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北中医杂志》 > 1999年第12期
编号:10285454
扶正化瘀煨脓治疗臁疮
http://www.100md.com 《湖北中医杂志》 1999年第12期
     作者:汪陆玲

    单位:武汉市中医医院(430014)

    关键词:

    湖北中医杂志991228 臁疮,相当于西医的慢性小腿溃疡。近几年来,笔者以扶正化瘀煨脓为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观察30例,门诊26例,住院4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40岁;病程最长者6年,最短者3个月,以3个月至6个月者为最多;内臁者16例,外臁者9例,内、外臁同患者5例,全部病例均有程度不同的下肢静脉曲张。

    2 治疗方法

    2.1 内服基本方:

    黄芪、丹参各15g,党参、茯苓、当归各12g,白术、赤芍、川牛膝、红藤各10g,虎杖9g,甘草6g。加减法:疮面渗出较多者加苍术、车前子、泽泻各10g;疮面污秽暗滞者加地龙6g,路路通10g;疮面周围皮肤肥厚、色素沉着明显者加三棱、莪术各9g,炮甲珠6g;疮面周围皮肤潮红者加银花藤、薏苡仁各10g。水煎内服,1日1剂。

    2.2 外治:

    用丁桂散作掺药,均匀撒在疮面上,盖黄连膏,一日一换,腐尽肌生,疮面红活,改用Ⅱ号纱条或黄连膏掺冰石散换药,1日1换或隔日1换。

    3 治疗结果

    痊愈(溃疡愈合)28例,好转(溃疡缩小)2例,无效(溃疡疮面未见缩小或有扩大)无。

    4 典型病例

    郑某,男性,47岁。有双下肢大隐静脉曲线病史20余年,左小腿溃烂5年余,经多方治疗无效,于1992年8月10日入院。症见双下肢大隐静脉呈蚯蚓状盘曲,左小腿内踝上方见一4cm×2.5cm大小的溃疡,边缘整齐,呈堤状,溃面凹陷,疮色黑褐,腐败物粘附其上,擦之不去,疮周皮肤色素沉着,呈坠积样皮炎改变。诊断:臁疮(下肢静脉曲张伴慢性小腿溃疡)。内治拟扶正补虚、活血通络。用基本方加三棱、莪术各9g,路路通12g;外治法同上,2天后疮面分泌物增多,守法治疗,黑腐渐渐液化、脱落,疮底出现新生肉芽,并在中央出现皮岛。内服方去红藤、虎杖,外治改用生肌敛疮药,共治疗47天,溃疡愈合。

    5 体会

    臁疮是发生于小腿下段的慢性溃疡,多有下肢静脉曲张病史,以局部溃烂,痛痒不适,缠绵难愈,愈后复发为特征。病机是下肢静脉曲张后,气血运行不畅,血液回流障碍,久之,气滞血瘀,肌肤失于濡养,有害物质沉积,复因搔抓、外伤或虫咬,皮肤破损,形成溃疡。

    临床上,臁疮溃烂日久难愈,疮面周围皮肤色素沉着,疮面黑褐,乃寒凝毒滞,气滞血瘀所致,疮面紫暗不明,脓腐难脱,系气血不足,不能托毒成脓之故。《疡科会粹.卷九》云:“用药当量人虚实,察病冷热,推其所因,究其所原而治之。”因此,笔者根据发病机理拟定如下治则:扶正化瘀为主,使气血旺盛,运行正常,以改善局部血运障碍,增加对组织营养及氧气的供给,加速有害物质的排泄。外治:用辛温芳香之品,使局部寒凝得解,坏死组织煨而成脓,液化脱落,可取煨脓祛腐之效。内外合治,使虚得补,瘀得化,寒得散,腐脱肌生,溃疡愈合。

    (收稿日期:1999-07-0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