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76468
30例病毒性脑炎EEG动态研究
http://www.100md.com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李改丽 张守信 谭玉凤

    单位:李改丽(解放军第三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宝鸡 721004)张守信(解放军第三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宝鸡 721004)谭玉凤(解放军第三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宝鸡 721004)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EEG;研究

    30例病毒性脑炎EEG动态研究 分类号:R 37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622(2000)01-S1-01▲

    病毒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国内病例有所增加,病毒类型亦有所变化,其EEG检查异常率极高。1997-07~1998-02我科共收治病毒性脑炎患者30例,所有患者经EEG动态观察分析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62岁,平均21岁。临床表现均有头痛,其中伴意识障碍16例,发热14例,行为异常12例,癫痫10例,头晕6例。脑电图机系日本产4211型,连接方式为单极导联,采用16导联记录。入院当天全部行腰椎穿刺和脑电图检查,仅1例脑脊液细胞数稍高于正常,5例蛋白高于正常,脑电图全部异常。脑电图结果判断参照黄远桂标准[1];病毒性脑炎诊断依据郑建中[2]标准。

    2 结果

    2.1 病程与脑电图表现:见表1。

    表1 病程与脑电图表现

    脑电图表现

    <24h(8例)
, http://www.100md.com
    24h~1周(15例)

    1~2周(7例)

    α波或β波(%)

    85~93

    35~43

    9~15

    α波调节调幅

    稍差

    极差

    差

    θ波(%)

    6~10

    50~62
, http://www.100md.com
    58~70

    δ波(%)

    1~2

    1~3.5

    15~38

    其它

    几乎无病理波

    可见棘波或棘慢波

    可见棘波或棘慢波

    2.2 临床症状与EEG表现:无任何前驱表现,以癫痫或其他局灶性症状为首发表现,脑电图弥漫性异常者9例;临床表现较重者大部分以4~7 Hz的θ波或2~3 Hz的δ波为基本节律,可有棘波、棘慢波或三相波;临床表现极重的2例以低幅4~7 Hz的θ波或2~3 Hz的δ波为主调节律,伴爆发性抑制波。
, http://www.100md.com
    2.3 EEG表现与脑炎的预后:入院后给予地塞米松和无环鸟苷等治疗。发病后1~3周(治疗1周后)本组中16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但全部患者EEG复查与入院时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加重,其中20例EEG全部导联为4~7 Hz高幅θ波,不同程度混杂有2~3 Hz δ波,3例病情恶化的EEG为弥漫分布的多形性慢波,可见棘波或棘慢波;原为低幅慢波的2例临床表现加重,EEG为广泛分布平坦波形。发病后2~4周(治疗2周后)2例死亡,其余28例中22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EEG仅5例基本恢复正常,17例仍为中高幅4~7 Hz θ波或2~3 Hz δ波,病理波少见。住院时间3~6周,平均4周,出院时(发病后5~6周)检查EEG:临床症状缓解的27例(22例临床症状消失,5例好转),8例基本正常,余仍不同程度异常,13例以4~7 Hz高幅θ波为基本节律,6例以8~9 Hz α波为节律,混杂有较多量θ波或δ波。16例随访3~6个月EEG仍有7例未恢复。

    3 讨论

    EEG检查作为神经科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对于病毒性脑炎有着重要的意义。EEG改变主要为基本波的改变和病理波存在与否。结合本组EEG动态研究,认为病毒性脑炎患者EEG的共同特点:①弥漫性异常。②基本波漫化,可见棘波、棘慢波或三相波等病理波。③发病早期(1周以内)EEG大部分仍为8~10 Hz的中幅α波基础上混杂有少至多量高幅4~7 Hz θ波或2~3 Hz δ波,调节调幅差,θ波或δ波分布于70%或全部导联,慢节律指数占10%~35%。小部分以4~7 Hz中高幅θ波为主调节律,总体(1周以内)呈广泛轻至中度异常。④发病后1~3周EEG异常最为严重。⑤发病3周以后EEG逐渐恢复。本组脑脊液细胞数与蛋白定量绝大多数在正常范围,与钱采匀等[3]报告一致,而EEG异常率为100%,钱采匀等[3]报告病毒性脑炎EEG异常率为92%,考虑与本组病例数偏少有关。结合以上结果可见,据EEG对病毒性脑炎可早期诊断,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尤为重要。本组1例以“四肢不自主运动”为首发症状,7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此外无其它异常。据EEG诊断为病毒性脑炎后均治愈。对于有感染病史,临床表现典型的EEG单项检查即可明确诊断,便于早期治疗。本组中22例脑脊液正常,据EEG及临床表现诊断病毒性脑炎后经治疗20例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 百拇医药
    本研究发现病情愈重,EEG改变愈明显,EEG严重异常的病例病情凶险,预后差,但临床症状好转者EEG并非好转,临床症状消失者EEG不一定恢复。本组治疗1周后16例临床症状好转,但EEG均较前加重。出院时27例治愈好转者(22例治愈,5例好转)中EEG仅8例基本恢复,其余仍有广泛异常,随访3~6个月的16例中EEG仍有7例异常。可见EEG的恢复明显晚于临床症状的恢复,部分EEG甚至很难恢复正常。Radermecker报道病毒性脑炎患者EEG改变一般在2~4周内恢复正常,随病型及病情轻重可有差异与本组极少部分病例结果相符。因此,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后应据EEG决定是否继续给予治疗,并可连续监测EEG以决定疗程。临床中对病毒性脑炎患者应跟踪随访EEG。

    作者简介:李改丽(1972—),女,医师

    参考文献:

    [1]黄远桂,吴声伶.临床脑电图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24-125、245.

    [2]郑建中,田时雨.神经病诊断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449.

    [3]钱采匀,赵 馥,刘子君.散发性脑炎61例临床分析[J].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0,6:17.

    收稿日期:1999-06-01

    修回日期:1999-07-3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