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临床研究》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86975
脑室引流及尿激酶灌注治疗脑室出血
http://www.100md.com 《医学临床研究》 2000年第4期
     作者:陈志强 胡富长 尹尚红

    单位:湖南省宁乡县人民医院,中国湖南 宁乡 410600

    关键词:高血压;治疗;脑出血;治疗;尿激酶;投药和剂量;引流;灌流

    湖南医学000410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9421(2000)04-0263-01

    脑室出血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往往难以奏效,但近年来采用脑室穿刺引流并行尿激酶(UK)灌注治疗脑室出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现将本院64例接受此方案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4例患者中男46例,女18例,平均年龄56(40~80)岁,60岁以上44例,有高血压病史10~40年,平均15年。意识状态按照GCS评分标准,8分14例,8~10分20例,11~15分30例。所有病人均有颈强直,布氏征和克氏征阳性,单侧瞳孔散大10例,双侧瞳孔散大7例,去大脑强直6例。所有患者经头部CT证实有全脑室或一侧脑室积血。其中全脑室积血者31例,一侧脑室积血33例;出血部位:原发脑室出血10例,基底节区34例,丘脑16例,额叶3例,顶叶1例。出血量根据多田公式计算:20~40 ml 34例,41~60 ml 25例,60~90 ml 5例。出血型手术时间:脑室出血后7~12 h 26例,12~24 h 30例,24~72 h 3例,72 h 以上5例。
, 百拇医药
    1.2 手术方法 在局麻下使用手骨锥,经皮颅骨钻孔,脑室额角(颞角、枕角)插入直径30 mm多孔套管穿刺针,拔出针芯,即有陈旧性血块及血性脑脊液流出,用5 ml 注射器抽吸部分碎小凝血块,并沿针内壁向血肿腔内导入一根直径2.5 mm 多孔硅胶管,外接无菌引流瓶挂于床旁,引流管的高度为高于病人脑室15 cm。根据抽吸和剩余的血肿量,计算UK用量。3 h 后向脑室血肿内注入国产UK 1 ~3万 u/5 ml溶液,夹闭引流管,定时6~12 h 开放引流出陈旧性血性脑脊液。经反复注入UK溶解和引流出血性液体,动态复查脑CT扫描,观察血肿清除后脑受压反应情况,确认血块消失,即可拔管。连续引流7~14 d,拔管后反复作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注入地塞米松5 mg 至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正常,脑脊液化验正常为止。本组行单侧UK引流术33例,双侧或多侧引流术31例。

    1.3 结果 术后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2例,肺部感染13例,肾功能不全3例,肝功能不全2例,心肌梗死1例。患者死亡7例,余57例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生活能力(ADL)恢复情况为ADL1:24例;ADL2:19例;ADL3:10例;ADL4:4例。
, 百拇医药
    2 讨论

    脑室出血是一种凶险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病死率极高[2]。张海欧等[3]报道24例全脑室出血中脑室穿刺引流术10例,存活7例,死亡3例,内科保守治疗14例全部死亡。而本组64例中,全脑室出血31例,经脑室引流加尿激酶灌注者存活24例,死亡7例,而一侧脑室出血则全部存活,表明该手术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UK引流手术时机最好选择在3 d 内进行。多数学者认为,急性期患者病情不稳定,有再出血可能,故主张在亚急性期、慢性期进行脑室引流术加UK灌注治疗。UK是一种纤溶酶的直接激活物,有较强的溶解血肿作用,还可清除抑制因子对纤溶酶的抑制作用 ,具有无抗原性,副作用小,可反复应用等优点。UK在血流中可被血浆α-巨球蛋白抑制活性,因此局部用药更有优越性,可少量多次用药并能达到足够的局部溶解效果,且对全身其他系统无明显影响。

    本方法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三个问题:①避免引流量和置换量过快过多,颅内压波动过大,以防脑室坍塌和再次脑室出血发生。②脑室引流水平高于15 cm,使颅内压维持在15 cm H2O左右,以免颅内低压发生。③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本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只要能进行头颅CT检查,一般基层医院都可以开展。
, http://www.100md.com
    [作者简介] 陈志强(1966-),男,湖南宁乡人,主治医师,医学学士,主要从事脑血管疾病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许宏伟,杨期东,唐北沙,等.侧脑室穿刺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脑室出血[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9,32(4):213.

    [2] 吴小洪.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脑室引流及尿激酶灌注治疗[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9,8(3):178.

    [3] 张海欧.全脑室出血行脑室穿刺引流疗效分析[J].脑神经疾病杂志,1998,6(3):146.

    [收稿日期] 2000-02-0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