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眼科》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86208
滴眼瓶颈口微生物污染可能性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眼科》 1999年第4期
     作者:孙旭光 罗时运 王智群

    单位: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微生物室,100730

    关键词:眼药水;药物污染

    眼科 OPHTHALMOLOGY IN CHINA 1999年 第8卷 第4期 Vol

    分类号 R927

    滴眼是眼科最常用的给药途径,滴眼瓶是眼科患者最常使用的眼科制剂容器。大多数情况下,滴眼过程是患者自己完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眼瓶颈口易受微生物污染,一旦发生致病菌的污染,对角膜上皮不完整或有内眼手术切口的患者,可能造成眼表面或眼内感染,为了解滴眼瓶颈口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我们对在临床应用条件下滴眼瓶颈口进行了细菌及真菌培养观察。

    1 材料方法
, 百拇医药
    观察对象与分组:眼科门诊患者。随机将21名患者分为7组,每组3人。嘱其按常规方法滴眼,每日3次,之后盖紧瓶盖,常温保存。所用滴眼瓶为60Co消毒合格,眼液在无菌条件下分装并培养证实无细菌及真菌。

    样品取集:分别于滴眼后1~7天,每日收集1组患者使用的滴眼瓶,进行颈口细菌及真菌培养。

    培养方法:眼科常规营养肉汤培养法和塞保罗氏培养基法。细菌培养放置37℃24小时孵箱,48小时转种血平皿37℃24小时,观察有无细菌生长。有细菌生长,按标准细菌鉴定方法鉴定。真菌培养放28℃孵箱10天观察结果。

    2 结果 见表1及表2

    表1 滴眼瓶颈口培养结果

    分 组

    细菌培养(P/T)
, http://www.100md.com
    真菌培养(P/T)

    一天组

    二天组

    三天组

    四天组

    五天组

    六天组

    七天组

    2/3

    1/3

    1/3

    0/3

    2/3
, 百拇医药
    1/3

    3/3

    0/3

    0/3

    0/3

    0/3

    0/3

    0/3

    0/3

    合 计

    10/21

    0/21

    注:P为阳性标本数 T为标本总数 表2 滴眼瓶颈培养阳性菌谱
, 百拇医药
    菌 株

    例 数

    表皮葡萄球菌

    四联球菌

    革兰氏阳性杆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

    (非致病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3

    1

    1

    3
, 百拇医药
    1

    1

    合 计

    10

    3 讨论

    我们的实验观察发现,在常规应用条件下,滴眼瓶颈口污染细菌的可能性较大,滴眼瓶开封后7天内检出率为49%,真菌培养均为阴性。对患者职业随机抽样,干部占24%,学生占19%,工人占19%,农民占24%,其他占14%,分布基本均匀。其细菌检出情况:干部占20%,学生占20%,工人占20%,农民占30%,其他占10%。由此可见,农民所用滴眼瓶细菌污染率略高于其他职业。在滴眼瓶颈口培养阳性菌谱中,污染菌多为正常菌群,即条件致病菌,但也有致病菌污染。细菌污染受多种因素影响:(1)环境因素:滴眼瓶开盖后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室内温度较高,空气污染严重,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2)个人因素:患者在滴眼时,滴眼瓶接触受污染的皮肤、眼睑、手等,而造成滴眼瓶的污染。如患者本身就有致病菌感染,即可造成反复感染。(3)时间因素:同一瓶滴眼液用的时间越长,滴眼瓶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在叮嘱患者滴眼时,除让患者注意打开瓶口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随时盖好瓶盖,在阴凉处或4℃冰箱保存外,还应注意个人卫生,远离污染区及滴眼液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用完,避免长期点用造成滴眼瓶颈口的污染。尤其对内眼手术后患者,更应引起重视,以免术后感染,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同时临床医生也应注意由于滴眼瓶的污染所导致眼内感染的可能性。

    (1998-07-07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