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79053
福建省残存钉螺的分析和防制对策
http://www.100md.com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1999年第2期
     作者:方彦炎 程由注 林陈鑫 林开铅 李蒸榕 许贤让

    单位:福建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福州 350001

    关键词: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990214 血吸虫病在福建省的流行已有80多年历史,其流行范围在东南沿海12个县,钉螺分布14个县,钉螺面积27281208m2,为全国山丘类型疫区最小和流行程度最轻的一个省。通过30多年反复灭螺,至1987年,全省钉螺分布已由原来14个县(市)70个乡(镇)319个自然村,减少为4个县(市)5个乡(镇)6个自然村,钉螺面积减少到327m2,全省已连续4年无病人、病牛;连续7年无新感染病人,连续8年无阳性钉螺查出,于1987年10月正式宣布福建省消灭血吸虫病(见:福建省消灭血吸虫病史志1987:11—15),转入监测巩固工作,11年来残存钉螺的面积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现根据11年来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的防制措施。
, 百拇医药
    1 钉螺监测结果

    1.1 残存钉螺发现情况 1987年全省有螺点7处327m2,到1991~1992年,分别增加37个螺点23764m2和17个螺点53423m2,比1987年多72.7和163.7倍。1993~1994年,有螺面积有所下降,1995~1996年又呈上升势态,1997年基本下降到1994年水平,1987~1996年钉螺点呈上升势态。见附表。

    附表.福建省1987-1997年钉螺消长情况 年份

    县数

    乡数

    村数

    螺点

    面积
, 百拇医药
    (m2)

    最大面积

    (m2)

    1987

    4

    5

    6

    7

    327

    140

    1988

    3

    7
, 百拇医药
    10

    12

    1800

    500

    1989

    4

    8

    12

    19

    3240

    750

    1990

    6

, http://www.100md.com     12

    20

    36

    5323

    1500

    1991

    5

    11

    19

    37

    23764

    7487

    1992

, 百拇医药     3

    9

    12

    17

    53423

    28560

    1993

    5

    11

    19

    28

    12065

    4650

    1994
, 百拇医药
    4

    8

    13

    19

    8075

    500

    1995

    4

    11

    15

    29

    16575

    6200

, 百拇医药     1996

    4

    10

    16

    30

    15600

    8320

    1997

    4

    7

    12

    18

    9650

    1.2 钉螺分布 残存钉螺多在6县中发现,钉螺的分布大至分为三种类型:①原有螺区由于灭螺不彻底和遗漏造成,这一类型的钉螺多以点的形式分布,钉螺多在复杂的环境中繁殖。如1992年6月,在龙海县港尾镇与隆教乡和漳浦县前亭乡交界的捆牛山东侧发现钉螺,证实确系一片过去从未发现的螺区,通过实地测量,螺区面积为28560m2。螺区野草丛生,间有少量荆棘杂木混生,地面潮湿积水呈15度角缓坡,钉螺密度甚高,15-20只/0.11m2,多者达60多只。该类螺区长期未被发现的原因:一是地点偏僻,处在二县三乡交界的山头上;二是距离港尾镇上午村原有螺区远,又是荒山野岭,交通不便;三是消灭血吸虫病后,没有按要求做好螺区的扩大调查。如1992年6月,同安县在连续15年无螺后再次在该县原螺区—新墟镇村尾村鸡心嵛溪下游发现约4650m2的螺区。其中包括3条环山沟334m2,溪沟两旁渗水山坡1751m2,一段265米长的溪流面积2566m2。溪内大小乱石密布,两旁溪壁和溪底杂草丛生,有螺环境极为复杂。钉螺在水线上下的石块、草根、枯枝烂叶上随处可见,其密度为24只/0.11m2[1]。1998年3月在霞浦县长龙山、浮山等乡荒山野岭发现的螺点,面积1555m2,这些螺点多交通不便,也不易发现,且在使用药物杀灭中并不十分有力。因此,造成在原螺点相距不远就可发现钉螺。②沿渠道分布的钉螺,主要问题出现在福清,这一类型的钉螺分布特点多以主干渠为核心,向两侧和下游扩展延伸,随着渠道的用水,钉螺不断地扩散,其面积和螺点数的增加速度很难正确估计。较典型的例子是东张水库低干渠,1991年发现有螺面积达11940m2,分布在10多公里长的11个螺点中,而且密度较高。从现场观察到的情况看,不少地段每平方米的钉螺数达百个以上。近几年春季查螺在东张水库低干渠为主干向下游为纵向和向支渠的灌溉沟每年几乎都查到钉螺,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进行彻底灭螺。③钉螺分布的另一特点是来源不易查明,福清东张水库干渠流经范围广,其中包括许多原有螺地区,水库低干渠共流经6个乡(镇),26个村(属于原有血吸虫病流行区的25个村),要在这么大的范围内查出干渠内钉螺的源头是很难的。干渠已查明的有螺区段在6个月内(1991年6月~1992年1月)进行4次药物灭螺,但效果不理想,2个月后仍在干渠中发现高密度的螺点,有螺面积并未因药物灭螺而减少。由此可见,干渠钉螺的杀灭工作难度之大。沿干渠分布的钉螺还存在着受感染机会多的特点。东张水库低干渠已查明有螺区段流经6个村,目前农家肥仍在大量使用,生活在干渠周围的群众均在渠中洗涤粪桶等,加上福清地区现在大量雇用疫区省份的民工,一旦出现血吸虫病人,钉螺就一定会受到感染。因此,迅速查明消灭干渠系统的钉螺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 百拇医药
    造成我省钉螺复现的原因,一是一些血防领导对血防监测工作责任心不强,重视不够;二是查螺灭螺质量不高,血防干部每年雇佣的查螺人员,没有经过学习培训和现场练兵,不能保证灭一点少一点,因而出现了反复灭,反复有螺的现象[2]

    2 防制对策与措施 ①加强部门领导 各地的血防工作每两年应由当地政府出面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摆脱目前由卫生防疫部门单独主持工作的被动局面。加强血防经费管理,血防经费重点要放在查螺灭螺工作一线上。卫生、水利、农业各部门应有专人负责落实血防工作,并投入一定的人力、资金,解决查灭螺中的实际问题。当地市、县、乡政府和乡镇企业,每年要投入部分经费用于巩固血防成果。②精心组织,加强指导 每年的查螺灭螺季节,省寄研所要派血防人员到现场指导工作,培训查灭螺专业队伍,以现有各螺区为中心,迅速查清全省有螺范围。调整充实现有血防监测队伍,要有几个年轻力壮,训练有素,能吃苦耐劳的骨干专业人员,同时将查灭螺等工作列入年度血防管理目标,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制,实行奖罚制度。③分工明确,部门配合 在查灭螺工作中,卫生、水利、农业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互相协作。卫生部门提供有关钉螺情报资料和灭螺的技术指导。水利部门应负责原螺区水库渠道工程的维修和有螺沟渠的灭螺工作。农业部门负责农田、灌溉沟、毛沟的灭螺工作。福清以东张水库低干渠的有螺段灭螺为重点,联合行动,结合冬季停水清淤工作,尽可能使用安全低毒的灭螺药物溴乙酰胺,保证安全灭螺。对有螺渠道要做到灭一段少一段,争取尽快灭清干渠内的钉螺,减少威胁。④结合经济建设,不断改造钉螺孳生环境 结合三资企业、房地产业、水利工程项目和农田基本建设,逐年改变适合钉螺生存的孳生环境。以水库下游或溪坡养殖场为典范,鼓励群众更多地开发溪坡地的养殖业,变害为利,造福人类。⑤搞好健康教育,开展科学研究 要大力开展血防宣传教育,使人人懂得消灭血吸虫病成果来之不易,要巩固血防成果,疫区群众必须同心协力,共同搞好血防监测。开展血防监测新方法研究,规范灭螺操作规程。

    3 参考文献

    1 林品超,等.福建省1990年发现大面积钉螺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3;9(4增刊)∶61.

    2 林金祥,等.福建省10年来残存钉螺分析.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1998;10(1)∶17-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