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微循环学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79263
白内障患者凝血指标变化的意义
http://www.100md.com 《微循环学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刘继刚 左洪波

    单位: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五官科, 邮政编码 遵化064200

    关键词:

    微循环学杂志000135本文对75例白内障患者进行了血浆凝血四项指标的检测, 通过对凝血四项指标的观察, 以探 讨凝血指标的变化在白内障发病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对照组43例, 为本院门诊健康体检合格者, 近期无服药史(包括避孕药)。 男23例、 女20 例, 年龄40~75岁, 平均年龄56.8岁。 患者组75例。 其中老年性白内障51例, 男2 4例、 女27例, 年龄48~84岁, 平均年龄64.5岁; 外伤性白内障24例, 男13例、 女11例, 年龄33~76岁, 平均60.3岁。 诊断标准参照刘家琦主编《实用眼科学》。
, 百拇医药
    1.2 观察方法

    患者组于住院当日未用药前采集静脉血, 用含有1/10体积的1.09 mmol/L柠檬酸钠抗凝 , 3 000 r/min离心10 min, 在2 h内完成检测。 对照组于上午8点采集空腹血同样处 理。 检测指标为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酶时间(TT)、 纤维蛋白原(Fib)、 部分活化凝 血活酶时间(APTT)。 仪器采用法国ST4型血凝仪, 并使用Stago公司试剂盒。 所得数据统 计学处理采用二样本均数t检验。

    2 结 果 (见附表)

    附表 白内障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 凝血指标结果(±s) 类 别

    n

    PT(INR)
, 百拇医药
    TT(s)

    Fib(g/L)

    APTT(s)

    对照组

    43

    1.02±0.08

    17.60±1.52

    3.02±0.50

    28.90±2.40

    老年性白内障

    51

    1.03±0.08
, http://www.100md.com
    18.25±2.07

    4.24±1.181)

    27.50±2.802)

    外伤性白内障

    24

    1.05±0.09

    17.90±2.10

    3.43±1.102)

    2 8.10±3.00

    注: 与对照组比较: 1) P<0.01, 2) P<0.053 讨 论
, 百拇医药
    本文附表结果显示老年性白内障组与对照组比较, PT、 TT无显著性变化(P>0.05) , Fib含量上升有极显著差异(P<0.01), APTT时间缩短有极显著差异(P<0. 05), 外伤性白内障组与对照组比较PT、 TT、 APT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Fib含量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 外伤性白内障组与老年性白内障组比较, PT、 TT和APTT无明显变化, Fib含量下降而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关于老年性白内障病因, 过去主要是根据临床观察提出来多种可能性和建立了各种学说, 综合起来可大致为五种原因: (1) 生理老化; (2) 营养不良; (3) 晶体蛋白分解; (4) 辐射性损伤; (5) 全身代谢及内分泌紊乱等。 外伤性白内障是外伤导致晶状损伤, 部分 或完全脱位以及晶体囊破裂所致。

    从本实验观察结果看,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凝血活性明显增强并呈高凝状态, 以Fib含量 增高最显著, APTT次之, 证明了患者体内高凝状态是Fib和内源性凝血途径被激活共同作 用的结果。 并损伤血管壁、 改变血液流动特性, 使眼部循环障碍, 房水的代谢发生变化 , 晶状体将变浑浊而形成白内障。 本文证实了凝血因子参与了该病的发生与发展。 而外 伤性白内障四项指标中只有Fib含量轻度增高, 可能与机体受外伤后的一种急性反应有关。

    综上所述, 临床上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可考虑用降纤法和血液稀释疗法作为辅助治疗, 促 使白内障病情延缓发展或停止发展, 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因此血凝指标检测对老年性白 内障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本文作者简介:刘继刚(1961~), 男, 汉族, 主治医师

    本文1999-05-06收到, 1999-12-20接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