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州医学院学报》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83171
楔状缺损牙牙面备洞组与对照组夹层技术修复的疗效比较
http://www.100md.com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
     作者:潘广嗣 高平

    单位:潘广嗣(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广州 510120);高平(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广州 510120)

    关键词:夹层技术;楔状缺损;充填术;窝洞制备

    广州医学院学报000220 中图分类号 R7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36(2000)02-0061-03

    楔状缺损临床发病率甚高,近年来,随着口腔修复材料的发展和粘接材料技术的提高,修复楔状缺损的方法不断改进,疗效也不断提高。自1985年Mclean首次用复合树脂玻璃离子夹层技术修复牙体缺损以来[1],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边缘密封性能,能保护牙髓,色泽美观,机械物理性能良好等优点,因而在临床上已开始较广泛应用。但在临床实践中,夹层技术远期疗效仍有一定的脱落率,为解决该问题,作者将楔状缺损牙分为备洞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夹层技术修复,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牙选择

    患者32例,共160颗楔状缺损牙,患者年龄最大70岁,最小27岁,选择的患牙均为上颌牙,每个患者至少有两个象限的楔状缺损牙,所选楔状缺损牙破坏均达牙本质层,无坏龋,无牙周疾病,未作过充填术,牙髓活力正常。

    1.2 材料与设备

    Prisma APH 光固化复合树脂(美国 Caulk Dentsply),酸蚀剂(美国 Caulk Dentsply),釉质粘接剂(美国 Caulk Dentsply),玻璃离子水门汀(F2,日本而至齿科工业株式会社)光固化氢氧化钙(美国 Caulk Dentsply),光固化机(美国 Spectrum Dentsply)。

    1.3 分组与修复方法
, 百拇医药
    1.3.1 分组 在每日门诊中随机抽取一位楔状缺损牙患者,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即备洞组和对照组。由于每位患者均至少有两个象限的患牙,由患者随机选择一侧患牙为备洞组,另一侧则为对照组。全部治疗均由作者本人进行操作。

    1.3.2 修复方法

    (1)对照组 清除患牙牙石,软垢,色素,术区充分冲洗,隔湿,缺损区较深及近髓或有牙本质过敏者用氢氧化钙垫底,光照固化后,按比例调拌玻璃离子放入缺损区,修复缺损牙本质,待玻璃离子完全固化后,在其表面及缺损区釉质予以酸蚀处理1min,冲洗后干燥牙面,于充填面涂布粘接剂,光照10s,复合树脂分层充填,光照40s,修整外形打磨抛光。共80颗患牙。

    (2)备洞组 加深患牙缺损区的近远中轴壁以制备类似侧壁的固位形,或在牙合壁和龈壁的牙本质壁,制备倒凹或固位沟。其它操作同对照组,共充填80颗患牙。

, 百拇医药     1.4 复查

    修复后3、6、12、24个月复查,检查项目包括自觉症状、修复体外形、牙髓活力、有无继发龋、边缘密合度。

    1.5 修复效果的评定标准

    (1)成功 无自觉症状,功能良好,修复体完整,表面光滑,无继发龋,牙髓活力正常,修复体边缘密合、无缝隙、无染色。

    (2)失败 修复体不完整或脱落,有继发龋,有牙髓病变,修复体边缘不密合、有缝隙及染色。其中出现任一项指标即为失败。

    2 结果

    备洞组及对照组均有10个患牙采用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两组修复方法的疗效见表1,备洞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治疗组均未出现牙髓病变和继发龋。2年后备洞组有1个修复体脱落;对照组则有6个修复体脱落,每次复查修复体脱落情况见表2,统计学检验表明两治疗组脱落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 百拇医药
    表1 两治疗组的临床疗效 复查指标

    备洞组(n=8)

    对照组(n=8)

    P

    成功(%)

    失败(%)

    成功(%)

    失败(%)

    形态

    79(98.75)

    1(1.25)

    74(92.5)
, 百拇医药
    6(7.50)

    <0.05

    密合度

    77(96.25)

    3(3.75)

    78(97.5)

    2(2.50)

    >0.05

    牙髓活力

    100(100)

    0(0)

    100(100)
, 百拇医药
    0(0)

    继发龋

    100(100)

    0(0)

    100(100)

    0(0)

    成功总数(%)

    96(5.00)

    8(90.00)

    >0.05

    表2 两治疗组的固位情况 组别

    每次复查脱落修复体数
, 百拇医药
    2年后累积脱落数

    总脱

    落率(%)

    0 3 6 12 24

    备洞组

    0 0 0 1 0

    1

    1.25

    对照组

    0 1 1 2 2

    6

    7.50

    χ2检验
, 百拇医药
    P<0.05

    3 讨论

    修复体的固位率是评价修复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夹层技术中,玻璃离子通过氢键和离子键形式与牙本质形成化学结合,产生强有力的粘结。其表面经酸蚀后,表面与釉质酸蚀面相类似,粘接剂和复合树脂可渗入玻璃离子表面,固化后形成机械性嵌合,明显地提高了复合树脂的粘接度和密合度[2]。与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比较,夹层技术有良好的粘结力,是修复楔状缺损的良好方法。本文用夹层技术修复160颗楔状缺损患牙,经2年的临床观察,总固位率为92.50%,显示了复合树脂玻璃离子夹层技术具有较强的粘接力,与国内黄辉报道结果一致[3]

    分析夹层技术修复体脱落原因,主要有:(1)光固化复合树脂在聚合过程中,复合树脂由洞底向光照表层方向收缩产生张力,以及玻璃离子与复合树脂两者热膨胀系数不一致,致使复合树脂与玻璃离子之间出现缝隙[4];(2)楔状缺损的发生与应力集中和疲劳有关,行修复术后,牙颈部的修复体仍因咬合力而反复经历着应力集中,导致出现疲劳裂纹[5];(3)充填体的固位力不足[6];(4)术者操作不规范,如沾污层未去除干净,治疗过程中龈沟液、血液污染术区等。
, 百拇医药
    为提高夹层技术修复体固位率,本组资料采用在楔状缺损牙冠面备洞后夹层技术的修复方法,2年的脱落率为1.25%,对照组为7.50%,两组资料经受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备洞组与对照组比较,有较佳的固位效果。究其原因,作者认为主要有:(1)备洞增大了复合树脂的粘接面积;(2)楔状缺损牙牙面制备的固位形,增强了修复体的固位力,使修复体在受咬合运动时能抗衡洞壁分离的趋势,修复体不易从唇颊侧脱出;(3)柱状的固位沟使修复体形成类似支架的结构,加大了修复体的固位力。

    本组资料显示,两治疗组均未出现牙髓病变,提示了在楔状缺损患牙面备洞的可行性,一方面说明了玻璃离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牙髓刺激作用小[2]。另一方面说明只要术者在操作过程中细心避开髓腔,对较深窝洞用氢氧化钙垫底盖髓,是能避免牙髓损害的。

    备洞 组及对照组中分别有3个和2个修复体出现边缘不密合,由于边缘不密合可能预示着修复体的崩解,随时间的推移,修复体终将脱落[7]。因此,可以估计,两治疗组的远期疗效将有所下降。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对楔状缺损牙备洞后夹层技术修复能提高修复体的固位力,但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 http://www.100md.com
    作者简介:潘广嗣,男(1970.7-),医学士,住院医师。研究方向:口腔颌面外科。

    参考文献

    [1] Mclean JW. The use of glass-ionomer cements in bonding composite resins to detine[J]. Br Dent J,1985;158(11):410

    [2] 候本祥综述.复合树脂修复术中的夹层技术[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3;20(3):156~158

    [3] 黄辉.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联合修复楔状缺损疗效观察[J].口腔医学,1997;17(3):134

    [4] 候本祥.玻璃离子体粘固粉作为光固化复合树脂基底材料的密合度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6;12(2):89

    [5] 杨进.140例楔状缺损患者及无楔状缺损患者的逐步回归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1;(1):47

    [6] 李旭光.光敏树脂夹层技术加螺纹钉修复重度楔状缺损的临床应用[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1995;3(4)11~12

    [7] Martin J Tyas.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ree dentine bonding agents[J]. Australian Dent J,1989;34:559

    (收稿:1999-12-1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