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首都医药》 > 2000年第10期
编号:10283190
肠扭转的手术治疗
http://www.100md.com 《首都医药》 2000年第10期
     作者:杨长刚

    单位: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 226600

    关键词:

    山东医药001032 据临床观察,深部真菌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应引起 重视。自1997年以来,我们共收治21例。现报告并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9例;年龄36~75岁,平均57岁,以老年居多。21例均为慢性病患者,其中呼吸道疾病12例,包括肺结核4例、慢支并肺气肿感染4例、支气管哮喘感染2例、肺癌2例;泌尿系感染5例(2例合并截瘫);糖尿病4例,包括糖尿病合并乙肝1例、糖尿病性肾病2例。21例深部真菌病多继发于以上原发病。除2例为新型隐球菌外,余19例均为白色念珠菌;其中呼吸道感染11例,泌尿系感染7例,脑膜炎(病情重,预后差)2例,肠炎1例。既往用药情况:长期使用抗生素18例(合用激素13例),用抗癌剂2例,1例哮喘病患者常年服用激素。本组21例除有原发病表现外,呼吸道感染的11例均有发热、咳嗽、气急、咳痰、发热(37.5~39℃),胸痛5例,肺部有罗音6例,肺部X线多有支气管周围浸润阴影,4例有肺炎性阴影;泌尿系感染的7例均有发热、腰痛伴膀胱刺激症状,曾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真菌学检查为白色念珠菌;脑膜炎2例,主要症状为头痛(初为阵发性,后为持续性),呕吐、发热(38℃~41℃),逐渐出现视力模糊、复视、失明及耳聋,颈硬、克氏、布氏征(+)。墨汁染色及培养均为新型隐球菌,CT示脑膜渗出和强化(1例显示脑室、脑池扩大并有强化);肠炎1例(原有截瘫并肾炎、褥疮),腹痛、腹泻稀黄便1个月,每日5~6次,并发热(38℃~40℃),经广谱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大便多次培养为白色念珠菌。
, 百拇医药
    治疗与结果:①对念珠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均选用克霉唑0.5~1.0g口服(日3次)和酮康唑200mg口服(日1次),4例重症者联用二性霉素B。本组19例有18例治愈,1例死亡。②隐球菌性脑膜炎:首选二性霉素B联用5-氟胞嘧啶(5-Fc)5g(1%溶液500ml)静滴(8小时)或以1%溶液5~10ml鞘内注射(每周2次)。辅以20%甘露醇200ml快速静滴,以脱水降低颅内压。③去除诱发因素,停用抗生素并用转移因子,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增加治疗效果。

    讨论:近年来深部真菌病发病明显增多,均与原发病及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等有关。本组21例中大多为老年人,说明老年患者免疫功能本已低下,长期应用抗生素及激素可能导致菌群失调,体内机会性真菌繁殖活跃,成为致病菌而致病。笔者体会,在诊断深部真菌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凡遇老年慢性感染性或消耗性疾病患者,应注意长期使用抗生素及激素史。这是本病的诱发因素。②呼吸道感染患者经积极抗炎治疗1周以上,病情反而加剧者应疑及本病。③中枢神经感染患者呈慢性或亚急性起病,并逐渐出现复视、失明、耳聋及脑膜刺激征等,应及时做颅脑CT检查。可疑者应常规做真菌检测。深部真菌病一旦诊断,应首先去除诱发因素,停用抗生素,改用抗真菌药物。二性霉素B是治疗念珠菌、隐球菌的主要药物。开始以0.05~0.1mg/kg加5%葡萄糖液稀释后静滴(不少于6小时),以后逐渐增加至30~40mg/d维持。隐球菌感染一般需用药3个月,亦可予每周2次鞘内注射。5-Fc与二性霉素B联合用有协同作用。Bennett等提出小剂量联合方案,即二性霉素B0.3mg/(kg.d)加5-Fc15.0mg/(kg.d)分4次口服。该方案可减少二性霉素B的副作用和耐药性。对隐球菌性脑膜炎可鞘内注射1%5-Fc溶液5~10ml,每周2次。酮康唑200mg/d口服适用于呼吸道、泌尿系及肠道念珠菌引起的疾病。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可增强免疫功能,给转移因子等以提高疗效;辅以20%甘露醇静脉快滴以脱水降低颅内压。但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防止低钠性脑水肿。

    (2000-01-22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