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急救医学》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78121
高寒地区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国急救医学》 2000年第5期
     作者:曲萍 谭畅 韩福成 王寅冬

    单位:曲萍 谭畅 韩福成(黑河市爱辉区妇幼保健院,164300);王寅冬(黑龙江省医院)

    关键词:

    中国急救医学000568 我们对1989~1996年其间的围产儿死因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其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黑河市十四家医院1989~1996年围产儿出生死亡统计报表和部分回顾性调查。

    1.2 方法 按各地上报死因调查登记表,综合分析致死因素,死因分类参照第一次全国围产新生儿学术会议建议分类法。

    2 结果

    2.1 围产儿死亡年度分布情况

    围产儿死亡率呈逐渐下降趋势。1989年活产数为1 509例,围产儿死亡36例,死亡率为23.86‰,其中死胎死产20例,死亡率为13.25‰;产后7天内死亡22例,死亡率为10.6‰。1996年活产数为1 560例,围产儿死亡24例,死亡率为14.67‰,其中死胎死产12例,死亡率为8‰;产后7天内死亡10例,死亡率为8.73‰。1989年与1996年对比经统计学处理χ2=3.2,P>0.01,差异不显著。

    2.2 围产儿死因

    228例围产儿死亡中,死胎73例,死产17例,新生儿死亡138例。本资料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依次为呼吸道疾病、胎盘脐带异常、先天畸形、颅内出血、生活能力低下、硬肿症。

    2.3 分娩方式与产时新生儿死亡的关系

    产时新生儿死亡155例,占分娩总数的12.2‰,其中横位倒转术和其它术式死亡率最高;臀位死亡率占91.67‰;胎吸18.5‰;产钳17.3‰;刮宫产6.9‰;自然分娩4.2‰。

    3 讨论

    3.1 随着人们自觉保健意识和接受保健意识的增强,我市围产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989年23.86‰,1996年14.57‰,1996年比1989年下降了9.19‰。

    3.2 呼吸道疾病占围产儿死亡的首位,死亡率为35.09‰,我们的主要防治措施是:①做好孕期保健工作。②及时准确处理宫内窘迫。③做好清洁卫生隔离消毒,早期发现肺部感染及早治疗。

    3.3 脐带、胎盘异常是造成死胎、死产的主要原因,占围产儿死亡的29.39‰。因此,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极为重要,做好产前检查和产时监护。

    3.4 先天畸形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占围产儿死亡的14.91‰。为降低畸形发生率,定期产前检查,B超辅助诊断,早期发现,及时终止妊娠。

    3.5 颅内出血占围产儿死亡率的8.33‰,颅内出血所致围产儿死亡与分娩方式密切相关。胎吸和产钳造成颅内出血发生率较高。

    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重要一步。笔者认为对于横位和足位应放宽剖宫产指征,行常规剖宫产术为宜。胎吸和产钳有助于胎儿娩出,能缩短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但对母体及胎儿有一定损伤,应掌握胎吸和产钳手术的操作技术,真正降低围产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高寒地区人口出生素质和人民健康水平。

    收稿:1999-02-12

    修回:1999-08-2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