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80551
睑周的临床解剖学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文军慧 季正伦 卢范

    单位:文军慧(200433 上海市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整形科);季正伦(200433 上海市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整形科);卢范(200433 上海市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整形科)

    关键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000235 睑周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包括:眼睑及其周围的有关软组织。睑周是眼科、整形外科、美容外科、颌面外科等共同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有关眼睑的临床解剖学研究虽有百余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美容外科的迅速发展,有关该部位的解剖学研究又掀起了热潮,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尤其在国内,研究内容丰富,深入而精细,积累了许多有关国人的资料,为整形美容手术新的设计,手术效果的稳定,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了解剖学依据。现将有关临床解剖学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1 睑部的解剖层次
, 百拇医药
    1.1 上眼睑的层次

    宋儒耀(1985)[1]将上睑分为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肌后脂肪、眶隔、眶内脂肪、提上脸肌腱膜、Muller氏肌、上睑板及睑结膜。王鹤鸣(1986)[2]从眶上缘至睑缘将上睑分为11层,王鹤鸣的第④肌下组织层,⑥眶隔后间隙或腱膜(提上睑肌腱膜)前间隙,⑧腱膜后间隙或睑板前间隙,⑨睑板,这4层的叙述略有不同。前者提到眶内脂肪,后者叙述眶隔后间隙或腱膜前间隙,这两者并不矛盾,因眶隔后作为一个空间可称为眶隔后间隙。而第⑧、⑨层的不同说法,是提上睑肌腱膜的止点变化较多,它与眶隔及睑板的关系也就不同。Siegel(1984)[3]认为眼轮匝肌后面牢固地附着一层较厚的筋膜,它与眶隔之间有脂肪渗入,在睑板前与提上睑肌腱膜融合在一起,形成联合筋膜,该联合筋膜使睑板与眼轮匝肌和皮肤紧贴在一起。

    1.2 下眼睑的层次
, 百拇医药
    单云官(1989)[4]将下睑分为下睑板与眶隔两部:下睑板部:①皮肤;②皮下组织(眼轮匝肌前脂肪层);③眼轮匝肌层;④眼轮匝肌后脂肪层;⑤下睑板;⑥下睑结膜。眶隔部:①~④层同上,⑤深筋膜;⑥球下脂肪层;⑦眼球外鞘层。周炳华等(1994)[5]的第②皮下组织;③眼轮匝肌;④肌下疏松结缔组织,这三层略有不同。单云官认为是眼轮匝肌前脂肪层、眼轮匝肌、眼轮匝肌后脂肪层。我们认为两者所以不尽相同,可能是因为个体脂肪量的多寡而引起观察结果的差异。

    2 眼睑的肌肉

    ①眼睑固有肌-眼轮匝肌;②睑周围肌:包括额肌、提上睑肌、Muller氏肌、皱眉肌及降眉间肌。

    2.1 眼轮匝肌

    分眶部与睑部。也有分睑部、眶部与泪囊部。Jones(1964)[6]与Hollinshead(1968)[7]从临床应用考虑,将睑部分为睑板前部与眶隔前部,Jones认为上睑沟是这两部分分界的重要标志。(1)眶部:肌纤维内侧起于眶缘上内侧与下内侧、内眦韧带、额骨的上颌突、上颌骨的额突,然后由内侧向外侧在上下睑内呈弧形围绕眶缘,上下部的肌纤维在外眦部交叉,部分止于皮肤,部分纤维则与邻近的部分表情肌纤维相交错。该肌眶部的范围,上睑向上可到前额部,与额肌下部及皱眉肌纤维相交错,向颞侧则与颞浅筋膜相连续;下睑向下可盖住提上唇鼻翼肌的起始部及部分颧骨,向颞侧可盖住咬肌的起始部,偶而眶下部可向下延续至颊部。(2)睑部:①睑板前部,下1/3肌纤维牢固地附着于睑板的下1/3,而它的上2/3有提上睑肌腱膜牢固地附着。该部的内侧起点,分浅头与深头,深头为一般称的泪囊部(或称Horner's肌,或张睑板肌)。②眶隔前部,肌纤维分浅、深二部,浅纤维起于内侧韧带前部及其下方的眶内缘,深纤维则起于泪囊隔筋膜,最深部的纤维起于睑板前肌上方的泪后嵴,止点为睑外侧缝。
, http://www.100md.com
    2.2 额肌

    Abramo(1995)[8]描述额肌为位于前额部皮下成对、呈四方形的扁肌,甚薄,它被包在帽状腱膜的两层之间无骨性起点,起端在帽状腱膜内,位于冠状缝前面,额肌外侧部起端则高于内侧部。Knize(1996)[9]认为额肌的内侧缘在中线与对侧的额肌内侧缘是分离的,而它的外侧缘几乎总是沿颞联合线终止,明显地变薄延续至颞上线,并通过帽状腱膜与颞浅筋膜相连续。额肌外侧的纤维与眼轮匝肌眶部的纤维相交错,内侧的纤维与降眉间肌的纤维相连续,中间部的纤维与皱眉肌的纤维相混合。该肌的前面发出很多纤维穿过腱膜浅板及皮下脂肪止于真皮,使额肌与前额的皮肤紧密相连,止于眉区的皮肤。额肌收缩可提眉外,还可使前额部皮肤产生横向皱纹,并协助提上睑,但与眼轮匝肌、降眉间肌及皱眉肌作用是相对抗的。

    2.3 皱眉肌

    位于上睑眼轮匝肌眶部与额肌下部深面的小肌,有2种不同的形态:①肌腹位于眶上缘的内侧端,为短而窄的锥体形;②肌腹沿眶上缘的内侧半,为长而直的横长形肌束。这两种情况都起于眶上缘上方的额骨,靠近鼻额缝处,然后向上外伸展,横过眶上血管神经的浅面,穿入额肌-眼轮匝肌眶部肌纤维的交错处,最后终止于眉内侧半或眉的内侧端的皮肤[8]。但Knize认为皱眉肌纤维穿过额肌与眼轮匝肌后,是终止于眉的中1/3的皮肤,而不是眉的内侧半。从文献中看皱眉肌的形状与长短不相同,而起点较恒定、止点位置有变化,该肌究竟止于眉内侧1/2或中1/3皮肤并不矛盾。皱眉肌的主要作用是牵拉眉的皮肤向下内侧,使眉间皮肤产生纵形的皱纹。
, 百拇医药
    2.4 降眉间肌

    位于鼻骨表面,中线两侧的锥形扁平肌,下端通过腱纤维膜起于鼻骨与骨外侧软骨的连接部,而上端大部分止于额肌中段,部分纤维在鼻骨上方与额肌的内侧纤维相连续,小部分纤维与额肌交错后止于眉间皮肤。该肌内侧缘在中线靠拢,外侧缘则分别与皱眉肌、眼轮匝肌及提上唇鼻翼肌相邻。李文志(1995)[10]报道,在鼻根与鼻背部降眉间肌与鼻肌横部的深面有一层增厚的致密的纤维膜,共同构成鼻肌—降眉间肌腱膜(鼻背深筋膜),此膜向上连于额肌腱膜,向下达鼻软骨下缘。降眉间肌的主要功能是使眉的内侧部下降,在鼻根部产生横向皱纹。

    2.5 上睑提肌

    位于眶内,在上直肌上面向前逐渐变宽、变扁,至眼球赤道水平向前变成一宽阔的腱膜。Jones测量该肌长为56 mm,起点处的宽为4 mm,罗建国等(1994)[11]测量腱膜的长9.8 mm、中央30.7 mm、厚2.1 mm,在上睑提肌肌腹与腱膜的交界处肌浅表的筋膜增厚形成一横行的腱膜,称节制韧带,可作为提肌切除时的参照物;提肌腱膜在上睑板上方3~5 mm与眶隔结合止于上睑板、眶隔及皮肤。Doxanas(1984)[12]发现提肌腱膜与眶隔的融合部位低于西方人,可能是东方人重睑率低于西方人的原因之一。王鹤鸣在40侧中有90%提肌腱膜与眶隔的融合部位在睑板上缘以下,包括大多数重睑者在内,这与西方人显然不同,为眶脂体突入睑板前间隙提供了条件;在重睑者中提肌腱膜与眶隔融合部位高于单睑者,眶脂体大多不突入睑板前间隙或轻度突入,但融合部位都在睑板上缘以下,低于西方人,因此提肌腱膜至皮肤的附着点偏下,故国人的上睑皱襞较低(距睑缘4.6 mm),而西方人则较高(距睑缘7 mm)[2]
, 百拇医药
    2.6 Muller's肌

    可称睑板肌,是一层很薄的平滑肌板。上睑的Muller's直接紧贴于上睑提肌的后面,起于上睑提肌肌腹与腱膜结合部的肌纤维之间,止于上睑板的上缘,它的后面牢固地附着于结合膜上,向前与上睑提肌腱膜的附着较疏松,该肌长与睑板上缘以上的腱膜长一致,厚为0.346 mm,大约是腱膜厚的1~3倍[11],下睑的Muller's肌起于下直肌鞘,止于下睑板的下缘后部。

    3 眼睑的结缔组织结构

    3.1 眶隔

    是一层分隔眼睑结构与眶内结构的筋膜层,此层的性质Whitnall(1932)[13]描述“它不象是固定而垂直位的隔膜,而是一层柔软而飘浮的薄膜,随着眼睑的运动而改变其形态”。眶隔分上睑部与下睑部,在两侧上下相连,中间部被睑板与眼裂隔开。它还是一层完整覆盖全眶的连续纤维膜,该膜上外部较厚,其他部位较薄,下睑部向下与下睑板前面的结缔组织融合[7]。上睑部眶隔基本上是通过上睑提肌纤维与睑板结合。
, http://www.100md.com
    3.2 睑板

    是眼睑的支架,位于眼轮匝肌深面的一层富有弹性的致密组织板,内含有平行排列蜂窝状的睑板腺。上睑板较下睑板大,一般上睑板中间高度为10 mm,而下睑板中间高度为5 mm[7]。睑板的游离缘较厚,形成睑缘,连接眶隔的边缘较薄。睑板的两端由较强的纤维束-睑内、外侧韧带固定于眶缘,因此这2条韧带可以稳定睑裂的横向位置,并可防止内外眦向中央移动,在睑板前面与眼轮匝肌之间有一层疏松结缔组织,故眼轮匝肌收缩时不会影响睑板的移动;而睑板深面与睑结膜粘连较紧,不易分离。

    3.3 眼轮匝肌筋膜

    帽状腱膜向下分为两层包绕额肌与眼轮匝肌,并牢固地附着于肌的浅、深面形成了额肌与眼轮匝肌的前、后鞘。前鞘通过结缔组织纤维小梁与眉区皮肤牢固相连,但与上睑的皮肤疏松相连。后鞘往下延伸进入眼睑,即眼轮匝肌筋膜[11]。该筋膜是牢固附着于眼轮匝肌深面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上与帽状腱膜后鞘相连续,向下与睑板前面的提上睑肌腱膜附着部相融合,其融合部Siegel称结合筋膜,此筋膜在睑板前面使皮肤与肌肉相互结合在一起,这样就在睫与睑皱襞之间形成一个平滑无皱纹的区域[3]
, http://www.100md.com
    4 眼睑及睑周的脂肪垫

    4.1 眉脂肪垫

    位于额肌与眼轮匝肌深面,眶上骨膜的表面,眉外侧2/3及眶上神经血管束的外侧。该垫呈向双侧颞部逐渐变细变薄的长椭圆形扁平束状,长32.0±3.0 mm,中心垂直宽10.0±3.0 mm,厚1.8±0.6 mm。其血供来自眶上动脉分支,该垫的作用使眉区皮肤与肌肉在额骨眶部骨面上提供一个滑动平面,尤其当闭眼时眼轮匝肌在骨面的垂直滑动功能。

    4.2 眼轮匝肌下脂肪垫

    位于眶缘下外侧,眼轮匝肌眶部与颧骨骨膜之间,该垫过量常突向颧骨,临床称为颧袋(Aiache 1995)[14]。它的存在增加了该区软组织的厚度,起到对上颌窦前壁的保护作用。当然颧袋的形成有多种因素,如下睑水肿,该区皮下脂肪增多,皮肤过于松驰,或眼轮匝肌变瘦弱,使眼轮匝肌下脂肪垫在颧骨处膨出等。
, http://www.100md.com
    4.3 颧脂肪垫

    为一皮下脂肪垫,位于颧骨体与上颌体的前面,在该区皮肤与眼轮匝肌眶部之间,此垫呈三角形,基底朝向鼻唇沟,该垫与皮肤连接较牢固,包绕下睑眼轮匝肌眶部纤维及颧肌;提上唇肌的SMAS连接较疏松,较易分离。由于提肌的不断收缩,SMAS与其上面脂肪垫之间的连接纤维断裂,使该垫与SMAS分离而下垂。若该垫增厚,皮肤变松驰,至使颧颊区隆起,鼻唇沟明显加深。

    4.4 眶脂肪团(球)

    上睑有2个,下睑有3个。但上睑眶脂肪团的数目,有认为眶内除内侧与外侧2个脂肪团外,还有第3个脂肪团—中央团,有认为此团仅是外侧脂肪团的一个内侧副突。Ullmann(1997)[5]解剖观察12例尸体标本,①有16.7%(4侧)内侧有2个完整的脂肪团,位于眶内壁下部的内侧下脂肪团及眶上壁内侧的内侧上脂肪团;②有45.8%(11侧)内侧脂肪垫于中部分离,下部位于峰窝组织中形似马裤;③有37.5%(9侧)内侧脂肪团仅于顶端分离,其余部分被蜂窝组织包绕。作者在388例病人手术中发现:①59.8%(464侧)内侧脂肪团分离;②有40.2%(312侧)内侧部脂肪团仅于顶端分离。
, http://www.100md.com
    5 眼周与临床意义有关的血管

    5.1 眶上血管

    眶上动脉是眼动脉的终支之一,它穿眶上孔(或切迹)出眶,其出眶处与滑车上动脉的间距为1.0±0.4 mm,出眶处动脉的外径为1.4±0.1 mm[16]。杨志辉(1993)[17]报道出眶后主干以45°角的方向斜向外上走行沿途发4~5支,主干近端1/2被骨膜表面一层致密结缔组织固定在骨膜上,在其中点穿过肌层,逐渐进入皮肤。测得各分支的起始段,有10.0~20.0 mm长,也被固定在骨膜上,远段穿过肌层。眶上动脉出眶后分为浅、深支:①浅支,外径为0.9 mm,主要构成吻合网,向内侧的分支与滑车上动脉吻合,向外侧的分支与颞浅动脉的额支吻合,向上分支参与前额动脉网,向下分支至上睑;②深支,出眶后紧贴骨膜向上外行,与额肌不相连[16]

    5.2 滑车上血管
, 百拇医药
    范飞等认为滑车上动脉是眼动脉终支之一,行于眶上血管神经的内侧,出眶后穿过额肌进入深层。出眶处外径为1.4±0.2 mm,出眶后该动脉主干有3种形式进入额部:①出眶后分出1~2细小分支向上外走行与眶上动脉分支吻合或直接参与构成前额动脉吻合网,主干则向内下,行于眼轮匝肌眶部浅面,距滑车上孔或切迹13.0±5.0 mm处,距内眦8.0±4.0 mm处分上下2支,上支分支处外径为1.0±0.4 mm,下支即鼻背动脉向下行与面动脉的终末支内眦动脉吻合,沿途发出分支供应鼻背。这种形式占72.4%。②另有13.8%(8侧)滑车上孔与眶上孔合二为一,基本上位于正常眶上孔处,滑车上动脉与眶上动脉均由此发出,血管纤细短小,而且距中线较远。③还有13.8%(8侧)即为教科书上所描述的典型走向,滑车上动脉在滑车上孔出眶后主干即向上行,向内下分支即鼻背动脉与上述相同[16]

    5.3 颞浅血管额支

    颞浅动脉在耳屏上方发出额支,该支经颞部至额部,在额部发出额眶支与额顶支。该支主要分布于前额部皮肤,眼轮匝肌上部及额肌。而且该支的终末支直接与滑车上动脉吻合,并有一粗大的分支与眶上动脉浅支吻合,余众多的小分支参与前额动脉网的形成。
, http://www.100md.com
    5.4 睑内血管分布

    浅层组织由动脉小分支吻合而成的动脉网营养,深部组织则由鼻背动脉与泪腺动脉发出的睑内、外侧上下动脉所形成的两个动脉弓营养。眼睑的静脉较表浅,睑板前静脉丛收集睑板前浅层组织的血液,睑板后静脉丛则收集睑结膜的血液。每个眼睑都有与动脉弓相当的静脉弓。静脉弓向内侧注入内眦静脉,向外侧回流至颞浅静脉与泪腺静脉。

    眼周是许多学科一直重视研究的部位,特别是整形整容手术的不断改进,对于睑周除皱及过多脂肪垫(团)切除术,有了较多的临床及解剖学方面的研究,但尚不够全面,还不能完全满足临床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国内对于睑周结构的解剖学报道尚少,因此作者认为对睑周除皱及睑周脂肪切除等手术中的有关组织结构进行深入解剖学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宋儒耀,宋业光.论重睑成形术.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85,1(1):3
, 百拇医药
    2,王鹤鸣,卞春及.上睑的局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86,2(4):273

    3 Siegel R.Surgical anatomy of the upper eyelid fascia.Annals of Plastic Surgery,1984,(13)4:263

    4,单云官,魏焕萍,杨少华.下眼睑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89,7(3):161

    5,周炳华,吕衡发,吴德昌.下眼睑的应用解剖.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4,12(1):289

    6,Jones LT.The anatomy of the upper eyelid and its relation to ptosis surgery.American Journal Ophtyalmology,1964,57:943
, 百拇医药
    7,Hollinshead WH.Anatomy for Surgeons.2nd Ed,Hagerstown:Harper & Row,1968.110~130

    8,Abramo AC.Anatomy of the forhead muscles:The basis for the videoendscopic approach in forhead rhytidoplasty.Plast Reconstr Surg,1995,95(7):1170

    9,Knize DM.Transpalpebral approach to the corrugator supercilii and procerus muscles.Plast Reconstr Surg,1995,95(1):52

    10,李文志,张书永,凌治纯.鼻背鼻肌-降眉间肌腱膜的解剖和组织学观察及有关命名的商榷.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5,11(4):296
, 百拇医药
    11,罗建国,戚可名,犏 璋.眉区上睑的解剖及其在上睑下垂外科中的意义.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4,10(6):466

    12,Doxanas MT.Oriental eyelids an anatomic study.Arch Ophthalmal,1984,102:1232

    13,Whitnall SE.The Anatomy of the Human Orbit.2nd Ed,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2.136~141

    14,Aiache AE,Ramirez Oh.The suborbicularis oculi fat pads:An anatomic and clinical study.Plast Reconstr Surg,1995,95:37

    15,Ulmann Y.The surgical anatomy of the fat in the upper eyelid medial compartment.Plast Reconstr Surg,1997,99(3):685

    16,范 飞,陈宗基,严义坪.鼻成形术中额颞部血管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7,15(3):161

    17,杨志辉.眶上血管神经束的走行及其上睑下垂整复术的关系.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3,4(4):171

    (收稿:1999-03-1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