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000年第11期
编号:10278190
肌肉注射致坏死性筋膜炎1例
http://www.100md.com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0年第11期
     作者:陈维红

    单位: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32

    关键词:

    实用护理杂志001118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0780(2000)11-0032-01

    肌肉注射是临床护理操作最基本的一项。但如果在操作中某一环节上稍有疏忽,将会带给病人更大的痛苦,甚至造成死亡。现将肌肉注射致坏死性筋膜炎1例的教训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18岁,农民。因右耳后下疼痛,包块4 d。伴畏寒发热,在乡卫生院进行诊治,给其右臀部肌注青霉素80万U,立即感到局部疼痛,休息片刻后步行回家。3 h后感到畏寒发热,疼痛加剧并且不能翻身,次日再次到卫生院就诊,查其肌注部位约5 cm×6 cm的肿块,发红触痛,立即给予静脉输10%葡萄糖液500 ml、地塞米松10 mg,并肌注安痛定2 ml。但疼痛未减并有加剧,肿胀范围扩大。3 d后转到我院诊治。查体:T 38.7 ℃,P 136次/min,R38次/min,Bp为零。面色苍白,脉细弱,烦躁不安,神志恍惚,脱水,心率140次/min,右腮部有轻度肿胀,右臀部至右膝关节高度肿胀,皮肤呈紫红色并有散在水泡,四肢末端发凉。诊断为败血症,臀部脓肿,腮腺炎。给补液、抗感染及纠酸等处理,最终经抢救无效死亡。
, 百拇医药
    尸体解剖所见:右腮部有3.5 cm× 4cm的微肿,右侧腰部臀部及大腿皮肤呈青紫色。有散在的血性水泡似浅Ⅱ度烫伤。部分已溃破,流出紫红色血水。切开见皮肤、皮下组织及浅筋膜有大片坏死,但肌肉组织正常,皮下小血管栓塞,浅筋膜有液化现象。

    病理报告:胶原纤维增多,血管栓塞,多核巨细胞,炎性细胞浸润,组织内已基本完全成核,溶解状态。意见:坏死性筋膜炎。诊断:坏死性筋膜炎、中毒性休克、腮腺炎。

    2 病案讨论

    2.1 坏死性筋膜炎国内外报道较少,人们认识不足,诊断易失误,处理的经验差,易延误抢救时机,若能早期诊断,及时彻底清创处理,患者则可治愈。

    2.2 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环境空气污染严重,特别是乡村卫生院卫生条件差,无菌技术差,治疗室未定期作空气消毒。该病人属边远山区的农民,病后抵抗力下降。护士注射前不习惯洗手,使用的玻璃注射器和钢性针头未经彻底清洗,即放煮沸锅内煮沸10~15 min即用。这样,细菌可通过污染的手、空气等经皮肤针眼处进入深层组织和血液,引起感染。
, 百拇医药
    2.3 消毒液为单纯的酒精,浓度配制不准,达不到消毒的目的。注射针头过小过短,该病人用的是5号半针头。注射的药物仅在皮下组织,未达肌层。青霉素为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能使组织损伤释放出化学组织胺,缓激肽等化学物质,作用于皮下痛觉感受器,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炎症反应。

    2.4 该病人用过免疫抑制剂,可诱发厌氧菌感染。由于细菌的协同作用,溶血性链球菌合成溶血素、纤维蛋白酶和透明脂酸酶,假单孢菌释放胺原酶则可引起坏死性筋膜炎并迅速扩展。

    3 教训总结

    护理人员在为病人进行肌肉注射时,必须认真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和无菌技术操作。治疗室必须定期进行空气消毒,消毒液应定期更换。皮肤消毒剂最好选用0.5%~0.7%的稀碘酊或2.5%碘酒消毒后再用70%~75%的酒精脱碘,消毒皮肤范围应达直径6~8 cm,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如无一次性注射器,地区乡镇医院应将玻璃注射器及针头彻底清洗消毒、高压蒸气灭菌后才能进行注射治疗。掌握适当的注射深度,选择最佳的注射部位及二快一慢的注射法,注射时应适当向患者做心理护理,观察肌注后的反应,发现感染征兆应及时处理,这样才可以避免不该发生的悲剧。

    收稿日期:2000-06-2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