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微循环学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79267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液流变性特征
http://www.100md.com 《微循环学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邢忠 朱俊英 韩颖 李柏英

    单位:邢忠 朱俊英 韩颖(黑龙江省省医院第一门诊部, 邮政编码 哈尔滨150001);李柏英(黑龙江大学医院)

    关键词:

    微循环学杂志000131现收集6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 以期为心脑血管病的诊断、 治疗和预 后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对象: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2例, 其中男41例, 年龄45~78岁, 平均62.52±8.41 岁; 女21例, 年龄49~72岁, 平均64.62±6.21岁。 上述患者均符合以下条 件: (1) 心电图证实有急性心肌梗塞存在。 (2) 心肌酶有过CK增高。 (3) 住院三天内采 血做血流变学检查。 取对照组46例均无各种器质性病变存在。

    方法: 全部标本均于清晨空腹采静脉血4 ml, 以肝素抗凝。 使用国产SDZ-3型电子自动 计时粘度计。 测定全血及血浆比粘度、 血沉、 红细胞压积、 纤维蛋白原等指标。

    2 结 果 (见附表)

    3 讨 论

    心肌梗塞多由于心肌血管壁发生病变、 血流缓慢及血液成分改变、 粘度增加而形成血栓并致血管发生阻塞, 血液流变性能敏感地反映血液的浓稠性、 粘滞性、 凝固性和聚集性。

    附表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与正常对照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s) 项 目

    对照组(n=46)

    心梗组(n =62)

    全血比粘度

    4.99±0.61

    6.02±0.671)

    全血还原粘度

    8.70±1.15

    11.90±1.411)

    血浆比粘度

    1.46±0.09

    1.81±0.161)

    纤维蛋白原(g/L)

    3.59±0.92

    4.63±0.961)

    红细胞压积(%)

    41.30±3.41

    66.10±4.361)

    血沉(mm/h)

    14.41±9.12

    34.76±16.282)

    血沉方程K值

    68.07±38.64

    194.00±76.002)

    注: t检验, 与对照组比较: 1) P<0.05, 2) P <0.01 从本文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增高(P<0.05 ~0.01)。

    由于心梗患者血液粘度增高, 致心肌微循环障碍, 心肌缺血受损, 心泵功能减低, 推动 血液压力减低。 血液粘度越高, 心肌血流量越少, 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心肌梗塞面积扩大 。 进一步提示, 降低血液粘度有利于改善心肌微循环, 动态观察急性心肌梗塞的血液流 变学指标可以做为该病的疗效评价的依据。

    本文作者简介:邢忠(1963~), 男, 汉族, 主管检验师

    本文1999-05-06收到, 1999-12-20接受,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