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76353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15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尉仲福

    单位:解放军第四医院,西宁 810014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影象诊断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990341

    中图分类号:R 5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622(1999)03-0233-01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随着CT与MRI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其发现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主要改变为脑白质受损,CT表现两侧脑室周围白质脱髓鞘改变。临床上是以高血压、卒中和慢性进行性痴呆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综合征[1~3]。现将我科1997~1998年收治的15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 百拇医药
    本组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63~78岁,平均68.2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1例,反复脑梗死6例。CT表现:全组病例脑室周围呈低密度改变,全组均见梗死灶,其中多发性腔隙梗死8例、皮层小片状梗死4例、二者并存3例,脑室扩大9例,皮层萎缩4例。临床表现:本组病例大多数起病隐袭,以记忆力减退为首发症状者11例,呈进行性加重,导致痴呆者6例,精神衰退者3例。伴有语言构音不清、球麻痹者2例、共济失调3例、轻度偏瘫及偏侧感觉异常者5例、帕金森氏综合征2例、癫痫发作5例、大小便功能障碍者5例。

    2 讨 论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亦称慢性皮质下脑病或Binswanger病。系由Binswanger于1894年描述8例慢性进行性痴呆的病理解剖资料而得名。CT与MRI的问世才使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生前诊断成为可能。CT的改变对本病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其主要特征为:对称性侧脑室周围低密度,尤以前角、后角部的白质最为醒目,它们外侧紧贴皮层下,内缘直达侧脑室。而半卵圆中心对称性低密度区,实质上是侧脑室顶周围白质低密度所致,故脑室周围低密度改变为诊断本病的可靠依据[4]。文献报道[5]56%~93%的病例有腔隙性梗死灶,64%~95%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大、脑沟增宽、脑萎缩表现。本组资料基本符合文献报道。但本组均有脑梗死,其发现率高于文献报道,可能和患者就诊时间有关。
, 百拇医药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其病理改变的突出特点是脑室周围多发性腔隙梗死,皮质下白质缺血性脱髓鞘。有学者认为[6]Binswanger病白质改变是慢性循环障碍所致的缺氧性改变,是供应深部白质动脉硬化的结果。有些学者认为60%~80%是高血压的结果。贾建民和贾健平研究认为[6]白质病变不会是一种疾病所致,除Binswanger时动脉硬化所致低灌流之外,中老年植物神经中枢退变血压调节失衡,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使脑组织反复缺血再灌流。正常情况下脑皮层血流远远大于白质。在病理情况下,白质血供更差,由于缺血再灌流引发自由基、兴奋性氮基酸等一系列复杂生化反应致白质脱髓鞘。陈春富等[7]的研究结果也为这一观点提供了理论根据。

    本病多发生于60岁以上和高龄老人,长期高血压者发病率明显增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有全脑症状,也可有脑局部症状,与本组资料符合。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CT或MRI影像学检查。贾建民与贾健平修改提出5条诊断标准:①多见于60岁以上,起病隐袭,进行性加重;②有长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病史;③有反复脑梗死史;④有进行加重的痴呆;⑤在CT可见脑室周围和半卵圆中心低密度影。近年来其诊断引起了国际上的激烈争议,有人建议用Leuko-Araiosis(白质疏松)描述,有人报告了CT、MRI有白质脱髓鞘而临床上无任何症状的病例,故提出Binswanger病能否作为一种疾病及其发病原因众说不一,还有待进一步探讨[6]
, 百拇医药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是由于大脑皮质下小动脉硬化缺血所造成的弥漫性的白质变性。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及CT检查,一旦确诊即应按脑梗死给予相应治疗。

    作者简介:尉仲福(1951-),男,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Miller C.[J].Neurol,1989,236:65-70.

    [2]David A.[J].Neurology Neuryosurgery Psyschiatry,1990,53:961-965.

    [3]Babikian V.[J].Stroke,1987,18:3-5.

    [4]包礼平,主编.简明临床神经病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07-208.

    [5]唐玉璋,鲁 国,刘兰芹.[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6,9(2):69.

    [6]贾建民,贾健平.[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4,2(3):158-159.

    [7]陈春富,贾海燕,任旭东,等.[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6,4(3):135-137.

    收稿日期:1998-12-10 修稿日期:1999-02-0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