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78292
《大藏经》中的医药学
http://www.100md.com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
     作者:刘怡 李良松

    单位:刘怡(天津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所300193);李良松(福建港台医药文化研究所353000)

    关键词: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000128中图分类号:B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45(2000)01-0048-03

    自东汉后叶以来,中国佛学界翻译和编著了五千多种的佛学著作,其中集佛教典籍之大成者,当首推《大藏经》。佛教《大藏经》是佛教典籍汇编而成的丛书的总名。这是它的初始涵义,后来发展到泛指一切文种的佛典所编成的大丛书。它包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和中国、印度、日本等高僧的著述,是以佛祖教诫的表现形式,阐述佛教宗旨的巨作。在我国有西夏文、藏文、满文、蒙文等《大藏经》;国外有巴利文、日文、高丽文等《大藏经》。可是流传最早、在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还得数汉文《大藏经》。它的内容,以汉译的南亚次大陆佛典的经、律、论三藏为主,还包括一些南亚次大陆和中国等国的佛教撰述。编辑《大藏经》,在中国是从南北朝时代开始的,那时叫“一切经”。到隋朝的时候,有了《大藏经》这个新名称。《大藏经》历经增修,所收佛教经籍今达4200余种,共23000余卷。
, 百拇医药
    在我国,佛教的传播是伴随着佛教经典的译介展开的。现存的汉译佛典绝大部分是东汉到隋唐时期翻译的,自西晋南北朝始,中国僧人也有了自己的著述。从经序、注疏、论著以至目录、史传的编撰,丰富和发展了《大藏经》的内容,使佛教《大藏经》真正成为一部百科式的佛教全书。它收集广博,既是佛书,也是涉及哲学、历史、语言、文学、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建筑等领域的包罗宏富的古籍,对中国和世界文化都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大藏经》主要有:①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刊印的《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该藏收藏经籍3053部,11970卷,分装85册。并附有《昭和法宝总目录》三册,图像十二册,总计100册。②台湾文丰出版公司七十年代出版的70册装《正藏经》和150册装《续藏经》,以及它们的总目索引。③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大藏经》。该藏将2万余卷已入藏的佛教经籍全部收录,分为正续两编。两编所收经籍的总数可达4200余种,23000余卷,全书今已全部出齐。④清代末期印行的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计40帙,414册,1916部,8416卷,是现存较完善的汉译藏校刊本。
, http://www.100md.com
    在如此浩繁的经书中,要利用它们就必须借助于分类索引。现在最有影响的《大藏经》索引,为日本《大藏经》学术用语研究会编修的《大正新修大藏经索引》,国内各大图书馆均有收藏。另外,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佛藏子目引得》,也颇受佛经研究者的垂青。

    佛教认为,它掌握了人生和宇宙的原理,宇宙间的一切事情皆被它的理论所统摄、所包含,医药也不例外。

    因此,佛教吸收了古印度医药,并加以宗教性的解说,形成了佛教医方明,成为佛教“五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佛教传入我国,古印度医药知识就以“医方明”的形式被介绍进来,对中医学产生了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医学体系。下面就对《大藏经》中的医学内容作一简要的介绍。

    有关医论方面。如《佛医经》专门介绍了古代印度医学理论的“四大”说,“人身中本有四病。一者地,二者水,三者火,四者风。风增气起,火增热起,水增寒起,土增力盛。本从是四百,起四百四病。“告诫人们要与自然相应,及饮食、七情、外伤等因素可使人体致病的道理。《医喻经》介绍了良医知病识药的四种表现,《胞胎经》中详细论述了胎儿的发育周期。《南海寄归内法传》中还详细阐述了先体病源的重要性。
, http://www.100md.com
    有关医术方面。主要是外科手术与金针拨障术。如《柰女祗域因缘经》记载了印度医王祗域的神奇医术。其中剖腹、开颅、神膏之类与《后汉书》记载的我国神医华佗事迹相仿。在《大般涅经》中有目盲者求医,“良医即以金篦决其眼膜。……(盲者)乃言少见。”可见印度当时已有金针拨障术。另外,对于痔瘘、癞病、疟病、疮、噎、目疾、头痛、齿痛、小儿疾,妇人病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阐述。

    有关方药的记载比较多。如《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经》中着重谈到眼药的组成、制作和施药的方法。说用雄黄、牛黄、郁重根、胡椒、荜拔、干姜等药,研极细末,再用龙脑香、麝香和之、涂眼,治疗睛盲、胬肉等。《迦叶仙人说女人经》主讲孕妇“随月保护之药”,各药均等分研末,以乳法、乳糖、蜜为主而水为辅与药末同煎,而且大多数要候冷后服用。在《杂阿含经》中还记载有眼药丸,《大佛顶文聚陀罗尼经》中还记有眼药方、眼药品等。

    有关卫生保健方面。主要有口腔卫生(揩齿》,导引和沐浴等方面。如《十诵律》中说:“嚼杨枝有五利:一口不苦,二口不臭,三除风,四除热,五除痰饮”。强调食后漱口。在《温室洗浴众僧经》中讲述人体洗澡的卫生意义及杨枝、酥膏的使用。《安般守意经》、《达摩多罗禅经》及《禅秘要法》等都谈到坐禅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同时指出坐禅要同饮食补养和情志相配合。
, 百拇医药
    《大藏经》中还有许多经论是谈及用咒禁治疗时气病、目齿、小儿病、痔病等疾。如《咒时气病经》、《咒目经》、《咒齿痛经》、《咒小儿经》、《咒用肿文》、《咒疫病文》等。在《罗拿说救疗小儿疾病经》中记载了印度僧侣给小儿治病的情景:一边念咒,一边焚香,然后用药洗方(毕拨、蓖麻油、麻荆子或叶、罗树叶、罗迦药)水煎、洗浴患儿。

    另外,《大藏经》中还有许多经文谈及心理疗法,用佛教思想使人们从世俗的苦恼中解脱出来。改变过于悲观的思想状态,治愈精神上的创伤。同时,佛教教义劝恶从善,强调精神境界的修养,能使人养成健康的精神状态,有利于身心的健康,有关这方面论述的经文比比皆是,可以说是贯穿整个《大藏经》的始末。

    《大藏经》中共出现了医药卫生方面的名词术语达4600多条,既有生理解剖、脏腑经络方面的名词,也有医疗、药学、心理、病名和医事杂论方面的术语,内容涉猎之广,就是一般的医学词典也望尘莫及。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佛教医学内容之丰富。

    在《大藏经》中,专论医理或涉及医理的经书很多,既有医药卫生、生理病理记录,也有心理幻术、修心养性的载述,内容博异丰盈,独具释家特色。诸如《千手观音治病含药经》、《陀罗尼杂集》、《功发菩提心集》、《四十帖诀》等数十篇论及医药学的主要佛经,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收稿日期:1999-10-14,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