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急救医学》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78102
腘动静脉损伤的修复方法和时间
http://www.100md.com 《中国急救医学》 2000年第5期
     作者:高峻青 陈志维 左中男 何斌 黄志强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手显微外科,528000

    关键词:

    中国急救医学000534 四肢血管损伤中以腘动静脉损伤最为常见,特别是由于膝关节脱位、股骨下端或胫骨平台骨折而造成的腘动静脉损伤更为严重,多需静脉移植修复。我院自1995年8月收治腘动静脉损伤32例,取得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病人,1例病人为双侧腘动脉同时损伤,男27例,女5例,年龄16~53岁。开放性损伤6例,闭合性损伤26例,动脉挫伤断裂25例,挫伤严重伴有血栓形成7例,静脉挫伤断裂5例,挫伤破裂15例,栓塞2例,虽有挫伤但血流尚好10例,8~18小时19例,18小时以上3例。对骨折、脱位的处理一般采用复位支架外固定的方法,尽量缩短此方面的治疗时间,术后利用支架抬高患肢,促进伤肢血液循环,减少局部压迫。32例病人中取健侧大隐静脉修复8例,取伤肢小隐静脉修复22例,直接吻合2例,静脉移植最短4 cm,最长13 cm,肢体成活31例32侧肢体。随访时间最短6月,最长3年8个月,经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证实血管通畅良好。
, http://www.100md.com
    2 讨论

    四肢血管损伤中以腘动静脉损伤最为常见,约占四肢血管损伤的1/3[1],而根据腘部的解剖特点腘动静脉两端虽未固定在骨上,但由于牵拉的关系,血管像弓弦一样,一旦暴力作用于膝部而发生关节脱位、骨折,血管极易受到牵拉、碾挫而致断裂。

    腘动静脉一旦损伤常较严重,多需游离血管移植修复,以往行健侧大隐静脉或人造血管移植修复。人造血管由于远期疗效、使用时间、价格等问题采用不多,本组病例未采用。大隐静脉作为下肢最长、最大的一条浅静脉,在肢体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小隐静脉作用相对较弱。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网外侧,经外踝后方至小腿后面中线与腓肠神经伴行,抵腘窝上角穿深筋膜后向上注入腘静脉,大、小隐静脉间有很多交通支,如在小腿中上段切取一段小隐静脉,剩余部分小隐静脉血液完全可以通过大隐静脉回流。

    腘动静脉损伤修复时术中病人宜采用俯卧位,术野清楚,吻合血管方便,保证吻合血管的质量。如切取健侧大隐静脉不仅影响健肢静脉回流,给健肢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必要时重新消毒,增加感染机会,延长手术时间。我们术中发现腘动、静脉损伤的同时伤肢的小隐静脉大多已经断裂,故利用伤肢已损伤的小隐静脉来修复腘动静脉损伤,具有效果可靠,损伤小,手术简便易行,缩短手术时间,尽快恢复肢体血液循环的特点。本组取伤肢小隐静脉移植修复22例,对超过8小时以上建立伤肢血液循环的肢体取小隐静脉时可同时行切开减张及切除部分腓肠肌等处置。术后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证实游离的小隐静脉血管波动良好,血流通畅,与取健侧大隐静脉移植修复效果相同。取伤肢小隐静脉游离移植修复腘动静脉损伤经光盘文献检索未见临床报导。本组1例双侧腘动脉同时损伤的病人,我们采用保留大隐静脉游离移植各自肢体已断裂的小隐静脉来修复掴动脉,在游离小隐静脉的同时行小腿切开减张手术,术后肢体血液循环正常,伤肢无肿胀,功能恢复良好。
, 百拇医药
    及时、早期的诊断和修复损伤的血管,是抢救生命,保留肢体的关键。开放性操作容易诊断,闭合性损伤易延误诊治,故对股骨下端、胫骨平台的骨折及膝关节脱位的闭合性损伤,一定要提高警惕,细致入微的诊查病情[2]。条件具备,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本文26例闭合性损伤病人术前均做了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明确了诊断,提供了损伤断裂的部位、栓塞的程度。故我们主张要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延长修复血管建立伤肢血液循环的时间,但术后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及时正确的处置。

    [参考文献]

    [1]张敏,罗治师,梁胜根.静脉移植治疗四肢动脉损伤33例.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7,20:64-65.

    [2]林其仁,刘玳煊,王建群,等.动脉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8,21:102-104.

    收稿:1999-03-10

    修回:1999-10-21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