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77573
脑卒中后抑郁障碍
http://www.100md.com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0年第5期
     作者:苏占清

    单位:苏占清(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210029)

    关键词: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000543 近10年来,脑卒中后抑郁障碍(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已引起国内神经科医师的关注,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1 命名

    目前比较混乱,如脑卒中后抑郁[1],脑卒中后重性抑郁[2],脑血管病后抑郁[3],脑卒中后抑郁症[4],脑卒中后抑郁性神经症[2],脑卒中后抑郁状态[5],脑中风后抑郁情绪[6],脑卒中后的抑郁障碍[7],脑卒中后的抑郁症状[8],脑血管意外伴发抑郁症状群[9],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状群[10]等。
, 百拇医药
    2 发生率

    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发生率大约为30%~70%[2、3、7、9]。王焕林等采用DSM-Ⅲ诊断标准,结果为33.6%[2]。漆红等按ICD-10诊断标准结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151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评定,抑郁的检出率为43.71%[3]。张庆臣等参照Ross提出的PSD诊断线索对出院后复诊的40例脑血管意外病人评定,总发生率为55%[9]。贾艳滨等依据CCMD-2-R,结合HAMD、老年抑郁量表等对脑卒中后62例病人进行评定,发生率为67.4%[7]

    3 发生机制

    贾艳滨等认为,左侧半球及后部与PSD有关,前部、右侧有明显的生物学因素[7]。张通等认为,脑卒中使脑内某些特定部位遭破坏,使患者产生抑郁症或抑郁倾向,而躯体功能的丧失、社会或家庭地位的改变等因素,则可能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在原有的病理基础上,加速了抑郁症的发生或使其程度加重[4]。张庆臣等认为,PSD只是一种症状群,其病因是异源的,不同侧(区)的PSD有不同的发生机制,并与其在情绪调控中所起的作用有关;并支持Starkstein等的观点,即:左侧卒中同右侧相比,引起相对较轻的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的破坏,不足以引起代偿性的受体水平上调,导致了两种神经能的降低而引起抑郁。又由于去甲肾上腺素能和五羟色胺能神经元位于脑干,发出轴突经过丘脑下部、基底节,环绕胼胝体和放射冠,然后由前向后通过深层皮质并逐渐发出分支,末端终止于表层,所以前部损伤对这种纤维的破坏性较后部大,故前部病灶较后部病灶的脑血管病人抑郁程度高[10]
, 百拇医药
    4 病灶定位

    4.1 左右半球:大多研究认为,左右半球损害在抑郁的发生上无明显差异[1、3、4、6]。但徐华民等认为,左半球病变(主要在左侧基底节或额叶)明显高于右侧半球病变[8]。而张庆臣等的研究表明,左右半球病灶对PSD的影响随病程变化而有所不同,在急性期无论是PSD发生率还是抑郁程度,左半球病灶均显著高于右半球病灶[10];但在康复期,左侧病灶组(尤其是左侧前部)虽有高的趋势,但统计上差异无显著性,并认为左侧组PSD产生的病灶部位效应随着病程进展降低,而疾病本身所致功能障碍的作用加大,反映了“心因反应”的成份在增加,但右侧组病灶部位效应持续存在[9]

    4.2 前后部:漆红等、贾艳滨等认为,大脑前部受损者抑郁程度明显重于后部受损者[3、7]。张通等认为,病灶最前点与额极的距离呈负相关,即越接近额极,抑郁评分就越高,而病灶最后点与额极的距离同抑郁的评分之间无明显相关[4]。张庆臣等认为,左侧病灶损伤越靠近额极则抑郁程度越高[10]
, 百拇医药
    4.3 病灶大小:张通等、贾艳滨等、张庆臣等的报道均认为,病灶大小与抑郁的关系不密切[4、7、10]

    4.4 皮层、皮层下:漆红等、贾艳滨等的报道均认为,皮层受损者抑郁程度明显较皮层下受损者严重[3、7]

    5 临床特点

    漆红等对41例脑血管病后重度抑郁与20例重度抑郁症相比较,发现其抑郁程度相对较轻,但焦虑、躯体化、易激惹症状则明显较重,抑郁情绪晨轻夜重者较多,晨重夜轻者较少,表明脑血管病后抑郁具有脑动脉硬化所致精神障碍的某些特点[3]。徐华民等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测评发现,患者绝望感、自卑感、无愉快感、敌意感、空虚感、孤独感、被憎厌感等较明显[8]

    6 预防治疗
, http://www.100md.com
    控制与抑郁有关的可干预因素,如对照料人进行必要的护理教育,积极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水平,预防合并症等[4]

    药物治疗如应用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剂及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中医药与针炙治疗。刘志顺等采用调理髓海法治疗[15],侯冬芬等采用电针百会、印堂治疗[16]均取得了一定疗效。

    参考文献

    1,关健伟,巫志明,邹劲.脑卒中后抑郁与康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1,6:155

    2,王焕林,丁素菊,孙剑,等.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2,18:281

    3,漆红,赵友文,李美琳.脑血管病后抑郁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121
, 百拇医药
    4,张通,孟家眉,项曼君.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前瞻性研究.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73

    5,王焕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上海精神医学,1991,新3:89

    6,刘颖,许淑莲,王小明,等.脑卒中后抑郁情绪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4:177

    7,贾艳滨,周迁璋.首发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24:66

    8,徐华民,蔡剑虹,宋郑宏.脑卒中后的抑郁症状.江苏医药,1992,8:427

    9,张庆臣,徐长忠,梅又雪,等.脑血管意外伴发抑郁症状群的多因素相关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3,19:73

    10,张庆臣,吴彩云,徐培锡,等.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状群与CT定位及躯体、心理、社会变量的相关研究.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2,25:203
, 百拇医药
    11,于家富,蔡林.老年人脑梗塞后精神障碍的分析.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5,12:198

    12,孟庆龙,卢世臣,靳士立,等.米安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新药与临床,1996,15:223

    13,漆红,赵友文,李美琳.麦普替林治疗脑血管病后抑郁的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5,21:361

    14,李军.百忧解对脑血管病伴发抑郁的疗效观察.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7:69

    15,刘志顺,刘军,黄漫,等.调理髓海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997:543

    16,侯冬芬,罗和春.电针百会印堂治疗3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中国针灸,1996:23

    (收稿日期:1999-12-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