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黑龙江医药科学》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85243
改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0年第3期
     作者:韩梅 郑继伟 张淑艳

    单位:韩梅(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郑继伟(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张淑艳(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关键词:翼状胬肉;结膜瓣转位术;丝裂霉素

    黑龙江医药科学0003130 提要 对26例26眼翼状胬肉施行了翼状胬肉切除下方结膜瓣转位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等方法,进行了3~16个月,平均10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术后炎症反应轻无明显刺激症状,外形美观,无一例复发,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作者认为该方法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最佳方法。

    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翼状胬肉切除下方结膜瓣转位术,联合术中、术后应用丝裂霉素C等方法治疗翼状胬肉2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 百拇医药
    本组翼状胬肉手术26例26眼,男16例,女10例,右12眼,左14眼。年龄32~70岁,平均52岁。发病时间3~16年,平均7年。其中14例为复发病例。胬肉头端侵入角膜缘内3mm以上21眼,侵入瞳孔1/2范围5眼,所有病例均为鼻侧发病。

    2 手术方法

    在胬肉头部前0.5mm作角膜浅层剥离,完整地从角膜表面切下胬肉头颈部,将体部与巩膜完全分离至泪阜处,泪阜前将胬肉完全切除,修剪胬肉前方的角膜缘处之球结膜,随后用稀释至0.025%丝裂霉素C的棉片置于裸露的巩膜表面3min,再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巩膜表面。然后自球结膜创面下方,沿角膜缘剪开球结膜,做一带蒂结膜瓣,结膜瓣大小应根据切除胬肉情况而定,再将结膜瓣旋转覆盖在裸露的巩膜表面。用1%尼龙线连续缝合固定结膜瓣,术毕结膜涂点必舒眼膏,纱布遮盖,次日用0.1mg/ml的丝裂霉素C点眼,一日二次,共5d,同时每日用点必舒眼药水点眼4次,7日拆除结膜缝线。
, 百拇医药
    3 结果

    26例经本法治疗,创面愈合良好,结膜平滑,眼球活动自如,角膜透明。随访3~16个月,平均10个月,无1例复发。

    4 讨论

    翼状胬肉是常见多发病,主要疗法仍为手术切除,但手术复发率较高,为20%~30%[1],近年来国外有用丝裂霉素C在胬肉切除术后局部滴用可减少此病复发的报道[2~3]。但所用丝裂霉素C的浓度、用药时间及并发症的报道不一。采用本法可获得明显的预防复发效果。病理研究表明,翼状胬的主要成份是大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并由其导致相应的病变[4],我们采用胬肉切除结膜瓣转位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可增加抗复发屏障。丝裂霉素是一种抗代谢性抗生素,它通过抑制DNA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而成为一种强力的抗代谢剂,术中将浸有丝裂霉素C溶液的棉片放置在切除胬肉裸露的巩膜上,因其具有类似离子发射的作用,故可延迟纤维组织增生,从而可防止翼状胬肉的复发[5]。旋转带蒂结膜瓣与游离结膜瓣相比,不但可防止胬肉复发,而且因其带蒂血运较好,术后结膜瓣收缩较少,颜色变化亦轻微[6]。从而维护了外形美观,并避免了癍痕收缩而导致的眼球运动受限。用1%尼龙缝合线可减轻刺激症状。有文献报道,应用此法可使胬肉复发率降低到1.5%,是目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较为理想而有效的方法。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刘家琦主编.实用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670

    2.Hayasaka, M、D sachiko Noda, M、D Yukary Yamanoto, M、 et al. ostoperative in stillation of low-lose mitomycin C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pterygium seigi American Jonrnal of ophthalnology, 1988,106(6):715~718

    3.Hayasaka S, Noda S Yamamoto Y Postoperative in stillation of mitonycin C in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Pterygium. Ophtlalmic Surg 1989:20()8:580~3

    4.罗晨美,王映芬,黄培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实用眼科杂志,1993,11:295

    5.史伟云,王晓云.丝裂霉素对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防治.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4,12:700

    6.刘家琦主编.实用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761

    (2000-03-12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