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循环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82397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心肌切除术后八年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中国循环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窦克非 王峰 郑纲 张焱 王绍贞 杨跃进

    单位:窦克非 杨跃进(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心血管 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内科);王峰 张焱 王绍贞(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心内 科);郑纲(包头钢铁公司第三职工医院)

    关键词:

    中国循环杂志000231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4(2000)02-077-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2岁。1983年始出现劳累后胸闷、气短。1985年6月因症状发作频繁(约每周1次)就诊,当时查体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Ⅲ~Ⅳ/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心室间隔前上方不均匀增厚,最厚处15 mm,左心室流出道狭窄,诊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1991年2月,患者无诱因突然出现晕厥,不伴抽搐,约10分后神志恢复。1991年10月,我院超声心动图示心室间隔最厚处28 mm,有严重流出道梗阻。遂行经主动脉肥厚心肌部分切除术,术中切除主动脉瓣左右瓣间3.0 cm×1.0 cm×0.5 cm、右后瓣间3 cm×1 cm×1 cm大小之心肌组织。术前流出道内径为10 mm、压差为70 mmHg(1 mmHg=0.133 kPa),术后流出道内径为16~20 mm、压差为11 mmHg。患者术后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但基本无上述症状。1999年1月,患者无诱因出现心悸、气短,当地医院心电图提示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轻度返流,心室间隔最厚处15 mm,未见流出道梗阻。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症状无缓解,遂置入抑制型按需心室起搏器,术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

    2 讨论

    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就开始对药物治疗无效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手术切除造成流出道梗阻的肥厚心室间隔,回顾性的研究表明手术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同时也发现有的患者在手术后数年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Brown等人研究发现,接受心室间隔切除或切开术后的患者约有1.4%在术后3年以后出现主动脉瓣返流。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心室间隔切除术产生的心脏结构的改变可通过较长时间造成心脏器质性损害。对于本例患者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考虑可能有以下原因:①切除右后瓣间心肌时深达1 cm,可能造成房室结或其周围组织的一定损伤。②手术瘢痕牵拉、挤压房室结及其周围组织,造成房室结慢性供血不足。③手术损伤了主动脉瓣右瓣下起支持作用的垂直肌束,使主动脉瓣失去正常的机械支持,逐渐造成主动脉瓣环扩张及主动脉瓣返流,从而造成冠状动脉血流下降及房室结供血下降。④切除部分心肌后房室结受到瓣下局部湍流的冲击。因此我们认为肥厚心肌切除术后晚发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与手术有直接联系。临床工作中类似患者应坚持随诊,及早发现问题,避免猝死发生。

    作者简介:窦克非(1974- 男 住院医师 学士 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方面研究

    收稿:1999-09-29

    修稿:1999-11-2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