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1999年第7期
编号:10278375
《周易》与《内经》天人合一整体观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9年第7期
     作者:刘 霞 崔勿骄

    单位:刘 霞 崔勿骄(长春中医学院 长春 130000)

    关键词:《周易》;《内经》;天人合一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990703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经典,它的显著特点和优势在于整体医学模式,其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认为天地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天(天然)与人是和谐统一的。人体的认识和疾病诊治必须注意到自然和社会的诸多因素。《内经》明确提出人体的生理过程与天地自然变化有相应的联系和共同规律,主张医之为道:“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追本朔源,正是受《周易》的影响。探讨二者的内在联系,对于理解天人合一整体观至为重要。

    1 天人合一整体观源于《周易》

    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是宋人张载,但天人合一的思想应该说是源于《周易》。《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即“天地”为始有,万物和人是后来衍生的。根据孔子《易传》的解释,八卦的性质、八画卦的构成和六十四卦的排列结构都体现着天地人三者的紧密联系,人与天地宇宙有着深刻的统一性,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宇宙整体。进而形成天有怎样的规律,人也有怎样的规律。人的规律可在天的规律中找到根据,天的规律则必然在人的规律中得到反映。人只有“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才能掌握自然法则,实现天之命与人之性的整体一致。
, http://www.100md.com
    《内经》将《周易》天人合一整体思想汲取到医学领域,提出:“人与天地相参”的观点,认为人体和自然界服从统一的规律,所以观察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不能仅仅孤立地着眼于肌体本身,而应看到人与自然界存在着有机联系,只有象《周易》所阐明的把天道、地道、人道相互结合起来,综合观察,才能正确把握医理。这种天人相融的整体观念,使中医理论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医学的独有品格和特色。因此,《内经》与《周易》共同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2 天人合一整体观的理论支点

    天人合一整体观源于《周易》,为中医整体理论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但研究《内经》整体理论体系,还必须深入探讨整体观念的内涵,明确构成天人合一整体观的两大理论支柱。

    一是天人一气。“气”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哲学范畴。《周易》和《内经》都认为,世界统一于“气”,“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元素,自然界包括人的机体演化,最终都是由气的变化决定的。《周易》多处用气化思想来解释卦爻的变化,如在解释“艮”与“兑”的关系时,提出“山泽通气”的观点,在说明乾卦时,把“龙”解释为“阳气”,把“咸”卦象征阴阳“二气感应以相与”,在《系辞传》中更明确提出:“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把人的生死看成气化的结果。《周易》气化论对后世传统医学影响很大。《内经》认为,人体本身就是“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的精气体液血脉无不出于气。
, 百拇医药
    按照气理的基本法测,气充满生机活力,能够变化升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动因。气又是“其细无内,其大无外”,有穿透万物,连通四极的本领,其内外之间进行着不断的升降运动,从而构成人与周围环境有机的气化联系。这种气一元论思想既是《周易》与《内经》共同遵循的法则,又是构成易学与医学天人合一整体观的纽带和思想基础,从而为天人合一整体观奠定了理论基石。

    二是天人一理。《周易》和《内经》都认为,天与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同为一体。之所以如此,最根本原因在于天与人共同遵守着同一规律,即阴阳学说。

    《周易》将阴阳学说作为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方法。将宇宙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范畴,阴阳交感而化成万物,世界变化的动力和根源在于阴阳的矛盾运动。进而把整个世界天地人纳入由阴阳两个符号组成的六十四卦系统,形成万象归阴阳,阴阳生万象的对立统一。故《系辞传》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所谓三才之道,就是指《周易》六爻卦画分别代表天地人,且天地人三才各占一阴一阳之位,从而表示三者皆以阴阳为其道。尽管三者的阴阳之道具体表现内容不同,但本质上人与天共有阴阳之理。
, 百拇医药
    《内经》直接吸收《周易》的阴阳学说,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死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并将其与古代医学科学成就相结合,认为人体也是由许多阴阳对立的双方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使阴阳学说成为中医理论的指导思想,并广泛应用于阐释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理论,体现了中医学独具的特色。

    汉以后的易学家又把五行学说引入易学,认为五行结构是构成天地万物普遍的系统模型。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构建人体理论体系,从而把五脏六腑与四时五方按五行格局沟通起来,形成一个以四时五方为间架,包括人体和自然各类要素在内的阴阳五行大系统。因此,所谓天人一理,就是天地人共有同一个阴阳五行之理,从而为天与人能够合一的整体观奠定了又一理论基础。

    3 天人合一整体观的合理内核

    《内经》把人与自然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自然界紧密相联,根据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来理解人体生理病理机制,是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的根本法则。这一法则指导医学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辉煌,充分证实了它的科学性。
, 百拇医药
    首先,天人合一整体观符合系统论的基本定律。按照中医整体观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分析人体各器官的生理病理变化,从理论上实践了系统论把握客观规律的原则,从而使整体观与系统论实现了科学的统一。科学的系统论认为,“整体大于其孤立部分之总和”,探讨部分,必须从整体出发。只有把部分放在整体之中去分析,才能更深刻地把握部分的规律和特点。因此,古代朴素的整体观,本身就具有了科学的合理性。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正是按照这种系统论思想,诊断治疗疾病以及养生,在祖国医疗实践中越来越显示了它永葆光辉的魅力。

    其次天人合一整体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内涵。按照中医学理论,诊断治疗疾病本身必须考虑两方面因素,除人体自身状况外,还必须同时掌握外界条件对人体的影响,从而确定生理病理变化的原因,进而明确治疗原则。这充分说明,中医学的整体诊断治疗原则,既能把握人体变化的内因,又善于了解外因,完全贯彻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原则。

    第三,天人合一整体观对未来医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分化和发展,西医科学的弊端在显露,中医学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医学理论正在被世界各国医学界高度重视?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在《展望二十一世纪》中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中国留下的历史遗产也许是救世良方”,对未来自然科学乃至医学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里程碑将会起到极大的指导作用。

    (收稿日期 1999—02—30 修回日期 1999—03—2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