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皮肤科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82450
三期梅毒初发皮肤树胶样肿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张君坦 林玑 刘晋 延唐珊

    单位:350009福州市,福建省皮肤病性病防治院

    关键词:

    中华皮肤科杂志000345

    患者女,33岁,1998年7月10日就诊,诉3个月前于无意中发现右小腿曲侧皮肤发生一皮下小结节,略隆起皮面,硬,可移动,不痛不痒,表面肤色正常,未予关注。以后小结节渐向四周扩大并与周围组织及皮肤粘连成片块状,时有牵拉疼痛感。患者22岁结婚,婚后不久其丈夫曾有生殖器部位溃破及尿痛等病史;24岁妊娠6月时流产一胎,30岁离婚,未再嫁。患者既往体健,否认结核及性病史。

    体检:贫血貌,心肺检查未见异常;右腿行走不便似有疼痛。皮肤科检查:右腿外踝后上方见12cm×4cm浸润性、深在斑块损害,表面稍光滑,呈釉状,灰紫褐色,有处呈异色症样改变,触之板状硬,无触压痛,中央稍有凹陷。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0×109/L,血红蛋白90g/L,血沉100mm/1h,尿糖阴性,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组织病理学检查(皮损外缘):皮下组织片块状炎性浸润,见淋巴样细胞、上皮样细胞及少数多核巨细胞;个别血管受侵。拒作脑脊液等神经梅毒的相关检查。结合病史、皮疹特点、血清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改变诊断为三期梅毒。

    治疗:由于既往患者始终未行驱梅治疗,故开始抗梅毒治疗,给予头孢呋辛钠0.75g肌内注射,每日1次,罗红霉素0.15g,每日2次,共5d;后改苄星青霉素240万U分2侧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8月12日复诊,皮疹已软化,基本消退,行走自如。查血沉25mm/1h,患者诉第1次注射苄星青霉素后曾有一过性的发热等感冒样症状,以后续用药过程中无任何不良反应。

    讨论本例拟诊后的治疗反应,进一步确证了临床的诊断。该例未见溃疡、树胶样物排出,组织学上未见干酪样坏死等与之相应的改变,故以初发(或肉芽肿性)树胶样肿命名。树胶样肿一般多无疼痛,唯本例发于后跟腱处,行走时牵拉可能致疼痛、不适,另患者血沉较快,是否合并风湿致疼痛的可能,因未作相关检查,无以定论。通常三期梅毒血清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阳性,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大多阳性,但也可阴性,本例患者机体对梅毒毒素或许呈衰弱反应,RPR见阴性结果。

    (收 稿 日 期 : 1999- 08- 1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