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消化病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82380
插管法小肠双重造影的诊断价值
http://www.100md.com 《临床消化病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王 超

    单位: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百色 533000)

    关键词:

    临床消化病杂志990115 小肠疾病因小肠镜检查未能广泛开展仍以一些影像检查来间接反映该区域的病变,传统的口服法胃肠造影对冗长的小肠检查既费工费时,也难以充分显示病变部位,对小肠病变的诊断率仅有7.4%~9.7%[1]。而文献报道插管法小肠双重造 影可使诊断阳性率达47.3%~75.0%[2],与临床及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7.3%。 现将我们做的8例报告如下。

    病例选择:主诉有反复腹痛、腹胀、呕吐、便血,有腹部包块或不全性肠梗阻的表现,不 明原因的发热,经相关检查已排除上消化道和结肠的病变,全消化道钡餐未明确病变者。共 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13~70岁。

    检查方法与结果:参照张铁梁报道[3]的方法进行术前准备、插管和造影。插管10例,成功8例。8例中有病变者3例,阳性率37.5%。其中先天性空肠上段狭窄1例,小肠腺 癌1例,美克尔憩室1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讨论:1929年Pesquera[4]首先介绍用十二指肠导管注钡的方法观察小肠,但至1967年Bilbao和Dotter设计了一种带导丝的导管才被推广[5]。到80年代初始见国内 文献报道[3]。随着小肠导管的改进和插管技术的提高,缩短了插管的时间和减轻 了病人的不适,大大改善了病人的顺从性,从而克服了插管法小肠双重造影的缺点,使其临 床诊断价值愈显重要。我们的体会:通过插管直接将大量钡剂和空气连续注入,短期内(15 ~20分钟)使全部小肠显影清楚,病变分辨率提高,能够显示口服法未能显示的病变。本组8例病人,均在全消化道钡餐检查未能明确诊断后,选择插管法小肠双重造影,结果3例阳性,后经手术病理证实。我们认为临床上疑有小肠病变时,宜首选小肠气钡双重造影,但要观察小肠功能改变,如诊断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时,仍以口服法的小肠钡餐检查为宜。

    参考文献

    1 李玉明,钱俊波,黄士言,等.小肠气钡双重造影临床价值探讨.中华医学 会第五次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汇编,1995,256.

    2 王爱英,林三仁,刘欣.小肠双重造影的临床诊断价值.中华消化杂志,1992,12(1) ∶27.

    3 张铁梁,章士正,赵玉祥,等.小肠双重对比灌肠造影.中华放射学杂志,1983,17( 2)∶90.

    4 Pesquera GS. Method for direct visualization of lesions in the sm all intestines. Am J Roentgenol,1929,22∶254.

    5 Bilbao MK. Hypotoinic duodenography. Radiology,1967,89∶438.

    (1998 06 05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