济南 250013))

    关键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000133 1997年6月~1999年4月,笔者采用自拟处方配制成疱疹油,外用治疗带状疱疹43例,并与外用呋喃西林炉甘石洗剂治疗的42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皮肤科学》(第2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按确诊顺序随机分组治疗。治疗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20~77岁,平均55.6岁;病程4~13天,平均5.5天。对照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18~79岁,平均54.5岁;病程3~11天,平均5.3天。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治疗组:病毒唑200mg,肌肉注射,每天2次;维生素B1 100mg,肌肉注射,每天1次;维生素B12 250μg,肌肉注射,每天1次;消炎痛25mg,口服,每天3次。外用疱疹油(取大黄、黄柏、黄芩、虎杖、紫草、地榆、罂粟壳各30g,冰片6g,将上述诸药加入700g香油内浸泡3天,然后文火煎熬,待药枯黄,滤渣贮藏备用)涂患处,每天4~5次。对照组:西药同治疗组,外用药物采用呋喃西林炉甘石洗剂(本院制剂室配制,成分为呋喃西林0.2g,炉甘石15g,氧化锌5g,甘油5ml,羧甲基纤维素钠0.25g,蒸馏水加至100ml)涂患处,每天4~5次。两组患者每3天复诊1次,直到痊愈。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均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
, 百拇医药
    结 果

    1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脱痂及疼痛消失;显效:无新疱出现,原发水疱开始结痂,疼痛明显缓解;后遗症:以全部脱痂1周后,疼痛依然持续为准。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43例均痊愈(100%);对照组42例,痊愈38例(90.5%),显效4例(9.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3,P<0.05)。

    2.2 两组显效及痊愈时间比较 治疗组43例平均显效时间(天,下同)3.4±0.6,对照组42例平均为6.7±1.2;治疗组平均痊愈时间8.2±3.2,对照组平均13.9±5.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2.3 不良反应及后遗症 两组病例治疗后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因疱疹油方中罂粟壳含吗啡、可待因、罂粟碱等成分,故严格观察治疗组病例,结果无1例出现毒性症状及成瘾性表现;无1例遗留带状疱疹神经痛后遗症。对照组有6例遗留带状疱疹神经痛后遗症,发生率为14.3%。
, 百拇医药
    讨 论 带状疱疹是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规西医疗法止痛效果差,病程长,且易遗留疱疹后神经痛。笔者在内用抗病毒、抗炎、营养保护神经药物的基础上,采用自拟处方配制的疱疹油外涂,在显效时间、痊愈时间及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方中以黄柏、黄芩、大黄清热除湿,泻火解毒;大黄、虎杖、黄芩、紫草具有很强的抗病毒、抗菌作用;黄柏、地榆有减少炎性渗出、促进病变组织迅速修复的作用;罂粟壳除能提高痛阈外,还可以改变对疼痛的反应性。综观全方,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对病毒引起的皮肤疱疹、糜烂、坏死等病变组织的修复十分有利。疱疹油中罂粟壳虽含吗啡、可待因、罂粟碱等阿片成分,但在治疗组中无1例出现毒性症状及成瘾性表现。

    收稿:1999-06-16

    修回:1999-08-2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