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杂志》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285263
联合应用空肠双管造瘘及胸腔灌洗保守治疗食管自发性破裂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杂志》 2000年第6期
     作者:束余声 肖文恩 石维平 史宏灿 陆世春

    单位:225001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胸心外科

    关键词:破裂,自发性;食管疾病;引流

    实用医学杂志000613 摘 要 目的:探讨改进技术保守治疗食管自发性破裂,提高其治愈率的方法。方法:联合应用空肠双管造瘘以及胸腔灌洗技术治疗近5年来收治的6例患者。结果:全组患者均得以治愈,体温正常,能进正常饮食,无食管狭窄、反流性食管炎及慢性脓胸症状。结论:此改进技术在食管自发性破裂治疗过程中获得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食管自发性破裂,又称Boerhaave综合征,常因诊断延误,入院时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其治疗手段一直为人们所探讨。但无论手术或保守治疗其病死率仍在50%[1]左右。作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作联合技术改进,对近5年来收治的6例食管自发性破裂患者进行了保守治疗,均获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8.5岁,均有饮酒,饱餐后恶心、呕吐病史。发病至入院确诊时间4~86 h,平均26 h。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虚脱、高热、心动过速等中毒症状。2例伴有感染性休克,神志恍惚。体查:呼吸急促,气管偏移,患侧胸廓饱满,叩诊鼓音,听诊呼吸音消失,上腹部常有明显的压痛,胸片或CT检查发现右侧液气胸3例,左侧液气胸3例,气管纵隔明显移向健侧。患侧肺明显压缩,可见大量胸腔积液,纵隔内密度不均,组织结构不清,食管破裂处管壁增厚,后纵隔可见气体影。胸穿抽得带酸臭味的混浊液体,口服美蓝胸穿试验阳性,碘油造影证实2例中段食管破裂,4例下段破裂。诊断明确之后,急诊送手术室抢救。

    1.2 治疗方法 全组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在通常单管胸腔引流及空肠造瘘的基础上,我们重点作以下两方面的改进:(1)改传统的经鼻或经胃置管胃肠减压为经空肠进行置管胃肠减压,故而成为空肠双管造瘘。上腹正中小切口进腹(可在局麻下进行),寻及空肠近端,距屈齿韧带以远20 cm空肠系膜对缘肠壁作内外双荷包,荷包内戳孔向胃十二指肠方向插入一根18号胃管,术者左手引导,协助将胃管通过十二指肠、幽门进入胃腔10~15 cm,此时可抽得胃液,双荷包线收紧之后,随同引流管一道从左上腹壁穿出,并将荷包线缝合打结于皮下,此时肠壁与腹壁则相互贴紧。在距此造瘘口10 cm以远的空肠,同样方法置入一直径为1.0 cm的乳胶管,并从腹壁相应部位引出固定。术后逆行胃肠减压管接负压持续吸引,远端造瘘管则待肠蠕动恢复,即缓慢持续滴入营养液。(2)改单管胸腔闭式引流为上、下双管灌洗引流。下胸管采用粗大胸管(内径达1.2 cm),多侧孔,低位插入(第6,7肋间,或切除一小段肋骨,经肋床)腋中线向后沿胸后壁,尽量接近破口处,可借助B超、胸片或CT证实。上胸管采用直径为0.8 cm的硅胶管或蘑菇头管经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置入胸腔,持续滴入抗生素稀释液,滴入液在当天全部引出。
, 百拇医药
    2 结果

    全组患者均治愈,体温正常,能进正常饮食,无食管狭窄、反流性食管炎及慢性脓胸症状,平均住院42 d,术后随访1~5年,生活与工作均正常。

    3 讨论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一种少见而又极易误诊的临床病症,亦是健康青壮年急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704年荷兰Boerhaave首次报告了此综合征。由于食管缺乏浆膜,中下段食管为平滑肌,当饱餐后剧烈呕吐时,腹内压突然剧增,挤压胃部使内容物涌入食管,而此时环咽肌反应性挛缩,阻滞食物吐出致使食管内压骤增,与食管外为负压的胸膜腔瞬时间造成很高的压力差,导致食管破裂。国内外报告其发生率为1/2万~1/1.5万,误诊率高达74.3%~100%[2,3],常误诊为腹腔脏器穿孔、液气胸、脓胸、心肌梗塞、乳糜胸、夹层动脉瘤等。本组患者5例院外误诊,误诊率与文献报告相同。由于诊断的延误,给治疗带来了困难,影响了治疗的效果。无论保守或手术治疗其病死率均为10%~50%[4,5]
, http://www.100md.com
    食管自发性破裂对机体的影响,除局部大量消化液,食物残渣导致胸膜腔炎症反应,感染,中毒,肺压缩外,随着胃肠内营养丧失,高热消耗,机体抵抗力下降,胃肠道长期“闲置”,使其功能失调,可出现各种肠源性并发症。由于此病病情发展迅速,在短期内或入院后即可出现全身性功能紊乱。如果此时进行急诊进胸手术修补,常因患者中毒症状重,血液动力学不平稳,难以承受大的开胸手术创伤,而导致呼吸、循环衰竭。即使渡过手术关,单纯瘘修补或者进行加强,但因胸腔内腐败性感染严重,修补成功率较低,同时也需要常规做腹部切口空肠造瘘。另有报道对食管破裂患者行全胸腹段食管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但此方法一方面手术创伤大,费用高,另一方面即使手术成功,术后患者长期生存的生活质量也明显减低。

    我们在原有的保守治疗基础上,强调两方面的改进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首先,我们改传统经鼻或经胃造瘘置胃肠减压管为空肠逆行胃肠减压,使用过程中显示出其特点:(1)改进管无传统引流管刺激鼻咽部而造成的不适,患者可以用力咳嗽排痰,减少了呼吸系统并发症;(2)管腔较粗大,侧孔多,从高位向低位引流,减压可靠,引流彻底,胃、食管完全处于空虚、休息状态,有利于肺复张和破口的愈合;(3)不影响口服抗生素药液,可进行食管及破口的冲洗;(4)胃肠减压管不经过食管,对食管破口处无任何异物的刺激,有利于破口的生长;(5)因为此减压管是由十二指肠通过幽门入胃,对幽门有支架和内引流作用,避免了术后幽门梗阻,部分胃液可通过幽门直接入肠腔中;(6)无胃造瘘拔管时,体温升高,上腹压痛反跳痛等局限性腹膜炎刺激征;(7)如远端空肠造瘘管注食有反流时,它可以直接引流出,无破口溢出之虞;(8)可以长期放置,无并发症发生。应注意的问题:(1)改进管的最后一个侧孔必须在空肠腔内距戳孔处6 cm以上;(2)荷包线经左上腹壁引出固定于皮下时,必须使肠管与腹内壁紧贴;(3)引流管早期接负压,定时吸引,压力一般在6 kPa左右,如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空肠远端造瘘管内注食正常,可改接尿袋,无须再负压吸引;(4)证实破口愈合则可拔管,拔管时先用生理盐水冲洗,负压吸引干净,直接拔管,凡士林纱布覆盖创口,4 h之后即可进食。
, 百拇医药
    另一方面,我们改患侧单根胸引管引流为上下胸腔双管引流,进行胸腔内灌洗。体会如下:(1)早期采用双管引流,上管滴入灌洗液,下管引出,有利于胸腔内胃液,食管残渣的稀释和排出;也可先夹住下管,上管内快速滴入500 ml含抗生素的生理盐水后也夹住,鼓励患者改变体位,咳嗽2~3 min,开放下胸管,此时常可看到有较多的食管残渣和脓苔紊状物流出,每日进行2~3次,间隔期间可用灭滴灵,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溶解液滴入。(2)应强调低位胸腔引流管必须有效引流,置管在脓腔最低位,定期作胸部X线检查,以了解引流是否彻底。一般引流2周之后,常常有脓腔分隔,引流管部分阻塞,此时应考虑更换下胸管,更换过程中可由引流口用卵圆钳(钳头用纱布包裹,纱布的尾应在引流口外)沿后胸壁潜行分离,常常可以把分隔打开。如超声波定位,查到脓腔,可先刺入粗针头抽得脓液作标记,然后卵圆钳沿针头方向潜行与针头会师,重新置入一根多侧孔引流管,此法非常有效,避免后期反复多次胸穿。(3)早期应间断负压吸引胸引流管,既可以及时充分引流出含有脓液细菌、消化液的灌洗液,又能促进肺复张,而复张的肺作为一种生物膜敷贴于瘘口上可促进其愈合,弥补被动胸腔闭式引流的一些缺陷。(4)一般保守治疗,全身使用抗生素在脓腔中难以达到治疗浓度水平。我们在灌洗液中加入庆大霉素、灭滴灵,使其在局部直接发挥作用,经我们临床应用,具有明显效果。除了以上重要改进措施外,空肠远端造瘘营养管应注入足够的营养物质,补充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在促进破口愈合方面也起着关键性作用。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Reeder LB,Defilippi VJ,Ferguson MK,et al. Current results of therapy for esophageal perforation. Am J Surg,1995,169(6):615.

    2,杨慎启,李 娟. 自发性食管破裂误诊2例. 中华内科杂志,1996,35(8):562~563.

    3,孙凤芙,汝淑英,谢可峰. 自发性食管破裂误诊为乳糜胸3例. 中华内科杂志,1996,35(12):818~819.

    4,Safavi A,Wang N,Razzouk A,et al.One-stage primary repair of distial esophageal perforation using fundic wrap. Am J Surg,1995,61(10):919.

    5,Levy F,Mysko WK,Kelen GD. Spontaneous esophageal perforation presenting with right-sided pleural effusion. Emerg Med,1995,13(3):321.

    (修回日期:2000-03-2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