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80194
氟乙酰胺急性中毒患儿62例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
     作者:石改绍 王连竹

    单位:石改绍 王连竹(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急诊科 洛阳 471003)

    关键词:氟乙酰胺;中毒;护理;防范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990284 1996 1997年本科共收治氟乙酰胺中毒患儿62例,现将作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科于1996~1997年共收治氟乙酰胺中毒患儿62例;男38例,女24例,男女之比1.6∶1;年龄<6岁50例占83.2%,6岁以上12例占16.8%,最大9岁,最小1岁。本组62例均为误食灭鼠饵中毒。62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中,昏迷抽搐24例(68.7%),意识模糊15例(24.2%),呼吸抑制7例(11.3%),消化道出血5例(8%),鼻衄7例(11.3%),恶心呕吐21例(33.8%),无症状6例(9.7%)。入院后给催吐,洗胃、导泻和利尿等法驱毒,应用特效解毒药乙酰胺及镇静抗惊厥治疗,60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住院最长时间8d。
, 百拇医药
    2 护理体会

    2.1 收集资料,明确诊断

    2.1.1 仔细询问,采集病史:详细询问家长及患儿是否在偏僻、阴蔽处捡食麦粒、剩饭,自家及邻里是否放有毒鼠药饵,询问要耐心、认真地诱导患儿回忆有关毒物来源,食量、误食的时间,食物的颜色、气味等。

    2.1.2 对患儿体表的观察:询问病史的同时,仔细观察患儿手足、嘴角、衣领、袖口等是否有遗留痕迹,呕吐物的颜色、成分等。

    2.1.3 尽快留取标本:患儿血、呕吐物、尿等送检验室检查,昏迷者或病史不清的最好留血样标本做毒物鉴定,以尽早明确诊断,便于治疗。

    2.2 驱除毒物阻止毒物继续吸收[1]

    2.2.1 催吐洗胃:神志清楚,无抽搐发作者可协助其口服洗胃液再以人工刺激催吐使毒物排出;不合作的婴幼儿及催吐效果不佳者应立即洗胃,越早、越彻底越好。洗胃应在服毒后6h内最有效,如果服毒量大,即使超过6h,无禁忌证者仍要洗胃。因服毒后胃排空运动减慢,毒物可在胃中停留8h[1]。胃管插入深度及灌洗量因年龄及胃容量而异,以鼻根至剑突之距为插入深度,灌洗量一次不超过同年龄胃容量的1/2,昏迷者可减少到1/3,常用50ml注射器反复灌洗,到抽出液清澈为止,6岁以上患儿依身体发育较佳者也可用洗胃机洗胃,但应慎重,严格掌握每次灌洗量。洗胃时应注意:①适当固定患儿,将其侧卧或头偏于一侧,略低于胸部,避免误吸窒息等。②反复抽搐者应待抽搐控制后再进行。③洗胃液除用清水或体积分数为1/150的高锰酸钾溶液外,最好用石灰水上清液或50g/L石灰水,因石灰水可将氟化物转变为不易溶解的氟化钙,使毒性减轻。④频繁抽搐患儿,洗胃后胃管暂不拔去,待胃液分析证实无毒物残留时再拔除,保留时间不超过4h。
, 百拇医药
    2.2.2 导泻、利尿:洗胃毕由胃管内注入或口服泻药,泻药首选硫酸钠,依年龄给50~200ml口服,或200g/L甘露醇50~200ml分次口服。利尿:毒物主要由肾脏排泄,可用速尿1mg/kg静脉注射促进毒物代谢。

    2.3 临床护理

    2.3.1 控制惊厥和抽搐:本组15例入院前已频繁抽搐,9例入院时正抽搐大发作,立即给氧气吸入,苯巴比妥钠5~8mg/kg缓慢静推,控制抽搐,重症患儿每4~6h注射1次防止抽搐,同时肌内注射乙酰胺2.5~5g,2~4/d,次拮抗毒素。对抽搐反复发作者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咬伤,口腔内放置牙垫或通气道,加床挡固定四肢,防止自伤或坠床。

    2.3.2 病情观察:因患儿小,主诉少,病情变化快,服毒史不详,注意生命体征神志的变化及胃肠道症状,认真记录抽搐的发作次数、时间、部位及伴随症状。

    2.3.3 心理护理:因96.8%的患儿来自农村,对医务人员有恐惧心理,常不配合治疗,家长缺乏卫生知识和经济原因,往往病情略有好转就急于出院,护士应在与患儿广泛的接触中,注意交流与沟通的技巧,并从生活上关心患儿,同时减少不必要的住院费,消除患儿及家长的思想负担,做好健康教育,向家长宣教疾病常识及鼠药的正确投放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中毒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晓红.服毒后阻止毒物胃肠吸收的措施及进展.护士进修杂志,1992,7(7):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