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81861
起搏器置入术后感染1例
http://www.100md.com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李晓彤

    单位:225001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关键词: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000212

    1997 年起搏器术后感染发生率为 0.9%[1]。我院 1989~1998 年共置入起搏器 294 例,发生感染 1 例。报告如下。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69 岁。因间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于1996 年 4 月 26 日经右侧头静脉途径安置了 VVI 起博器。术后 2 个月,患者头静脉切口红肿、渗液,给予换药、抗感染治疗无效,炎症波及起搏器囊袋。于 1996 年 7 月 30 日取出起搏器,采用手动直接牵引法试拔电极未成功,随即包埋电极,清创局部创口,碘伏消毒后一期缝合。再经左侧头静脉途径植入新起搏电极,并将取出的起搏器用强化戊二醛反复冲洗,福尔马林薰蒸后埋于左胸,术后第 10d 停用抗生素后患者骤起寒热,血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先后使用多种抗生素;其中去甲万古霉素用足一月,虽能控制发热,但不能停药,遂于1996 年 10 月 26 日手术分离出右侧包埋电极,再次采用手动直接牵引法,仍未能拔除弃用电极。术后用先锋霉素Ⅴ连续抗感染3 个月,但停药仅 1d 患者又寒热,且血培养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只好连续使用先锋Ⅴ,患者体温正常,临床无毒血症状。1997 年 7 月 9 日采用血管内反推力牵引法拔除弃用电极导线。拔出的电极导线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术后用先锋霉素Ⅴ抗感染 2 周,血培养阴性,患者康复出院。
, 百拇医药
    2 讨论

    2.1 该患者术后 2 个月出现头静脉切口处红肿、渗液,推测与手术相关的影响因素关系不大,可能由于在切口愈合的过程中,局部瘙痒,手抓伤,未引起注意,而致局部的感染。早期处理时,又未行及时清创、引流,炎症波及到起搏器囊袋,使感染沿电极导线扩散,出现了败血症。虽经二次手动牵引法试拔弃用电极,但未获得成功,只得连续应用抗生素,控制体温从而使感染迁延一年余。后通过血管内反推力牵引术拔除感染的起搏电极,控制了感染。

    2.2 由于安置起搏器是植入异物的介入性操作,手术环境必须严格消毒,所供物品保证无菌,加强无菌技术。术中止血要彻底。术后注意体温变化,观察局部伤口,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正确处理创口,一旦发生感染应清创、引流,囊袋发生感染,则切开囊袋,取出脉冲发生器和皮下残留的电极导管,清创、引流、局部冲洗并注入敏感的抗生素。操作时避免挤压囊袋,防止感染沿起搏导管播散。若出现败血症或心内膜炎,应果断拔除电极才是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感染才能彻底控制。血管内反推力牵引术是拔除感染性起搏电极导管的有效方法,其牵引力能有效地集中于电极导线的远端,提高拔除的成功率,又能避免心肌撕裂及导线断裂。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全国心脏起搏器和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临床应用调查.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8,12(4):176.

    [2]卢才义,郄晓红,黄丛春,等.置入起搏器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处理三例.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7,11(1):14.

    收稿日期:1999-04-26

    修稿日期:1999-06-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