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计划免疫》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81620
北京市朝阳区1998年育龄期妇女破伤风抗体水平监测
http://www.100md.com 《中国计划免疫》 2000年第2期
     作者:李艳莉

    单位:李艳莉(北京市朝阳区卫生防疫站,北京 100026)

    关键词:

    中国计划免疫000218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916X(2000)-2-0112-01

    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有所回升,为了解我区常住和外来育龄期妇女破伤风抗体水平,为今后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提供防疫措施,我们进行了育龄期妇女破伤风抗体水平的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监测对象和方法 我区居住的本地及外来18~38岁的育龄期妇女126人,其中本地60人,外来66人,分18~、23~、28~、33~38岁 4个年龄组。每位调查对象采取静脉血2~3ml,分离血清后冻存,送市卫生防疫站化验室测定结果。采用间接凝集试验,按卫生部《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的要求进行,破伤风抗体≥0.01IU/ml为有保护力。
, 百拇医药
    2 育龄期妇女破伤风抗体保护率 126人中,破伤风抗体≥0.01IU/ml的71人,保护率为56.35%,其中本地的保护率为81.67%(49/60),外地的为33.33%(22/66)。本地与外地育龄期妇女保护率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29.84,P<0.05)。

    3 不同年龄组育龄期妇女破伤风抗体水平和保护率 附表列出了本地和外地不同年龄组育龄期妇女的破伤风抗体保护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破伤风抗本水平有下降趋势。本次监测虽然本地育龄期妇女破伤风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外地妇女,但各年龄组抗体水平仍有波动现象,提示我们的监测工作仍不能松懈。

    附表 不同地区各年龄组育龄期妇女破伤风抗体水平 年龄组(岁)

    本地

    外地
, http://www.100md.com
    调查

    人数

    ≥0.01IU/ml

    人数

    保护率(%)

    GMT(1∶)

    调查

    人数

    ≥0.01IU/ml

    人数

    保护率

    (%)

    GMT
, http://www.100md.com
    (1∶)

    18~

    15

    15

    100.00

    0.1193

    28

    16

    57.14

    0.0353

    23~

    15

    10
, 百拇医药
    66.67

    0.0216

    22

    5

    22.73

    0.0114

    28~

    15

    12

    80.00

    0.1139

    12

    0
, 百拇医药
    0

    0.0058

    33~38

    15

    12

    80.00

    0.0596

    4

    1

    25.00

    0.0039

    合计

    60
, http://www.100md.com
    49

    81.67

    0.0647

    66

    22

    30.00

    0.0153

    4 讨论

    本次监测结果表明,我区本地育龄期妇女的破伤风抗体水平较高,GMT为1∶0.0647,保护率为81.67%,但低于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育龄期妇女的免疫水平调查结果(GMT1∶0.12)。本市本地育龄期妇女以18~岁组抗体水平最高(GMT1∶0.1193),其次为28~岁组,23~岁组最低。28~岁组抗体水平高于23~岁组的原因,可能与对此年龄段在18岁时做过相应加强免疫有关。我国免疫程序规定,婴儿出生后3、4、5月龄分别注射百白破混合制剂(DPT)的第1、2、3针,18~24月龄时加强DPT 1次,7岁时再用白喉、破伤风二联类毒素加强1次。据观察,实施该免疫程序可使破伤风的抗体水平至少维持10年。从本次监测结果显示,18~岁组免疫11年后破伤风抗体仍保持在高免疫水平。因此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的相关疫苗是人群获得免疫的主要措施,说明我区的预防接种效果是明显的。
, 百拇医药
    外地育龄期妇女破伤风抗体GMT为1∶0.0153,保护率33.33%,更低于全国19省的调查结果,且各年龄组破伤风抗体水平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趋势。只有18~岁组和23~岁组GMT达到保护水平,但23~岁组保护率仅为22.73%,且此年龄组正值生育高峰期,应适时加强此年龄组的破伤风类毒素免疫。

    我区1998年接报的新生儿破伤风共7例,全部是外地育龄期妇女的新生儿。7名产妇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史不详,其中6例的接生者用未经消毒的剪刀断脐,加之外地孕产妇破伤风抗体水平低,而导致新生儿破伤风。由此可见,在大力推广新法接生,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孕产妇管理,提高流动人员的卫生知识水平,并加强新生儿破伤风的监测外,应适时加强育龄期妇女的破伤风类毒素接种工作,以提高母体抗体,减少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以至消除新生儿破伤风。

    作者简介:李艳莉(1965-),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北京市朝阳区卫生防疫站主管医师,主要从事计划免疫监测和管理。

    收稿日期:1999-03-1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