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文选》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81210
恒前牙反非拔牙矫治10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医学文选》 1999年第1期
     作者:潘蛟南

    单位: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潘蛟南)

    关键词:

    医学文选990168

    前牙反在门诊矫治的各类畸形中所占比例较大,是一种常见病[1],它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颌面部的正常发育,是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主要病因[2]。相当一部分前牙反病人的矫治比较困难,本文10例恒前牙反病人均采用非拔牙矫治,并取得满意效果,符合目前国际上趋向的非拔牙矫治[3]。通过对矫治前后模型的测量,分析其治疗成功的机理。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恒前牙反采用非拔牙矫治的病人10例,年龄11~18岁,平均年龄13.3岁,其中男2例,平均年龄11.5岁,女8例,平均年龄13.75岁。
, http://www.100md.com
    1.2 临床表现 均为前牙反,伴拥挤。前牙反根据反覆程度定为3度:Ⅰ°为下前牙牙冠覆盖上前牙1/3以下者,共4例;Ⅱ°为下前牙覆盖上前牙超过1/3不足2/3者,共4例;Ⅲ°为下前牙牙冠覆盖上前牙2/3以上者,共2例。后牙为中性关系5例,偏近中关系5例;未萌4例,萌出2例,萌出4例;面部外貌为轻中度上颌发育不足8例,重度上颌发育不足伴下颌发育过度及凹面型明显者2例。

    1.3 方法 采用标准方丝弓矫治器矫治,由于恒前牙反矫治前后变化主要在上牙弓[4,5],下牙弓变化不大,因而选择测量上颌模型,用游标卡尺、钢尺、细铜丝精确到0.1cm,分别测量上颌牙弓弧长(两第一磨牙近中颊尖之间)、尖牙牙弓长(上中切牙接触点到两尖牙牙尖连线的距离)、第二双尖牙牙弓长(上中切牙接触点到第二双尖牙中央窝连线的距离)、第一磨牙牙弓长(上中切牙接触点到第一磨牙近中窝连线的距离)、尖牙牙弓宽度、第二双尖牙牙弓宽度、第一磨牙牙弓宽度。
, http://www.100md.com
    2 结 果

    10例患者采用标准方丝弓矫治器非拔牙矫治,治疗完成后,反完全解除,拥挤消失,前牙覆覆盖正常,牙排列整齐,后牙关系中性,尖牙关系中性,尖窝关系良好,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病人满意。疗程最短8个月,最长20个月,平均15个月,测量矫治前后上牙弓模型结果见表1。每组做配对T检验,计算单侧检验P值。

    表1 矫治前后上颌模型牙弓测量结果比较(单位cm) 测量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后

    平均差

    P值
, http://www.100md.com
    (单侧检验)

    牙弓弧形长度

    8.25±0.5740

    8.77±0.5122

    0.52

    0.0002

    尖牙牙弓长

    0.44±0.3026

    0.99±0.1197

    0.55

    0.0000

    第二双尖牙牙弓长
, http://www.100md.com
    1.98±0.1619

    2.45±0.1958

    0.47

    0.0000

    第一磨牙牙弓长

    2.68±0.1989

    3.17±0.2312

    0.49

    0.0000

    尖牙牙弓宽度

    3.58±0.2860

    3.58±0.1619
, 百拇医药
    0

    0.5000

    第二双尖牙牙弓宽度

    4.20±0.1826

    4.32±0.1687

    0.12

    0.0119

    第一磨牙牙弓宽度

    4.70±0.2539

    4.76±0.2001

    0.07

    0.1196
, http://www.100md.com
    由表1可知,矫治前后的上颌牙弓形态有显著性差别。上颌牙弓弧长平均增加0.52cm,P<0.01;尖牙牙弓长度平均增加0.55cm,P<0.01;第二双尖牙牙弓长度平均增加0.47cm,P<0.01;第一磨牙牙弓长度平均增加0.49cm,P<0.01;第二双尖牙牙弓宽度平均增加0.12cm,P<0.05。说明在矫治力的作用下,上前牙向唇侧移动,后牙向颊侧移动,表现在牙弓弧长增加,牙弓长度及宽度增加,使骨量增加,所以在不减少牙量、不拔牙的情况下也可以解除反,排齐牙齿,调整关系达到理想状态。

    典型病例:蒙小青,女,17岁,1996年5月因“地包天”影响美观而就诊。临床检查:上颌骨发育不足,凹面型,Ⅲ°,反覆盖0.3cm,上前牙直立,远中0.1cm间隙,近中关系,远中关系,下颌发育过度,下颌后退达对刃,无家族史,X线曲面断层显示,均有牙胚。矫治设计:采用标准方丝弓矫治器,非拔牙矫治,解除反,排齐牙齿,推下颌向后,调整磨牙及尖牙至中性关系,调整关系为正常。矫治过程:1996年6月戴标准方丝弓矫治器,用0.014″TN丝作初始弓丝,初步排齐上下牙,2个月后换0.016″TN丝并用3/8″轻细橡皮圈作Ⅲ类牵引,使上前牙受唇向力,下颌牙受Ⅲ类牵引水平分力作用向后退,经过6个月反复调整加力,解除反,但牙尚未排齐,
, http://www.100md.com
    牙轴也有轻度唇倾,后牙有接触但关系差,停止Ⅲ类牵引,换0.014″TN丝排齐牙齿2个月,此时覆关系Ⅱ°,更换0.016″澳丝压低上下前牙,抬高上下后牙,调整后牙成中性关系,尖牙中性关系,共3个月;用0.017″×0.025″方丝作牙齿精细调整3个月后,上下牙列排齐,前牙直立,覆覆盖正常,磨牙中性关系,尖牙中性关系,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方丝保持4个月后,1998年元月拆除矫治器,取上下颌模型记存,制作活动保持器,嘱戴用1年,治疗结束。

    3 讨 论

    3.1 牙弓的变化 恒前牙反病人表现为上牙弓长度不足,下颌牙弓相对正常或偏大,磨牙关系近中或中性。通过本组病例矫治前后上颌模型牙弓测量结果分析表明:上牙弓变化主要在牙弓长度增加,相应增加牙弓弧长,牙弓宽度也部分增大。上牙弓长度增加临床表现在上前牙向唇侧移动,解除反,清除拥挤,限制下颌过度生长,改善面部外貌。

    3.2 生长发育对矫治的影响 上下颌骨的生长发育19岁才完成,而快速生长期男性为15岁,女性为13岁[6],矫治前必须考虑生长发育阶段来制定治疗方案,充分利用生长发育因素,可使反病人增加不拔牙矫治机会,有效地弥补上颌发育不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前牙反的特点是下前牙阻碍上颌骨向前发育,上颌向前发育又促进下颌过度生长,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患者颌骨生长发育停止后就会造成严重的凹面型侧貌,带来一系列问题。本文的病例中,16岁以上病人矫治后的面型改善明显不如早治病人,所以,反病人应尽早治疗。
, 百拇医药
    3.3 保持与复发问题 下颌骨是人体骨骼中生长持续时间最长的骨骼,下颌关节的特殊运动不利于矫治后的稳定性,因此,反矫治后须注意复发问题。据报道,反矫治后复发率可高达30%[7],为了保持治疗后的效果,一般需戴用保持器,防止复发,并有必要对病人进行定期复查,以尽早发现复发倾向,阻止其复发[8]。本文10例病人治疗后最长5年,短的仅半年,尚未发现复发情况。

    3.4 关于拔牙与非拔牙矫治 正畸学科发展至今不足百年,随着技术提高,材料的进步,结合每个发展阶段,拔牙与非拔牙矫治的观点也从主张不拔牙→主张拔牙→主张不拔牙。不拔牙矫治的优点显而易见,既最大限度保留牙齿,提高咀嚼效率,又缩短疗程,减少费用,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不拔牙矫治必须建立在正确诊断、治疗设计、高效的矫治方法基础上,才能保证治疗结果高质量及长久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王邦康主编.临床口腔正畸学.第1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19~120
, 百拇医药
    2 徐宝华,林久祥.个别前牙反对口颌系统功能的影响.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4,29(1):44~46

    3 Turpin DL.Percentage swings in extraction frequencies.Angle orthod,1994,64:403

    4 Ngan-P,Hu-AM,Fields-HW Jr.Treatment of Class Ⅲ prblems begins with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nterior crossbites.Pediatr-Dent,1997,19(6):386~95

    5 林久祥.Ⅲ类牵引矫治对早期骨性反硬软组织侧貌影响.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86,21(2):78~81

    6 林久祥主编.现代口腔正畸学.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20~21

    7 Miyajima-K,McNarnara-JA,Jr,Sana-M,et al.An estimation of craniofacial gronth in the untreated class Ⅲ female with anterior crossbite.Am-J-Orthod-Dentofacial-Orthop,1997,112(4):425

    8 石慧俊,曾祥龙,傅民魁.前牙反矫治后的复发因素探讨.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4,10(3):137~14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