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82822
穿琥宁在临床上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
     作者:黄青萍 邓黎宁 蔡乐

    单位:黄青萍(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31);邓黎宁(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31);蔡乐(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31)

    关键词:穿琥宁;医学,中国传统;中西医结合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0005117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817(2000)05-0798-02

    穿琥宁系采用穿心莲提取物—穿心莲内酯经酯化、脱水、成盐而制成的精制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混合物,具有抗菌、解热、消炎作用,对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腺病毒有灭活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高热、急性感染性疾病、尿路感染等,疗效好,副作用少,故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近几年在临床上的应用作如下综述。
, http://www.100md.com
    1 用于外感高热

    外感高热是一种常见病,病情较急,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目前临床治疗此类病的方法和药物很多,疗效不一。马占平等[1]用穿琥宁注射液400~12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滴,每日1~2次,5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休息1天,一般治疗2个疗程。67例外感高热患者中痊愈57例,占85%;显效4例,占6%;有效4例,占6%;无效2例,占3%;总有效率97%。而陈可静[2]依患儿病情辨证施治,在静滴穿琥宁注射液(剂量依年龄而定)加5%葡萄糖液的基础上选用银翘散、荆防败毒散、柴葛解肌汤等方加减治疗,58例患儿用药后,在24h内症状及体征消失者18例,48h内者28例,72h内者9例,72h以上需配合使用抗生素者3例,总有效率为94.8%。

    2 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

    邢向辉等[3]将43例患者按不同年龄应用穿琥宁注射液(20mg/ml),1~3岁10~14ml,4~7岁16~20ml,8~12岁22~30ml,以上剂量均加入10%葡萄糖液100~250ml中静滴,每日1次。43例患者中治愈29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显效率83.72%,总有效率90.7%。而曹晓岚等[4]以穿琥宁注射液20~40ml(400~800mg)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ml中静滴,每日1~2次,54例病例治疗后体温开始下降时间,最短者1h,最长者1天,平均12.17h。体温降至正常时间,最短1天,最长7天,平均3.06天。全部病例治愈33例(61.11%),显效14例(25.93%),有效5例(9.26%),无效2例(3.70%),总有效率96.3%。而有人[5]则突破常规,用大剂量穿琥宁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150例病例全部采用穿琥宁粉针剂40mg×15支加入5%葡萄糖液500ml或5%葡萄糖盐水500ml中静滴,每日1次,疗效明显提高。150例病例中治愈123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92.67%;其中治愈的123例中体温下降最快者约1.2h,最慢者约48h,平均下降时间为19h;在显效的10例中体温下降最快者8h,最慢者72h,平均下降时间为26h左右。
, 百拇医药
    3 治疗小儿急性肺炎

    小儿急性肺炎是临床常见疾病,由于近年来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病原菌耐药性增强,一般抗生素的疗效下降,范雪瑾[6]运用五虎汤加减合穿琥宁治疗小儿急性肺炎收到良好效果。中医组每日服五虎汤加减1剂,配合穿琥宁注射液静滴,每次4~10ml(用相当于药液5倍量的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每日2次;西医组联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静滴抗炎,同时给予伤风止咳糖浆或棕色合剂止咳。中医组44例,痊愈28例,显效14例,无效2例;西医组35例,痊愈18例,显效10例,无效7例。两组经统计学处理,中医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组,χ2=4.16,P<0.05。

    4 治疗肺心病及哮喘发作

    王左等[7]采用丹参注射液合并穿琥宁注射液肌注,能明显提高SOD,降低LPO,对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具有一定作用。寒性哮喘,饮郁化热,外感邪气,寒热错杂,本虚标实,感染是主要诱因,郑承铎等[8]用8~15支穿琥宁注射液(40mg)加入10倍以上5%葡萄糖液静滴,每日1次,并辨证运用寒哮汤加减,1个月为1疗程,经1~4个疗程治疗后,30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
, http://www.100md.com
    5 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脑病情凶险,并发症、后遗症多,缺乏特效治疗,病死率高。潘传芝[9]运用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取得较好效果。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物理降温、激素、安定镇静、甘露醇降颅内压、吸氧等);治疗组综合治疗措施同对照组,并每人依年龄用不同剂量穿琥宁:≤3岁10mg/kg,4~7岁8~10mg/kg,8~13岁6~8mg/kg,以上剂量均加入5%~10%葡萄糖液或葡萄糖盐水200~500ml中静滴,每日1次,轻者7~10天,重者14天。对照组32例,平均退热时间为5.4天,3例(9.4%)有明显后遗症,3例(9.4%)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率90.6%;治疗组32例,用药后体温退至正常48h内的22例(71.9%),3天内的30例(97%),病程明显缩短,1例(3.1%)偏瘫后遗症,1例(3.1%)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率96.9%。

    6 治疗流行性角膜结膜炎

, 百拇医药     张克勤[10]将1支穿琥宁溶于市售0.25%氯霉素眼液10ml,治疗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每小时1次点双眼,7~10天为1疗程,治疗期间未用其他抗菌或抗病毒药物,21例中显效13例(61.9%),有效7例(33.3%),无效1例(4.8%),总有效率95.2%,疗程4~7天,平均7.4天。

    7 用于尿路感染及尿路结石

    范淑惠等[12]用穿琥宁治疗尿路感染22例,每日用量400~800mg,在降温、恢复白细胞计数及尿常规方面均取得较好疗效,在改善尿路刺激症状方面尤为显著,不仅对热淋有效,而且对血淋、石淋也有效。

    8 不良反应

    由于穿琥宁为纯中药制剂,所以在使用时仍须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原则。穿心莲性寒味苦,故用穿琥宁治疗风寒型咳嗽时容易引起泄泻[12],个别患者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13,14]、药疹[15]。出现上述不良反应除采取必需的应激措施外,还可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及“标本同治”等进行辨证施护,采用中医护理、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16],使患者精神安逸,愉快地配合治疗,以早日恢复健康。
, http://www.100md.com
    穿琥宁在广泛的临床应用中被证明其疗效好,不需皮试,副反应少,但其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极低,在溶液状态下不稳定,某些患者每日用量在120~240mg时疗效不如每日560~800mg时好,有的甚至用至1200mg/日也未见毒副作用,这就给我们广大药学工作者带来新的课题,如何开发更安全可靠、更方便使用的制剂,如何拓展其应用领域,如何探索其最佳用量等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广大医药工作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马战平,范淑惠,曹丽萍,等.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病67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1995;4(6):267.

    [2] 陈可静.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外感高热58例[J].中国中医急症,1997;6(5):212.

    [3] 邢向辉,曹晓岚,指导,等.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感染性疾病43例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1996;5(2):76.
, http://www.100md.com
    [4] 曹晓岚,周翠英,宋钦福.穿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54例[J].山东中医杂志,1995;14(12):548.

    [5] 倪良玉,薜钧.大剂量穿琥宁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150例[J].江苏中医,1998;19(3):20.

    [6] 范雪瑾.五虎汤加味合穿琥宁治疗小儿急性肺炎44例:附西医对照治疗35例[J].浙江中医杂志,1996;31(6):259.

    [7] 王左,熊旭东,郭昌信.活血解毒对野百合碱诱发大鼠肺心病急性发作的SOD、LPO作用[J].中国中医急症,1997;6(1):42.

    [8] 郑承铎,张萍.穿琥宁注射液合寒哮汤为主治疗哮喘发作30例观察[J].河北中医,1996;18(1):17.

    [9] 潘传芝.穿琥宁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32例疗效观察[J].中成药,1994;16(11):27.
, http://www.100md.com
    [10] 张克勤.氯霉素、穿琥宁混合眼液治疗流行性角膜结膜炎[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2):122.

    [11] 范淑惠,许建秦.穿琥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J].陕西中医,1994;15(11):526.

    [12] 王国强.静滴穿琥宁引起小儿泄泻32例临床分析[J].浙江中医杂志,1995;30(8):377.

    [13] 袁孝莉,张玉华.穿琥宁注射液过敏2例报告[J].四川中医,1997;15(2):25.

    [14] 姚越,李俊.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例报道[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2):65.

    [15] 陈惠红,杨坚毅.穿琥宁注射液致药疹1例[J].中国新药杂志,1996;5(4):291.

    [16] 于静.中药针剂静脉滴注后的药物反应及中医护理[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21(6):22.

    收稿日期:1999-10-27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