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肺血管病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78621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细胞的动态变化
http://www.100md.com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陈源源 徐成斌

    单位:陈源源(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100044);徐成斌(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100044)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循环内皮细胞▲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细胞的动态变化 摘 要:了解循环内皮细胞对于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后冠脉再通情况及近期预后的可能意义。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溶栓及非溶栓组,分别检测溶栓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以及相应的心肌酶谱和心功能改变情况,并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1.经溶栓治疗者心肌酶峰提前,心功能受损较轻,且循环内皮细胞较治疗前及非溶栓治疗者明显减少。2.经溶栓治疗冠脉未通者循环内皮细胞无明显变化,心功能受损严重,近期死亡率高。循环内皮细胞数量的变化对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血管内皮是血管病变的最直接的标志,近年来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的分离与鉴定,为人们观察体内血管的损伤情况提供了一个较可靠的依据。我们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溶栓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细胞的动态变化,试图了解循环内皮细胞对于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后冠脉再通情况及近期预后的可能意义。
, 百拇医药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自1994年至1996年入住我院心血管内科监护室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中,45例入选为本组观察病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在43~81岁,平均年龄60±8岁。入选标准为:(1)依据WHO 1979年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病 人。(2)发病12h内入院并给予静脉天普洛欣200万U溶栓者,入选为溶栓治疗组(A组24例)。(3)发病12h内入院,因经济原因或有溶栓禁忌症而未给予溶栓治疗者入选为非溶栓治疗组(B组21例)。

    2. 观察方法 A组病人入院后即给予天普洛欣(广州天普制药有限公司)200万U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 ml中,30 min内静脉输入,并于治疗前及后2、6、8、10、12、24 h做心电图观察ST-T变化情况,并取血检测CK、CK-MB水平,临床密切观察胸疼缓解情况以了解冠脉再通情况。B组病人入院后常规给予扩冠、抗凝及对症治疗,并于治疗前后密切观察胸疼缓解情况及心电图ST-T变化,并取血检测CK、CK-MB水平变化。所有入选病人均在入院时及溶栓或常规扩冠治疗4 h后取静脉血4.5 ml,检测外周循环血内皮细胞数量的变化[1]。病人在住院期间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核素心肌显像,以了解患者急性心肌梗塞及治疗后心脏结构、功能的受累情况。部分病人发病2~3周后行冠脉造影及择期PTCA术治疗。出院后病人进行半年的随访,了解病人短期预后与循环内皮细胞的可能关系。
, 百拇医药
    3. 循环内皮细胞检测方法 (1)A、B 2组病人均由专人用7号注射针头经肘静脉采血4.5 ml,与0.5 ml 3.8%枸橼酸钠充分混匀,立即以1500 rpm离心20 min,收集上清液。(2)0.1%ADP液(sigma公司)0.2 ml加入上清液中,并置于YKH-I型液体快速混合器(江西医疗器械厂)中振荡10 min。并离心20min。(3)所得上清以3550 rpm离心20 min,其沉淀物就是欲得之内皮细胞。(4)将0.1 ml10.9%氯化钠液加入试管内,振荡10 min,取重悬液滴于血细胞计数池中,在OLympus光学显微镜下计数。同一标本计数4次,取平均值作为循环中内皮细胞数(n/0.9ul)。

    4. 统计学处理 以上数据均经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

    结 果

    1. A组与B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及心肌梗塞部位等基本情况上无显著性差异(表1)。
, 百拇医药
    表1 2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A组

    B组

    年龄(岁)

    62.7±9.7

    58.2±7.8

    性别 男

    15

    14

    女

    9

    7

    心梗部位 前壁
, 百拇医药
    12

    11

    下壁

    11

    8

    下壁及前壁

    1

    2

    2.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病12h内经溶栓治疗者(A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酶峰提前,心功能损伤较轻(表2)。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表2 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参数的比较 MEAN±SD

    A组(n=24)

    B组(n=21)
, 百拇医药
    CK U/L

    2858.7±1989.1

    2301.1±1262.7

    CK-MB U/L

    207.2±145.2

    189.6±144.6

    CKMB酶峰时间 h

    16.8±4.6

    25.4±6.1*

    LVEF值 %

    51.6±19.5(n=19)
, 百拇医药
    37.1±11.1*(n=16)

    CEC数量(个/0.9ul)

    治疗前

    3.6±0.89

    4.31±1.43

    治疗后

    2.76±1.29#

    4.45±1.25*

    注:#:A组治疗前后CEC数量变化的比较:P<0.05 *:B组与A组比较:P<0.01

    3. 经溶栓治疗而临床症状改变不明显的患者,酶峰未提前,心功能受损较重(表3)。但因病例少,无统计学意义。
, http://www.100md.com
    表3 A组患者溶栓治疗后临床参数的比较 MEAN±SD

    临床综合判断再通(n=16)

    临床综合判断未再通(n=8)

    CK U/L

    3042.1±2366.7

    2491.9±1857.6

    CK-MB U/L

    196.9±168.9

    227.6±86.1

    CKMB酶峰时间 h

    13.9±2.4
, 百拇医药
    22.3±4.13

    LVEF值 %

    54.6±17.6(n=15)

    40.17±13.4(n=4)

    CEC数量(个/0.9ul)

    治疗前

    4.03±0.79

    3.47±0.69*

    治疗后

    2.68±1.29#

    3.36±0.96*

, http://www.100md.com     注:#:A组治疗前后CEC数量变化的比较:P<0.01 *:B组与A组比较,由于参数的例数过少尚无统计学意义

    4.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循环内皮细胞较溶栓治疗前明显减少,且较非溶栓治疗者(B组)也明显减少,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表2)。

    5.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经溶栓治疗临床评估未再通者,循环内皮细胞数量较溶栓治疗前无显著变化,与非溶栓治疗者比较也无显著差异(表3)。

    6. 溶栓治疗组临床评估未再通者8例,其中有6例循环内皮细胞数量未下降,有3例病人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半年内死亡。

    讨 论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及时的静脉溶栓治疗,可使血栓性闭塞的冠脉获得再通,使梗塞的心肌获得再灌注,缩小梗塞范围,挽救濒死的心肌,保护心功能,降低死亡率。循环内皮细胞的变化反映着体内血管内皮损伤、衰老及再生的动态过程,是目前活体内可以特异地直接地反映血管损伤的指示物[2]。我们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溶栓治疗前后体内循环内皮细胞数量的变化,发现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体内循环内皮细胞水平上升。经溶栓治疗后4 h循环内皮细胞数量较非溶栓治疗者明显下降,而溶栓未获再通者循环内皮细胞数量无此变化。以上结果提示及时的静脉溶栓治疗对血栓闭塞的冠脉内皮确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溶栓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对静脉溶栓治疗后疗效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http://www.100md.com
    人和动物在生理状态下,体内外周血中存在有一定数量的循环内皮细胞。在病理状况或施加药物治疗时,循环内皮细胞数量可明显的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灵敏地反映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或被保护的作用。国内外文献报道,急性心肌梗塞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明显增加,并可持续24~72 h,或更长时间[3,4]。另有一些研究表明,超低剂量的肝素可发生明显的血管内皮细胞的稳定和保护作用,可有效的防止静脉注射酸化枸橼酸钠、肾上腺素和低张盐水后引起的循环内皮细胞增多,且这一作用持续时间很长[5]

    近10年来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已普遍用于临床,现在的溶栓剂都是通过影响凝血和纤溶系统而使血栓溶解,相关血管再通,梗塞的心肌得到再灌注。我们观察到:通过溶栓治疗的患者,以临床标准综合判断再通者,其循环内皮细胞数量也明显下降,与非再通者及非溶栓治疗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静脉溶栓剂天普洛欣(尿激酶)在溶解血栓的同时,药物本身具有或/和通过使冠脉血管再通获得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性的作用。另外,在24例溶栓治疗的患者中,有8例临床标准判断未达再通目的,发病后3周行超声心动图或核素心肌显像检查,提示左心收缩功能严重受损,冠脉造影显示多支血管病变,且病变严重,这几例病人在给予溶栓治疗后4 h,循环内皮细胞水平相持不下,患者最终预后较差,其中有3例死亡(1例猝死,1例死于心功能不全,另1例死于院外,原因不详)。虽然观察病例数量有限,也可提示循环内皮细胞数量的变化作为溶栓治疗判断再通与否及其短期预后的可能指标。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Yoshio I,Fumio K,Michihiko H.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 fail to induc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rabbits.Strike,1986,17:506.

    [2]Takahashi H,Harker LA.Measurement of human endothelial cells in whole blood.Thromb Res,1983,31:1.

    [3]Hladovec J,Prerovsky I,Stanek V.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angina pectoris.Klin Wochenschr,1978,56:1033.
, 百拇医药
    [4]郑豪义,戴玉华,张丽华.内皮细胞的损伤与急性心肌梗塞.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6):436.

    [5]Hladovec J.The effect of heparin on endothelial stability.Thrombosis Research,1984,35:347.

    收稿日期:1999-03-31

    修稿日期:1999-11-08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细胞的动态变化

    陈源源 徐成斌

    摘 要:了解循环内皮细胞对于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后冠脉再通情况及近期预后的可能意义。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溶栓及非溶栓组,分别检测溶栓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以及相应的心肌酶谱和心功能改变情况,并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1.经溶栓治疗者心肌酶峰提前,心功能受损较轻,且循环内皮细胞较治疗前及非溶栓治疗者明显减少。2.经溶栓治疗冠脉未通者循环内皮细胞无明显变化,心功能受损严重,近期死亡率高。循环内皮细胞数量的变化对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百拇医药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 溶栓治疗 循环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是血管病变的最直接的标志,近年来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的分离与鉴定,为人们观察体内血管的损伤情况提供了一个较可靠的依据。我们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溶栓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细胞的动态变化,试图了解循环内皮细胞对于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后冠脉再通情况及近期预后的可能意义。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自1994年至1996年入住我院心血管内科监护室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中,45例入选为本组观察病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在43~81岁,平均年龄60±8岁。入选标准为:(1)依据WHO 1979年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病 人。(2)发病12h内入院并给予静脉天普洛欣200万U溶栓者,入选为溶栓治疗组(A组24例)。(3)发病12h内入院,因经济原因或有溶栓禁忌症而未给予溶栓治疗者入选为非溶栓治疗组(B组21例)。
, 百拇医药
    2. 观察方法 A组病人入院后即给予天普洛欣(广州天普制药有限公司)200万U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 ml中,30 min内静脉输入,并于治疗前及后2、6、8、10、12、24 h做心电图观察ST-T变化情况,并取血检测CK、CK-MB水平,临床密切观察胸疼缓解情况以了解冠脉再通情况。B组病人入院后常规给予扩冠、抗凝及对症治疗,并于治疗前后密切观察胸疼缓解情况及心电图ST-T变化,并取血检测CK、CK-MB水平变化。所有入选病人均在入院时及溶栓或常规扩冠治疗4 h后取静脉血4.5 ml,检测外周循环血内皮细胞数量的变化[1]。病人在住院期间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核素心肌显像,以了解患者急性心肌梗塞及治疗后心脏结构、功能的受累情况。部分病人发病2~3周后行冠脉造影及择期PTCA术治疗。出院后病人进行半年的随访,了解病人短期预后与循环内皮细胞的可能关系。

    3. 循环内皮细胞检测方法 (1)A、B 2组病人均由专人用7号注射针头经肘静脉采血4.5 ml,与0.5 ml 3.8%枸橼酸钠充分混匀,立即以1500 rpm离心20 min,收集上清液。(2)0.1%ADP液(sigma公司)0.2 ml加入上清液中,并置于YKH-I型液体快速混合器(江西医疗器械厂)中振荡10 min。并离心20min。(3)所得上清以3550 rpm离心20 min,其沉淀物就是欲得之内皮细胞。(4)将0.1 ml10.9%氯化钠液加入试管内,振荡10 min,取重悬液滴于血细胞计数池中,在OLympus光学显微镜下计数。同一标本计数4次,取平均值作为循环中内皮细胞数(n/0.9ul)。
, 百拇医药
    4. 统计学处理 以上数据均经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

    结 果

    1. A组与B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及心肌梗塞部位等基本情况上无显著性差异(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A组

    B组

    年龄(岁)

    62.7±9.7

    58.2±7.8

    性别 男

    15
, 百拇医药
    14

    女

    9

    7

    心梗部位 前壁

    12

    11

    下壁

    11

    8

    下壁及前壁

    1

    2

    2.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病12h内经溶栓治疗者(A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酶峰提前,心功能损伤较轻(表2)。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表2 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参数的比较 MEAN±SD
, 百拇医药
    A组(n=24)

    B组(n=21)

    CK U/L

    2858.7±1989.1

    2301.1±1262.7

    CK-MB U/L

    207.2±145.2

    189.6±144.6

    CKMB酶峰时间 h

    16.8±4.6

    25.4±6.1*

, 百拇医药     LVEF值 %

    51.6±19.5(n=19)

    37.1±11.1*(n=16)

    CEC数量(个/0.9ul)

    治疗前

    3.6±0.89

    4.31±1.43

    治疗后

    2.76±1.29#

    4.45±1.25*

    注:#:A组治疗前后CEC数量变化的比较:P<0.05 *:B组与A组比较:P<0.01
, 百拇医药
    3. 经溶栓治疗而临床症状改变不明显的患者,酶峰未提前,心功能受损较重(表3)。但因病例少,无统计学意义。

    表3 A组患者溶栓治疗后临床参数的比较 MEAN±SD

    临床综合判断再通(n=16)

    临床综合判断未再通(n=8)

    CK U/L

    3042.1±2366.7

    2491.9±1857.6

    CK-MB U/L

    196.9±168.9

    227.6±86.1
, 百拇医药
    CKMB酶峰时间 h

    13.9±2.4

    22.3±4.13

    LVEF值 %

    54.6±17.6(n=15)

    40.17±13.4(n=4)

    CEC数量(个/0.9ul)

    治疗前

    4.03±0.79

    3.47±0.69*

    治疗后

    2.68±1.29#
, http://www.100md.com
    3.36±0.96*

    注:#:A组治疗前后CEC数量变化的比较:P<0.01 *:B组与A组比较,由于参数的例数过少尚无统计学意义

    4.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循环内皮细胞较溶栓治疗前明显减少,且较非溶栓治疗者(B组)也明显减少,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表2)。

    5.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经溶栓治疗临床评估未再通者,循环内皮细胞数量较溶栓治疗前无显著变化,与非溶栓治疗者比较也无显著差异(表3)。

    6. 溶栓治疗组临床评估未再通者8例,其中有6例循环内皮细胞数量未下降,有3例病人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半年内死亡。

    讨 论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及时的静脉溶栓治疗,可使血栓性闭塞的冠脉获得再通,使梗塞的心肌获得再灌注,缩小梗塞范围,挽救濒死的心肌,保护心功能,降低死亡率。循环内皮细胞的变化反映着体内血管内皮损伤、衰老及再生的动态过程,是目前活体内可以特异地直接地反映血管损伤的指示物[2]。我们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溶栓治疗前后体内循环内皮细胞数量的变化,发现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体内循环内皮细胞水平上升。经溶栓治疗后4 h循环内皮细胞数量较非溶栓治疗者明显下降,而溶栓未获再通者循环内皮细胞数量无此变化。以上结果提示及时的静脉溶栓治疗对血栓闭塞的冠脉内皮确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溶栓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对静脉溶栓治疗后疗效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百拇医药
    人和动物在生理状态下,体内外周血中存在有一定数量的循环内皮细胞。在病理状况或施加药物治疗时,循环内皮细胞数量可明显的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灵敏地反映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或被保护的作用。国内外文献报道,急性心肌梗塞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明显增加,并可持续24~72 h,或更长时间[3,4]。另有一些研究表明,超低剂量的肝素可发生明显的血管内皮细胞的稳定和保护作用,可有效的防止静脉注射酸化枸橼酸钠、肾上腺素和低张盐水后引起的循环内皮细胞增多,且这一作用持续时间很长[5]

    近10年来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已普遍用于临床,现在的溶栓剂都是通过影响凝血和纤溶系统而使血栓溶解,相关血管再通,梗塞的心肌得到再灌注。我们观察到:通过溶栓治疗的患者,以临床标准综合判断再通者,其循环内皮细胞数量也明显下降,与非再通者及非溶栓治疗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静脉溶栓剂天普洛欣(尿激酶)在溶解血栓的同时,药物本身具有或/和通过使冠脉血管再通获得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性的作用。另外,在24例溶栓治疗的患者中,有8例临床标准判断未达再通目的,发病后3周行超声心动图或核素心肌显像检查,提示左心收缩功能严重受损,冠脉造影显示多支血管病变,且病变严重,这几例病人在给予溶栓治疗后4 h,循环内皮细胞水平相持不下,患者最终预后较差,其中有3例死亡(1例猝死,1例死于心功能不全,另1例死于院外,原因不详)。虽然观察病例数量有限,也可提示循环内皮细胞数量的变化作为溶栓治疗判断再通与否及其短期预后的可能指标。■
, http://www.100md.com
    作者单位:陈源源(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100044)

    徐成斌(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100044)

    参考文献:

    [1]Yoshio I,Fumio K,Michihiko H.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 fail to induc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rabbits.Strike,1986,17:506.

    [2]Takahashi H,Harker LA.Measurement of human endothelial cells in whole blood.Thromb Res,1983,31:1.

    [3]Hladovec J,Prerovsky I,Stanek V.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angina pectoris.Klin Wochenschr,1978,56:1033.

    [4]郑豪义,戴玉华,张丽华.内皮细胞的损伤与急性心肌梗塞.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6):436.

    [5]Hladovec J.The effect of heparin on endothelial stability.Thrombosis Research,1984,35:347.

    收稿日期:1999-03-31

    修稿日期:1999-11-0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