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儿科杂志》 > 1998年第8期
编号:10287515
芳香族抗癫痫药物过敏反应的特点
http://www.100md.com 《中华儿科杂志》 1998年第8期
     作者:吕娟芬 周柏林 水泉祥

    单位:310003 杭州,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980820 苯巴比妥、卡马西平是治疗癫痫的常用药物,而这些抗癫痫药物引起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各异,容易引起误诊。现将我院1986年11月~1997年5月因对芳香族抗癫痫药过敏而住院的7例病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男4例,女3例,年龄4~10岁。服用苯巴比妥5例,剂量2.0~2.6 mg*kg-1*d-1,其中2例因对苯巴比妥过敏后改服卡马西平又出现同样症状而停用。2例服用卡马西平,剂量为10~16.7 mg*kg-1*d-1。服药7~25天后发生皮疹6例,其中剥脱性皮炎4例,痊愈后留有色素沉着,2例随访1年半后色素仍隐约可见。发热5例,体温持续在40℃左右。眼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3例。口唇红肿,皲裂4例。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肿大各4例。肝功能损害4例。腹水2例。重度贫血1例。2例服用苯巴比妥引起剥脱性皮炎,经治疗后完全康复,但再次抽搐后应用卡马西平,皮疹、疱疹、发热重新出现,停药后症状消失。入院前曾诊断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变应性亚败血症、麻疹、败血症、营养性贫血等。1例患儿行颈淋巴结活检为坏死性淋巴结炎。
, 百拇医药
    典型病例:男性,7岁,因咳嗽、皮疹、9天发热8天入院。因外伤性癫痫服苯巴比妥2.25 mg*kg-1*d-1,服药13天后全身出现瘙痒性红色皮疹,部分高出皮面,次日发热,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伴腹泻每天4~5次,为水样便。入院体检:急性病容,神志清,全身可触及浅表淋巴结绿豆、黄豆大小、活动、有压痛。颜面及躯干、四肢散在红色皮疹,压之退色,心肺未见异常,肝于肋下0.5 cm,剑突下3.5 cm,脾未及,四肢为非凹陷性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住院期间皮肤出现水疱,继而大片脱皮,有色素沉着。口唇红肿皲裂。眼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肝脏进行性肿大达肋下3 cm,剑突下5 cm,质中等硬,有压痛。腹水征阳性。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8.0×109/L,中性粒细胞0.35,淋巴细胞0.65,血红蛋白129 g/L,血小板136×109/L。生化检查:丙氨酸转氨酶135~149 U/L,γ-谷氨酰转肽酶123 U/L,血清总蛋白74 g/L,白蛋白47.32 g/L,肌酐51.76 μmol/L,尿素氮6.38 mmol/L,尿酸206.28 μmol/L。腹部B超示肝肿大,脂肪肝,中等量腹水。右颈部淋巴结活检为坏死性淋巴结炎。停药11天测苯巴比妥血浓度仍达1.71 μg/ml。确诊为苯巴比妥过敏引起剥脱性皮炎。住院后经抗炎、脱敏、护肝等治疗12天体温正常,皮疹逐渐消退伴脱皮,治疗1月后肝脏缩小,40天好转出院。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分别于1个半月~2月恢复正常。半年后癫痫再次发作经丙戊酸钠治疗后得到控制。随访1年半皮肤色素仍隐约可见。
, 百拇医药
    讨论: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均属于芳香族抗癫痫药。在抗癫痫的治疗过程中,少数患儿可引起过敏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嗜酸细胞增多、淋巴结肿大、肝功能损害、血液学异常、肾功能衰竭等。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器官受侵犯的程度个体差异较大,有人把这些药物引起的相似过敏反应称为抗癫痫药物过敏综合征。

    此类芳香族抗癫痫药引起过敏反应的发病率仍不确切,据文献记载大约在1/1 000~1/10 000之间。通常在用药后的几天或几周内出现症状,由于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常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如败血症、胶原系统疾病、川崎病、恶性疾病等。本组患儿均在用药后7~25天内出现皮疹、发热,但中毒貌不明显。有4例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1例作淋巴活检为坏死性淋巴结炎。4例肝肿大,肝功能检查均异常,经治疗后肝脏逐渐缩小,肝功能于1~2月内恢复正常,与国外报道相似。

    虽然芳香族抗癫痫药引起过敏反应的机制不明,但最近研究表明,药物代谢所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可能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因素,此类药物在细胞色素P-450酶的作用下,氧化代谢产生中间产物芳香类氧化物,这些亲电子的中间产物能以共价键结合大分子物质,干扰正常的细胞功能,产生免疫反应。能对芳烃类氧化中间产物起解毒作用的环氧化物水解酶有遗传缺陷的患者,不能把芳烃类氧代物转变成无毒的代谢产物,因而大大增加了过敏反应的危险性。由于这三种药物的化学结构相似,均具有苯环。代谢所产生的中间产物相同,因此这三种药物之间具有交叉过敏反应。

    芳香族抗癫痫药是目前抗癫痫治疗中应用最多的药物,虽然引起过敏反应的病例是少数,但当在应用此类药物治疗时,凡出现皮疹,发热、剥脱性皮炎、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时,应高度警惕过敏反应的可能。一旦确诊,应及时停药,积极治疗。由于这三种药物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当对其中一种产生过敏时,不宜再使用同族抗癫痫药,以免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丙戊酸钠是一种支链脂肪酸,代谢不产生芳烃类氧化物,对芳香族抗癫痫药有过敏反应的患者仍然需要抗癫痫治疗时,丙戊酸钠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本组2例对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均过敏的患儿,改用丙戊酸钠治疗后癫痫发作得到有效的控制。,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