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综合临床》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80992
病毒唑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不同给药途径的疗效比较
http://www.100md.com 《中国综合临床》 1999年第6期
     作者:王 膺

    单位:317000 浙江省临海市第一医院

    关键词:

    中国综合临床990673 我们于1997年3月~1998年3月应用病毒唑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166例,疗效良好。现就其不同给药途径的疗效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66例均为我院儿科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年龄1~14岁,均无并发症且符合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1]。随机分成4组,滴鼻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平均年龄6.9岁;雾化吸入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7.1岁;静滴组42例,男21例,女21例,平均年龄6.8岁;肌注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平均年龄7.3岁。临床表现为轻症109例,重症57例。各组间年龄和临床表现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滴鼻组:将病毒唑用生理盐水稀释成0.5%的溶液装入无菌滴鼻管中,小儿发热时每1小时滴鼻1次,热退后每4小时滴1次,<3岁每侧鼻腔各滴2~3滴,3~7岁各滴4~5滴,>7岁各滴6~8滴。雾化吸入组:病毒唑2.5mg加5ml生理盐水,经口雾化吸入,每日2~3次。静滴组:病毒唑10~15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肌注组:病毒唑10~15mg/kg肌肉注射,每日1次。4组用药观察时间均为3天,观察期间不使用其它药物。

    1.3 疗效标准 显效:体温在24~48h内恢复正常,其它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有效:体温在49~72h内恢复正常,其它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或好转。无效:仍发热,其它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滴鼻组总有效率84.4%,雾化吸入组93.5%,静滴组85.7%,肌注组84.6%。各组之间两两相比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病毒唑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四种

    给药途径疗效比较

    n

    显 效

    有 效

    无 效

    例(%)

    例(%)

    例(%)

    滴鼻组

    45

    14(31.1)

    24(53.3)
, 百拇医药
    7(15.6)

    雾化吸入组

    40

    20(50.0)

    17(42.5)

    3(7.5)

    静滴组

    42

    16(38.1)

    20(47.6)

    6(14.3)

    肌注组

    39
, http://www.100md.com
    14(35.9)

    19(48.7)

    6(15.4)

    3 讨论

    上呼吸道感染,90.0%以上为病毒引起。病毒唑是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体内外实验证实对大多数DNA及R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临床进一步证实对常见呼吸道病毒有确切疗效[2]。病毒唑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可退热、缩短病程。本文4组不同给药途径的总有效率均在84.0%以上,疗效良好。而各组间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各种给药途径应用病毒唑治疗小儿上感的疗效相近。滴鼻法使用方法简便,患儿与家长容易接受,可于家中用药,符合WHO推荐的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法:休息、对症治疗、家庭护理。雾化吸入法、静注法和肌注法给药均需在医院内由医护人员操作,雾化吸入法得借助一定的仪器,费用相对较大,且病毒唑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综上所述,认为应用病毒唑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时,以滴鼻途径给药为好。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主编.实用儿科学.上册.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132-1136

    2 申昆玲.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抗病毒治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12(1):6

    [收稿:1998-10-2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