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儿科杂志》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86481
’98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http://www.100md.com 《中华儿科杂志》 1999年第4期
     作者:98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委会

    单位:98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委会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990427 腹泻是长期以来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多发病,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其中5岁以下小儿约有3亿人次。可见危害之大。近年来我国在腹泻病的研究与控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搞清了我国腹泻病的发病状况与规律,查明农村小儿腹泻的病原依次为致泻性大肠杆菌、轮状病毒、志贺菌、空肠弯曲菌;而在城市则为轮状病毒、致泻性大肠杆菌、志贺菌和沙门菌。其中夏季多发细菌性腹泻,秋冬季节则多发轮状病毒肠炎;此外,还总结出一些有效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可使腹泻发病率明显下降。但因我国幅员广大,各地经济、文化卫生水平发展极不平衡,因而有些地区的发病率仍然较高,腹泻仍为我国各类传染病之首。需继续研究加以控制。

    为继续推动我国腹泻病的防治研究与控制,在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的关怀和支持下,由卫生部腹泻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学会、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首都儿科研究所、中华医学会感染消化学组及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于1998年5月17~22日在北京联合举办′98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儿科、妇幼、内科、传染科、卫生防疫站、检验、检疫、大专院校及研究所代表共415人。
, 百拇医药
    本次会议的宗旨有以下四项:(1)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及法国专家作专题报告,介绍国内、外有关腹泻病的最新进展;(2)交流国内腹泻病防治经验和研究成果;(3)反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实施5年的信息,提出修改补充意见;(4)贯彻卫生部有关我国腹泻病控制计划与要求。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李建国处长代表王钊司长向大会表示祝贺,指出:以霍乱为重点的腹泻病防治,需要加大力度加以控制,腹泻病是涉及各个年龄组多学科的疾病,需要有关各学科的密切配合,才能收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本次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565篇,其中大会发言35篇,大会交流65篇,论文内容涉及多学科,有分子生物学研究,还有基层腹泻防治研究。

    本次会议还特别组织了方案修订小组,在广泛收集意见后,一致认为1993年制订的《中国腹泻诊断治疗方案》,已在全国各地广泛应用。对提高腹泻病诊断治疗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代表们一致认为,今后应继续做好以霍乱为重点的腹泻病防治工作并赞同方案中提出的治疗新原则。即:(1)要继续适宜饮食;(2)大力推广口服补液,控制过多的静脉输液;(3)要合理用药,纠正滥用抗生素。要开拓新的治疗方法,其中包括:(1)大力开发利用中医中药;(2)大力开发利用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及粪链球菌等,其它还有腊状芽孢杆菌、双歧因子等;(3)要注意保护肠粘膜,充分利用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双八面体蒙脱石等)。
, 百拇医药
    代表们一致认为本次会议将对我国腹泻病控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会议还就腹泻病的疗效判断标准提出下列补充建议。

    一、急性腹泻病

    1.显效: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

    2.有效:治疗72小时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

    3.无效:治疗72小时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二、迁延与慢性腹泻病

    1.显效:治疗5天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

    2.有效:治疗5天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

    3.无效:治疗5天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通信作者:方鹤松,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100020

    (收稿:1998-06-19 修回:1998-10-1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