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9期
编号:10281622
鼻饲大剂量地西泮治疗新生儿破伤风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9期
     作者:赵战锋

    单位:新会市人民医院儿科(529100)

    关键词:

    鼻饲大剂量地西泮治疗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是造成新生儿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以前的治疗方法采用常规剂量地西泮(旧称安定)与苯巴比妥静脉推注交替进行。笔者观察了鼻饲大剂量地西泮30例,并与常规剂量地西泮与苯巴比妥静脉注射交替使用44例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观察对象 74例住院新生儿破伤风患儿,男49例,女25例,年龄5~13 d,其中5 d 1例,6 d 4例,7 d 24例,8 d 18例,9 d 10例,10 d 8例,11 d 5例,12 d 1例,13 d 1例,平均年龄8.3 d。体重<3 000 g 10例,~4 000 g 58例,>4 000 g 6例,平均体重3 348 g。分两组,鼻饲大剂量地西泮组30例,系本院1995~1998年住院患儿;对照组44例,系本院1992~1994年住院患儿,两组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应用破伤风抗毒素2万u静脉滴注,3 000 u沿脐周注射,青霉素及灭滴灵控制感染。治疗组每次予地西泮1.5~3 mg/kg,每隔4~6 h鼻饲一次,连续用5~6 d后随病情改善逐步减量和延长间隔时间。对照组:应用苯巴比妥钠15 mg/kg静脉推注,12 h后再予5~8 mg/kg与地西泮0.5 mg/kg,每6 h交替静脉推注,痉挛减轻后渐延长给药间隔时间直至停药。

    1.3 结果 治疗组30例临床治愈25例,痉挛缓解时间2.75 d,死亡5例(16.7%)。对照组44例,临床治愈23例,痉挛缓解时间4.67 d,自动出院7例,死亡14例(31.8%),经χ2检验,χ2=6.61,P<0.01。

    2 讨论

    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疾病初期控制痉挛是治疗本病的成败关键。我们在治疗上选用地西泮抗惊厥,它具有明显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又可抑制脊髓多种神经反射,阻断中间神经元的突触传导,能较好地解除肌肉紧张及痉挛,而且对呼吸循环抑制干扰较小,具有镇静作用而无意识的丧失,没有严重的副作用如过敏反应、骨髓抑制、肝肾损害等。地西泮在血中维持时间短,半衰期仅30 min,不易引起中毒,而苯巴比妥在血中维持时间长,排泄慢,剂量大易引起中毒。地西泮静脉注射快时会引起心血管和呼吸抑制,肌肉注射又会刺激患儿抽搐增多,所以我们选择鼻饲。另外,地西泮长期应用突然停药,可能发生戒断症状,出现兴奋,甚至惊厥,所以要逐步减量和延长时间。有报道新生儿破伤风大多数使用小剂量地西泮(每次0.2~0.75 mg/kg)控制痉挛[1],并且与其它镇静药联合应用,作者认为鼻饲大剂量地西泮治疗新生儿破伤风,操作简单、安全,疗效较好。

    3 参考文献

    1 李志.关于新生儿破伤风治疗的点滴经验交流.新生儿杂志,1999,14(1):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