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83214
6例多原发大肠癌诊治体会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刘生光 芮有臣 李仕青 鲁正

    单位: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233004)

    关键词:结肠肿瘤;直肠肿瘤;肿瘤,多原发性;结肠镜检查

    实用医学杂志990110 摘 要 目的:为了加深对多原发大肠癌的认识,探讨多原发大肠癌漏诊原因及对策。方法:对6例多原发大肠癌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结果:5例同时癌术前均未作出诊断,其中2例术中又漏诊,1例异时癌诊断也一度延误。结论:在多原发大肠癌诊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术前常规行肛门指检,气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2)术中应探查全部结肠及中上段直肠,必要时尚需探查小肠。术前未能行纤结镜检查者,术中可行纤结镜检查;(3)手术结束前应切开标本检查,如发现多个癌灶应根据其部位和分布,重新决定手术范围;(4)术后应定期随访和检查。

    多原发大肠癌又称大肠重复癌,系指在同一患者大肠内发生多个不相连续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可同时发生,也可异时发生。我们曾遇6例,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本组6例多原发大肠癌的临床概况见表1。

    表1 6例多原发大肠癌的临床概况 例

    号

    性

    别

    年龄

    (岁)

    第1癌灶*

    第2癌灶*

    部位

    诊断方法
, 百拇医药
    病理类型

    部位

    诊断方法

    病理类型

    1

    男

    20

    结肠肝曲

    术前钡灌肠

    腺癌Ⅱ级溃疡型

    回盲部

    术中发现

    腺癌Ⅱ级、溃疡型
, 百拇医药
    2

    男

    58

    结肠脾曲

    术前钡灌肠

    腺癌Ⅱ级溃疡型

    结肠肝曲

    第2次术前钡灌肠(5个月)

    腺癌Ⅰ级、结节型

    3

    男

    46

    直肠
, 百拇医药
    术前病理检查

    腺癌Ⅱ级

    回盲部

    术中发现

    腺癌Ⅱ级、溃疡型

    4

    男

    67

    降结肠

    术前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

    腺癌Ⅱ级浸润型

    结肠脾曲

    术中发现
, 百拇医药
    腺癌Ⅱ级、溃疡型

    5

    女

    52

    直肠

    术前病理检查

    腺癌Ⅰ级

    乙状结肠

    术后病理检查

    腺瘤恶变

    6

    男

    75
, http://www.100md.com
    回盲部

    术前钡灌肠

    腺癌Ⅱ级溃疡型

    降结肠

    第2次术前纤维结肠镜(3年)

    腺癌Ⅱ级、浸润型

    * 排列顺序:从大肠远端到近端,△ 括号内数字为第2原发癌距第1原发癌作出诊断的时间

    2 讨论

    2.1 诊断与鉴别诊断 Czerny于1880年首先报告大肠多原发癌,1932年Warren及Gates提出了多原发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1)每个肿瘤必须是恶性;(2)每个肿瘤必须各自分开;(3)必须排除是另一肿瘤转移的可能。直到1958年Moertel才对多原发大肠癌的诊断作了较为具体明确的描述。现今文献中对多原发大肠癌的诊断标准虽不尽一致,但其主要论点均基于Warren和Moertel所提出的原则[1,2]。大肠癌有下列情况,即可诊断为多原发性大肠癌:(1)大肠内同时有2个或2个以上的原发癌,发生在不同部位,互不连续,癌间隔有正常肠壁;(2)肿瘤与正常粘膜间有异型细胞及异型腺体构成的移行带;(3)排除粘膜下播散或转移;(4)不包括家族性腺瘤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多发癌;(5)癌灶为浸润癌,不包括局限于粘膜层的原位癌;(6)病理类型可相同或不相同。大肠内第2原发癌距第1原发癌在半年内得出诊断称为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超过半年者,为异时性多原发性大肠癌。参照上述标准,本组5例为同时性多原发性大肠癌(例1~5),1例属异时性多原发性大肠癌(例6)。
, 百拇医药
    由于对多原发性大肠癌认识不足,常将其误诊为复发癌和转移癌,或误诊为晚期病人,仅给对症处理,使病人延误乃至丧失根治时机。本组例2及例6都曾有过这种教训。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与转移癌和术后复发癌的主要鉴别为:(1)原发癌发生在大肠壁上,而转移癌多发生在大肠周围组织或引流方向的淋巴结中;(2)术后新的原发癌发生在大肠首发癌另外部位,而癌复发常在首发癌原来所在的部位;(3)新的原发癌多数是单发的,而转移癌是多个的;(4)同时性多原发性大肠癌的组织类型可以相同或不相同,而转移癌或复发癌与原发癌的组织学类型相同。

    2.2 漏诊原因与对策 尽管多原发大肠癌的报道渐见增多,但由于漏诊、误诊而导致治疗和随访中的错误仍时有所见。本组5例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术前均未作出诊断,其中2例术中又漏诊,1例异时性多原发大肠癌,诊断也一度延误。究其原因有:(1)对于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认识不足,仅满足于1个癌的诊断,而遗漏了另1个原发癌。本组例1术前行结肠气钡双重造影,仅诊断为结肠脾曲癌,术中才发现回盲部另一癌灶。术后我们再复习X线片,见已显示出第2癌灶的X线征象,但术前放射科及临床医师均未能识别;(2)术前行钡灌肠或纤维结肠镜检查时,因第1癌瘤过大或为浸润性癌,导致肠腔堵塞或狭窄,影响对近端大肠的观察、显示,本组例4术前漏诊,便是由此所致;(3)术中未对全大肠进行仔细探查,尤其是分布于不同肠段,或不属于同一手术切除范围内的另一癌灶,术中更易疏漏,如本组例2。例3第2癌灶的发现,带有偶然性,该例有右下腹痛史,术前曾诊断为“慢性阑尾炎”,完成直肠癌根治手术后,准备行阑尾切除时,发现回盲部有一癌灶,否则,术中可能漏诊。再者,术中虽对全大肠进行仔细探查,但仍有可能因结肠壁较肥厚,或术前肠道准备不满意而遗漏小的癌灶。本组例5手术切下的乙状结肠标本上仅有1.5 cm×1 cm×0.8 cm大小的腺瘤(已恶变)。近有作者报告1例直肠癌合并末端回肠癌[3]。由此看来,术中除探查大肠外,还应探查小肠;(4)大肠癌术后病人出现腹痛、腹胀、血便、贫血等症状时,往往考虑为“癌复发”而忽视了多原发性大肠癌的存在,造成漏诊或诊断延误。本组例2第1次手术后4个月出现血便,疑诊为结肠癌术后复发入院,行钡灌肠检查,因钡灌肠未发现明显复发征象给对症治疗,10天后便血停止,住院22天出院。出院后第4天又出现便血;第3次住院,行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始发现结肠肝曲肿瘤。例6三年前因回盲部癌在外院行右半结肠切除,入院前5个月出现腹痛、腹胀,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肿瘤复发接受化疗,入院前20天发生便血,来我院后经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降结肠癌。
, 百拇医药
    不少作者强调,对大肠癌病人施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有助于减少多原发性大肠癌漏诊、误诊,并能发现和摘除息肉、腺瘤等癌前病变[2,4,5] 。Reilly对92例大肠癌术前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7例(7.6%)钡灌肠漏诊的另一原发癌,其中4例位于第1原发癌手术切除范围外。Hertz提出在术中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有助于发现另一个原发癌。张胜本[5]报告1例直肠15 cm处1 cm小息肉癌变,术中不能触及,经纤结镜定位后局部切除,1例直肠12 cm处有1.5 cm小癌灶,术前经5-Fu直肠灌注后脱落,术中不能触及病灶,经纤结镜对残蒂定位后切除,病理检查残蒂仍有癌存在。另外还有4例息肉也是术中纤结镜定位后切除的。沈俊等对356例大肠癌术后患者,行纤结镜随访检查,发现原位癌6例,Ⅰ期癌4例,Ⅱ期癌5例,Ⅲ期癌18例,类癌1例。因此,提出大肠癌术后3个月即应施行首次纤结镜检查,以后每年1次,4年中无异常发现者,改为每2年1次,直至终生。

    有作者认为钡剂造影检查用于诊断多原发大肠癌阳性率不高[1],但我们认为有条件者术前均应行钡灌肠和纤结镜检查,此二项检查在诊断多原发性大肠癌时有互补性。部分病人因癌肿过大致肠腔狭窄,纤结镜难以通过,但可容稀钡剂通过,使另一原发癌得以显示。江志伟[6]等报告1例结肠同时性三原发癌,行纤结镜检时仅发现乙状结肠癌,行钡灌肠后才明确结肠存在三处癌。
, http://www.100md.com
    2.3 治疗 多原发大肠癌不同于大肠癌的转移、复发或晚期癌,其预后较好,应采取积极治疗。手术切除范围应根据癌肿部位、范围、间距、病理类型,Dukes分期、伴发腺瘤的多少与分布,有无并发症,有否家族遗传史,病人的全身状况,肿瘤能否根治切除及术后的生活质量等综合考虑,选择术式。对几个相邻近的原发癌,如能按规范化的根治性手术一次切除,就不必作次全或全结肠切除,如伴有散在、多发腺瘤或有家族遗传史以次全或全结肠切除为宜。另对带蒂腺瘤仅有区域性腺上皮癌变的异时癌也可作局部切除。本组例1、4、5属相邻肠段或属同一手术切除范围内的多原发大肠癌,均按规范化的大肠癌根治术一次切除,例3完成直肠癌根治术后又同时作右半结肠切除,分别随访21个月、25个月、3年、5年未见复发。例2第一次手术时漏诊结肠肝曲癌,仅作了左半结肠切除,5个月后第二次手术行右半结肠切除,随访6年仍健在。例6为第一次手术后3年作出第2原发癌诊断的异时癌,同时合并结肠梗阻,全身状况差,第2次手术时仅行肿瘤肠段局部切除,结肠双腔造瘘,术后3个月发现肝转移并出现恶液质死亡。

, 百拇医药     近年来对多原发性大肠癌多主张扩大切除范围,尤其对具有大肠癌阳性家族史及累积发生三个以上病灶者。傅仁祥[7]等对4例具有大肠癌阳性家族史及大肠内有三个以上病灶的病人,2例行全结肠切除,分别观察4年及8年未见复发,而另2例仅行常规根治术者,分别于2.5年及6年后复发。

    Heald报告157例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2/3的病人在术前钡灌肠时漏诊,1/3是手术探查发现,1/3是术后切开手术标本发现。本组1例直肠癌合并乙状结肠腺瘤(已恶变),其腺瘤即是术后剖视标本时才发现。故为大肠癌患者手术时,在手术结束前应常规切开标本检查,如发现多个癌灶应根据其部位和分布,重新决定手术范围。

    3 参考文献

    1 徐光炜,姜福亭. 同时性、异时性多原发性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 腹部外科,1997,10(4):184~185.

    2 沈 俊,莫善兢. 大肠癌术后纤维结肠镜检查的评价. 中华外科杂志,1989,27(2):102~104.
, http://www.100md.com
    3 龚振华,杨洪军,蒋雪清,等. 多原发性肠癌3例.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7,6(4):封四.

    4 Iautenbach E. forde KA Neugut A. Benefits of colonoscopic surveillance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Ann Surg,1994,220(2):206~211.

    5 张胜本. 纤维结肠镜在大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体会. 实用外科杂志,1990,10(11):587.

    6 江志伟,黎介寿,刘福坤,等. 结肠同时性三原癌1例. 新消化病学杂志,1997,5(11):744.

    7 傅仁祥,金华伟,王吉甫. 多原发大肠癌与大肠癌家族史.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7,17(3):164~16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