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80158
低电量电疗对精神病患者心理反应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
     作者:丁永利 李曙亮 史静杰

    单位:丁永利 李曙亮 史静杰(洛阳荣康医院 洛阳 471013)

    关键词:低电量电疗;精神病;心理学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990273 在精神科临床中,部分精神病院的医务人员从治疗、病房管理及安全角度考虑,对某些精神病患者施行低电量电疗,虽然获得一定的效果,但给患者的精神和躯体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为了解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施行低电量电疗是否合适,作者对59例接受过低电量电疗的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资料来源于本院3个男病区和1个女病区。作者调查了191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男性151例,女性40例,发现59例曾接受过低电量电疗(男46例,女13例),用自制调查表详细了解他们低电量电疗后的心理状况及病情变化。男性患者18~47岁,平均(32.43±11.95)岁;女性患者16~43岁,平均(28.92±7.83)岁。病程男性患者最长21a,最短2个月,平均(8.5±6.6)a;女性患者最长11a,最短3个月,平均(4.4±4.1)a。文化程度:大中专2例,高中19例,初中30例,小学及文盲8例。诊断: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精神分裂症5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6例,癫痫性精神障碍2例,癔症1例。对施行低电量电疗时患者的体验,患者对低电量电疗的态度,接受低电量电疗患者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及电疗原因与疗效等内容进行了调查。
, 百拇医药
    1.2 施行低电量电疗时患者的体验 90%患者诉说电疗部位麻木,有说不出的难受。额颞部电疗者,自觉大脑暂时失去思维,一片空白,痛苦异常,难以接受。

    1.3 患者对低电量电疗的态度 59例中40例认为低电量电疗是医务人员强制管理及惩罚患者的一种手段,占66.1%;44例恐惧低电量电疗,占74.6%;仅有19例认为低电量电疗是一种治疗方法,占32.2%。男女患者对低电量电疗的态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恐惧心理与患者的文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

    1.4 接受电疗的原因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电疗原因及一次电疗的疗效 原因

    总

    例数

    疗效
, 百拇医药
    行为改善例数

    %

    无效例数

    %

    毁物伤人

    19

    16

    84.2

    3

    15.8

    拒食

    16

    14

, 百拇医药     87.5

    2

    12.5

    乱纠缠人

    12

    4

    33.3

    8

    66.7

    拒药或藏药

    5

    5

    100

    0
, 百拇医药
    0

    对医护人员不礼貌

    5

    5

    100

    0

    0

    出走或企图出走

    4

    4

    100

    0

    0

    不起床
, 百拇医药
    3

    3

    100

    0

    0

    其他

    7

    2

    28.6

    5

    71.4

    2 讨论

    低电量电疗(通常称为电刺激)所用电量仅20~30mA,时间为1~3s。治疗过程中患者意识清晰,无抽搐发作,但多伴有一定的情绪反应和痛苦体验。
, 百拇医药
    本资料显示,接受低电量电疗的59例患者中,有66.1%的患者认为低电量电疗是医务人员强制管理及惩罚患者的一种手段,并反对医生、护士采取这种手段对待患者,74.6%的患者恐惧低电量电疗,有少数患者在听到或看到其他患者接受低电量电疗时,心里十分害怕,担心自己会被再次施行低电量电疗而感到十分恐惧,甚至浑身发抖。个别患者因此仇恨医务人员。但是,作者发现低电量电疗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67.8%患者经过1次低电量电疗后行为明显改善,特别是拒食、拒药、藏药、对医务人员不礼貌、出走、不起床患者,效果更好。作者认为,对精神患者施行低电量电疗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处于应激状态,调动了患者的潜能,这可能是改善患者行为的机制所在。由于在低电量电疗的过程中,患者的意识始终是清醒的,虽然不伴有抽搐发作,但多伴有痛苦的情绪体验,所以低电量电疗的次数不宜多,治疗的对象也应慎重选择,不能将之作为强制管理或惩罚患者的一种手段。,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