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护理学杂志》 > 1998年第5期
编号:10279747
输液后残余量的测定
http://www.100md.com 《护理学杂志》 1998年第5期
     作者:富爽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1医院内五科,西安 710054

    关键词:

    护理学杂志980536

    1983年林玲[1]首载了“注射器死腔的重要性”一文后,我国护理界陆续对注射后残余药量(无效腔量、粘附量)、粉剂药稀释后增容量在药物应用时对准确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以头孢唑啉钠(先锋V)为例,探讨输液后残余药量及浓度,报告如下。

    1 注射器无效腔的存在及输液后残余量的测定

    1.1 注射器无效腔的存在:1985年,高建宏[2]采用随机取样法,用1 ml及2 ml注射器为测量器具,将1、2、5、10、20、50、100 ml注射器各10具设为1组,进行了无效腔容积的测定,测定报告指出:各种规格的注射器均存在着无效腔,无效腔容积与注射器规格的大小成正比,常规排气与无效腔容积的存在无关(排气不能排除无效腔量),带针头与不带针头注射器无效腔容积不存在2∶1的关系;用同一种注射器抽吸2种药物时可因无效腔的存在而比例失调。
, 百拇医药
    其配用4.5~6号针头,无效腔容积无明显差异(P>0.05);而7号、9号以上比上述针头无效腔容量明显增大(P<0.01)[3],依据上述测量结果,临床配制静脉输入液体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小号针头,以减少无效腔量。

    1.2 输液后残余量的测定:随机取静脉滴注刚结束的输液瓶、输液管各60份,逐个抽取各瓶、管中残留药液。一次性输液管残留液均值为8 ml,输液瓶残余药液均值为10 ml,每次输液后残余药量为(18±1.5) ml,以60 gtt/min,15 gtt/ml计算,残余药18 ml还可继续滴3 min[4]。以500 ml溶液加先锋Ⅴ 5 g为例,溶液中含先锋Ⅴ 10 mg/ml,即残余先锋Ⅴ 180 mg。

    1.3 配液时残余量的测定:先锋Ⅴ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成人用量5~6 g/d,用于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由于国内包装剂量偏小,每支0.5 g,每日用10~12支,而客观存在密封口有橡皮塞沟槽,致无法抽吸完全,每瓶平均残余量为26.89 mg[5],平均残留百分比为5.38%,如用20 ml注射器加7号针头配制药液,无效死腔含先锋Ⅴ 16.37 mg;若按平均每例病人一次用先锋Ⅴ 5 g(10支)计算,那么病人一次实际用量距医嘱用药量差为26.89×10+16.37+180=465.27 mg,其中未计算残余药中的粘附量、稀释粉剂药物的增容量。由于操作者责任心与操作技能的不同,溶解不充分,抽药时、输液后残余量的增加等均可使差异加大。
, 百拇医药
    2 讨论

    2.1 输液后残余量的存在直接影响了临床用药的准确性,操作时应充分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减少残余量,以确保用药剂量的准确。从本调查不难看出,所有类似药品包装的药物均有瓶内残余量,而我们过去进行的药物体内研究及所有文献报道几乎均按药物百分之百注入体内计算的。客观存在的因素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用药的准确性,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避免残余量的存在。

    2.2 为减少残余量,方便操作者,生产厂家应增大包装剂量,更新包装工艺,尽可能减少溶质的溶解时间及客观的残余量。

    2.3 操作者应选用相应型号的注射器、针头(减少无效腔量),并减少不必要的抽拉次数(减少粘附量)。注意配伍禁忌,现用现配,避免用药不当及失效等。稀释粉剂时,溶解要充分,尽可能多稀释几次,降低溶质的含量。

    2.4 输液时针头斜面插入瓶塞口,尽可能减少瓶内残余量,如输白蛋白,血浆等贵重药物时可先输入普通液体,再换上白蛋白等,输尽后再接普通液体滴入后拔针。
, http://www.100md.com
    2.5 增强责任心,输液前检查输液器有无漏气、裂缝等,发现异常及时更换。提高操作技能,排气一次成功,尽可能减少排液量。

    参 考 文 献

    1 林 玲.注射器死腔的重要性.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83,2(4):168

    2 高建宏.关于注射器死腔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1985,20(2):93

    3 施亦文.要重视注射器死腔问题.中华护理杂志,1988,23(12):920

    4 王桂清.注射后残余药量的测定及临床研究.中华护理杂志,1995,30(12):740

    5 袁国莲.头孢唑啉钠瓶内残留量测定.实用护理杂志,1996,12(6):283

    (1998-01-05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