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82010
部分切除术治疗耻骨直肠肌肥厚15例
http://www.100md.com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
     作者:宋童明 卢灿省

    单位:宋童明(安徽省铜陵县中医骨伤医院,安徽 铜陵 244100);卢灿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

    关键词:耻骨直肠肌肥厚;便秘;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000434 中图分类号:R574.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219(2000)04-0061-01

    耻骨直肠肌肥厚是一种以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致使盆底出口处梗阻为特征的排大便障碍性疾病。组织学改变为耻骨直肠肌纤维肥大。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局部炎症、滥用泻剂及盆底痉挛因素有关。我们采用“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治疗耻骨直肠肌肥厚1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5例中,男4例,女11例。20~29岁3例,30~39岁4例,40~49岁7例,50岁以上1例。病程2~8年。诊断标准:缓慢加重的排大便困难,排大便过度用力,排大便时间过长,可达1~2h,大便形状细小,大便频繁及排大便不全感,部分患者排大便时肛门或骶区疼痛,精神较紧张,直肠指诊示肛管张力增高,肛管明显延长,可达5~6cm,耻骨直肠肌明显肥大,触痛,有时可触及锐利边缘,结肠传输试验示有直肠内潴留现象,排大便造影检查示静坐及用力排大便时有阁楼征,肛管压力测定示静息压及最大缩榨压均增高。

    2 治疗方法

    采用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术前3d进流质饮食,口服灭滴灵0.4g,每日3次。手术当日禁食,清洁灌肠。采用骶管阻滞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屈膝侧卧位,常规消毒。从尾骨尖向下至肛缘上方1.5cm作一放射状切口,长3~4cm。切开皮肤,用血管钳逐层钝性分离肛门外括约肌浅部及深部,暴露尾骨尖,即为耻骨直肠肌上缘标志。术者左手食指伸入直肠,顶起耻骨直肠肌。用弯血管钳沿肠壁与耻骨直肠肌间隙小心分离,注意不要损伤直肠壁。用两把止血钳相距1.5~2cm夹住游离过的耻骨直肠肌肌束,切除血管钳之间肌束,两断端缝扎止血。切除后,在直肠可扪及“V”形缺损,若仍能触及到纤维束则应予以切除。用两食指和两中指伸入肛内,行扩肛术,以防断端粘连,影响疗效。伤口冲洗后置皮片引流,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术后3d控制排便,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一般术后24~48h拔除引流皮片,避免感染及窦道形成。术后每日换药,1W后拆线。
, 百拇医药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痊愈:大便通畅,每日1次,切口Ⅰ期愈合。有效:便秘症状缓解,排便需用力,排便时间缩短。无效:便秘症状无改变。

    3.2 治疗结果 15例中,痊愈12例,有效2例,无效1例。

    4 讨论

    导致慢性便秘的原因很多,在临床上,经排大便造影检查确诊为“耻骨直肠肌肥厚”,且排除直肠粘膜套叠、脱垂等其他疾病,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疗效好,术后检查肛管静息压及缩榨压均正常。以前对耻骨直肠肌肥厚的病例多行部分切挂术,疗效不甚满意,增加患者痛苦,容易引起感染,导致伤口延期愈合。我们认为,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术前肠道准备应充分。②术中及术后换药应严格无菌操作,以手指伸入肛内检查及行扩肛术后应及时更换手套。③术中切除耻骨直肠肌肌束不宜过短过窄,均应大于1.5cm。同时,应仔细辨清耻骨直肠肌肌束,切除位置过浅,则会只切至外括约肌深部而未切至耻骨直肠肌。④术中应行扩肛术,防止断端粘连导致术后瘢痕收缩而出现肛管狭窄。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不会导致大便失禁。因为肛门自控机制十分复杂,并非单一耻骨直肠肌的功能。当耻骨直肠肌后方肌束切断后,两残端仍紧密附于直肠壁两侧,而不会全部退缩,仍能部分控制肛门,加之尚存肛外括约肌全层,故不会引起肛门失禁。

    作者简介:宋童明(1972-),男,医师。

    收稿日期:2000-03-1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