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 2000年第8期
编号:10281701
鼻窦炎并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1例
http://www.100md.com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0年第8期
     作者:高和 文宇 于红

    单位:高和(空军总医院 北京,100036);文宇(空军总医院 北京,100036);于红(空军总医院 北京,100036)

    关键词: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000827 鼻窦炎作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并发疾患,可能尚未被国内学者所重视,现报告1例。

    患者,女,41岁。因间断性咳嗽2年加重伴气短1个月,于1998年9月16入院。缘于2年前开始,患者每因受凉后诱发咳嗽,咯白痰,重时有脓痰,每次发作月余,经止咳、消炎等治疗后好转。近1年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入院前1个月病情又出现反复,咳嗽、呼吸困难加重。1976年确认为鼻窦炎鼻息肉,平时常感鼻塞。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口唇、皮肤无紫绀。胸廓略呈桶状,两侧呼吸动度一致,两肺呼吸音粗糙,中下肺可闻少量细湿音,偶闻干音。HR 8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无异常。下肢不肿,无杵状指。X线检查:鼻腔缩小,两上颌窦、蝶窦及筛窦粘膜肥厚。两下肺底部可见网状影、多发小斑片影间有小结节影。HRCT见右肺中下叶和左肺下叶细网状、小片状和小结节影及细支气管扩张。肺功能:1秒率(FEV1/FVC%)56.41%。动脉血气分析:PaCO247.5 mmHg,PaO2 96 mmHg。冷凝集试验1∶64。蛋白电泳:α 57.7%,β 8.7%,γ 24.6%。免疫球蛋白:IgG 109.3 g/L,IgA 8.7 g/L,IgM 15.6 g/L。抗核抗体(-)。HLA B54(+)。白细胞4.5×109/L,L 41.4%,N 58.6%。尿蛋白250 g/L。肝肾功能正常。给罗红霉素150 mg,口服,1次/d,共60余天,呼吸困难缓解,鼻塞明显减轻,FEV1 67%,较前改善。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结果诊断为:细支气管粘膜慢性炎症并灶性淋巴细胞浸润。

    讨论 DPB临床少见,到目前为止,笔者见文献报告的仅19例(包括本例)。其中80%DPB患者合并有鼻窦炎或鼻息肉,呈慢性经过。但鼻部症状与咳嗽咯痰症状发生的时间似无一定规律。二者并存的时间可为1~8年。在此期间内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型肺病、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甚至肺癌等。迄今,国内仍无由耳鼻咽喉科医生报告者。由于本病常以鼻部症状首诊于耳鼻咽喉科,如能早期发现,预后良好。因此,对于慢性鼻窦炎合并咳嗽咯痰者应警惕本病的存在。

    DPB的发生可能与空气污染、免疫失调、遗传等因素有关。鼻窦炎在DPB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还不清楚,有人根据内窥镜检查证明气管粘膜炎症与上气道炎症向下气道扩散有关;但部分患者下呼吸道症状远早于上气道症状,似不支持这种观点。有关DPB患者鼻窦与肺及支气管病变的关系,临床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的对比研究可能有助于回答这一问题。

    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本病有肯定治疗效果,也有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的报告。由于所用剂量远小于常规治疗有效剂量,这种作用并非抗炎所至。现在较一致的看法是,大环内酯类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气道上皮离子通道调解功能,使气道上皮细胞粘蛋白和水分的分泌减少,抑制了炎性细胞的聚集和炎性递质的释放。

    (收稿 1999-12-2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