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与哲学》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87663
当代中国医德建设与相对主义医学伦理学
http://www.100md.com 《医学与哲学》 2000年第1期
     作者:孙福川 杜建伟 吴文平

    单位:孙福川(哈尔滨医科大学 德育教研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杜建伟(哈尔滨医科大学 德育教研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吴文平(哈尔滨医科大学 德育教研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关键词:相对主义医学伦理学;医德绝对性;医德相对性;实践主义健康伦理学

    医学与哲学000115摘要:当代西方相对主义医学伦理学有许多建树,但也有其致命性的缺陷,这就是否定医学道德的客观绝对性和普遍性医学伦理准则。在引进、介绍了这种学说之后,需要下功夫同它进行对话,即以医德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对这种学说进行追问,从中借鉴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以顺利全面地推进我国当代的医学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R052 文献标识码:A
, http://www.100md.com
    文章编号:1002-0772(2000)01-0038-04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Eth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Relativism Medical Ethics

    SUN Fu-chuan,DU Jian-wei,WU Wen-ping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 150086,China)

    Abstract:Relativism Medical Ethics in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world makes many contributions,but has its fatal shortcomings that it denies the rule of objective absolutism and universality in medical ethics.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is theory,we shall open a dialogue with it.By means of the principle of dialectic unity of absolutism and relativity in medical ethics,we closely question the theory and draw som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from i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eth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all-sidedly.
, 百拇医药
    Key Words:relativism medical ethics;absolutism of medical ethics;relativity of medical ethics;practicism health ethics

    我国当代医德建设若要健康发展,必须从三个主要方面协调地全面向前推进,即关注和概括全新的医德实践,继承和发扬以往的优良传统,引入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成果。在医学伦理学教学和学术研究领域,人们更急切的是同医学发达国家的当代医学伦理学学说进行对话,于是,流行于当代美国并且在欧美居主导地位的相对主义医学伦理学涌入我国。现在看,相对主义医学伦理学对我国目前的医学伦理学建设造成了十分复杂、深刻的影响,亟需进行理性审视和科学反思。

    1 关于相对主义医学伦理学的追问

    1.1 一种全新的学说

    在当代西方,相对主义是其伦理学的最主要的特征。西方学者自己就称20世纪为“相对主义的时代”,把道德领域的相对主义视为后现代社会中“新的时代精神”以及“一种解放力量”。相对主义伦理学学说认为,一切善恶都是非决定的和没有客观根据的,都是不合乎真理和不确定的东西。相对主义伦理学可以划分成好多学派,例如感情主义、存在主义、实用主义、境遇伦理学等,尽管争吵得不可开交,但相对主义是它们共同的旗帜,它们都把道德及其价值看作是纯粹主观意志及其选择的产物,认为道德既没有社会存在作其客观基础,也不反映任何客观的规律。
, http://www.100md.com
    我们说相对主义医学伦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学说,不仅是就它形成于相对主义称雄的新时代,作为相对主义伦理学的一个分支而言的,而且是就它以全新话语对当代西方医德现实作了新描述、新概括而言的。相对主义医学伦理学是后现代西方医德发展的必然产物,目前在其中领衔的是美国生命伦理学。

    美国生命伦理学一出现就以全新的关注视野、理论观点、阐释话语等,一句话,以相对主义的伦理思想和方法,向具有普遍权威性的希波克拉底医德传统提出了严峻挑战。生命伦理学情有独钟的对象是当代前沿医学所引发的新的伦理问题,由是使得最具普遍意义的医患利益关系被冷漠而退居次席;生命伦理学所运用的基本理论是生命质量论和生命价值论,由是使得一向根深蒂固的生命神圣论出现了动摇;生命伦理学以实用主义加功利主义即世俗人文主义的话语提出挑战和进行立论,由是使得体现医德实质、终极关怀和价值理性的医学人道主义出现了“口吃症”乃至“失语症”。

    显然,新东西不一定是真理,但作为对后现代社会西方医学道德现实的一种领先回应,生命伦理学毕竟有它的诱惑力和震撼力,甚而使人们比较愿意盲目地接受它。
, 百拇医药
    1.2 重要的是进行追问

    对以相对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生命伦理学,拒之于门外是愚昧的,盲目地全盘接受它更是一个误区。在我们引进了生命伦理学并介绍、欣赏和推销了多年之后的今天,亟需对其进行全面追问,搞清它兴起的背景、根源,发展、变化的脉络和趋势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它作出实事求是的准确评价,从而做到合理拿来,以促进我们自己的医德建设。

    美国生命伦理学兴起的背景主要有两个:一是社会层面的,即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了重重危机及其造成的道德怀疑和失落情绪、非道德主义生活方式和思潮的泛滥;二是医学层面的,即由医学高度社会化、高度技术化所促成的医学模式和医德范式的转换。就此而言,相对主义的生命伦理学是西方后现代社会的社会矛盾与当代西医学新发展相互作用的产物。

    美国生命伦理学的兴起有着十分复杂的根源。具体来说,其历史根源是西方个人本位、重视功利的文化传统。美国当代著名生命伦理学家恩格尔哈特博士正确地指出:曾提出“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这一给西方文化以巨大影响的著名命题的古希腊智者普罗塔哥拉斯,为当代生命伦理学的相对主义方向提供了历史前提。其社会根源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及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多元化及其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无共同利益就不可能有统一的道德。其直接的实践根源是,当代医学领域中人们面对不同的健康追求及其利益实现普遍出现冲突和危机时在各自寻找出路。另外,之所以会形成相对主义的生命伦理学,还与探讨和创立这一学说的参与者的复杂构成有直接关系。在美国,先后进入这一领域并造成学术影响的就有神学家、哲学家、医学家等,他们一开始就以大相径庭的学术话语、带着各种怀疑和挑战来参加论争的。
, http://www.100md.com
    生命伦理学从对现实的具体医学道德问题的审视、分析、争论、求解而宣告产生,迄今可大略分成三个阶段,即50~60年代进行准备和积累的萌芽阶段,70年代分门别类探讨具体问题的阶段,也可以说是正式形成的阶段,80年代以来建设理论体系的阶段。

    目前,西方生命伦理学已形成多种学说,并且都处在演变中,因此要给以十分具体和最终的评价,似乎是不合适的。但值得提出和可以肯定的是,迄今为止,无论生命伦理学处于何种阶段,无论是它的哪一家之言,凡是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例如强调境遇伦理的弗莱彻,强调四条原则(自主、不伤害、行善、公正)的比彻姆和奇尔德雷斯,强调应从医学实践内部三种现象(病症事实、专业承诺、医学行动)出发阐述医学道德的培里克利诺和托马斯谟,强调病人自主权和知情同意原则的维奇以及强调世俗性允诺构架的恩格尔哈特等著名学者,不管他们之间有多少不同见解,其主导倾向都是相对主义的,至少是尚未走出相对主义的阴影。因此,我们同生命伦理学对话,当然不意味着随声附和、听命于人,即使是学习借鉴,关键也在于进行科学追问,搞清哪些是真理,哪些是谬见,哪些适合我国国情而能为我所用,哪些不适合不能为我所用,等等。
, http://www.100md.com
    经过初步追问和分析,我们充分肯定生命伦理学对后现代社会医学道德多元化现实的承认和关注,肯定它对“科学神话”的合理否定,肯定生命伦理学家们为建设适应后现代社会现实和医学发展需要而提出的某些有见地的基本理论(如生命质量论、生命价值论、社会公益论)和合理思路(如注重行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医德规范的应用性可操作性),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积极借鉴的。但我们不能赞同相对主义,不能照抄相对主义,我国当代的医学伦理学建设不能步相对主义生命伦理学的后尘。

    2 关于医学道德绝对与相对的新思考

    2.1 道德绝对性与相对性的一般原理

    道德作为人类精神生活和个人把握自己同外部世界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由于它植根于人们的利益,又受制于人们的价值观念,因此是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人类从来还没有完全地取得过共识。仅就道德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而言,古往今来的人们,有的片面强调前者,有的片面强调后者,往往各执一词,虽然都说出过某些合理的见解,但总体上都割裂了二者的联系,都没有正确反映道德生活的客观辩证法。
, 百拇医药
    马克思主义的问世,为合理解决道德绝对性与相对性相互关系问题指明和开拓了正确可行的道路。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在实践的基础上,道德所具有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道德的绝对性是在其相对性中实现的,相对性体现着绝对性。在这里,道德绝对性是指道德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和恒定本质,它总是反映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利益要求,它用以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有着客观、明确的规定性,它在古今中外具有某些共同规范和语言——一句话,就是道德具有确定性。道德相对性是指道德的差异性和变动性,它根源于社会存在和物质利益的差异性和对立性,表现为同时代不同社会形态、不同阶级阶层、不同职业等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还表现为不同时代人们的道德追求和精神风貌是按照规律发展变化着的——一句话,就是道德具有不确定性。绝对性讲的是道德的唯物主义决定论,相对性讲的是其唯物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上述道德观和方法论,为我们正确地把握道德生活提供了科学和可行的辩证唯物论的思路。当然,限于种种原因,既往的马克思主义并未穷尽关于道德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的真理,例如二者的统一是如何具体实现的,在特定时空中这二者的相互关系具有何种特点,在当代医学领域中二者的相互关系又是何种情景,等等,尚需后人丰富和发展。
, http://www.100md.com
    2.2 当代医学道德中的绝对与相对

    医学道德中绝对性与相对性相统一的状况,既有职业特点,又有时代特点。

    本来,由于医学领域里的人际关系是围绕着健康利益而连结起来的,因此,医学道德中内含着以人道精神为标志和核心的绝对性因素,或称全人类性内容。人们的健康利益虽然与阶级利益息息相关并受其制约,医学人道精神在社会层面受到严重挤压和扭曲,但因为医德关系主要体现为个人交往的“私德”关系,距离政治生活比较远,所以它还是具有较社会主导道德及其它职业道德更多特色鲜明的恒定品格,即我国一向强调的“无恒德者不可为医”之谓,例如尊重人的生命,同情、关心、救助病人,不伤害病人等。此类品格反映医学本质,内在地具有某种超越时空的生命力。与个人交往模式相适应的医学人道品格普遍性追求居主导方面,这就是当代社会(西方称之为后现代社会)以前各个时代里医学道德绝对性与相对性二者相统一的突出特点。

    在当代,医学服务社会化,医学关系社会化,健康利益分配社会化,使医学所内含的社会矛盾和社会价值凸现出来了。适应于以往那种简单医患交往的人道品格,原封不动地用来面对如今多元交错的健康利益关系网,已显得力不从心。用美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家恩格尔哈特的话来说就是,在这个网络中人们成了“道德陌生者”。在他看来,“上帝之死”这句话是现代世俗时代开始的比喻;“人类之死”,也可以看成是对后现代主义时代的比喻。因为在这个后现代主义时代里,道德观已经粉碎成为各种各样的道德观,并且每一个道德观都受到某一信仰群体的捍卫。后现代主义这个时代对人文主义这个工程以及对有关卫生医疗问题所给予的单一的规范的人文主义观点的表述都表示了怀疑。毫无疑问,当代医德关系中的相对性因素明显加大,并且在某些方面,例如关于医疗保健制度合理调整的争论、关于人工流产的争论、关于安乐死的争论、关于器官移植的争论、关于克隆人的争论等,表明同时代人们之间的医德观念存在着重大区别,表明不同代人们之间的医德观念的非连续性、不确定性已跃居主导地位。但是,医德相对性凸现的现实并不证明相对主义生命伦理学是必然归宿。因为,无限夸大医德相对性,割裂它同绝对性的联系,直到否定医德绝对性,从而把生命伦理学引向相对主义的却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严重道德危机——这是在后现代社会里一只极易被忽视的手。
, 百拇医药
    在我国,当代医德中相对因素突出的现象同样是客观存在的。在我国改革开放、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换同医学新发展相互作用的大背景下,人们的健康需求空前高涨并且多样化,医德关系空前复杂并且多变化,医学道德观念变革之烈比西方还要引人注目:医学保健纯粹福利观念与人人承担义务观念的碰撞、医学人道精神与功利思想的对话、医德义务论与医德权利论的渗透、医生父权主义与患者自主权观念的消长、生命神圣论与生命质量及生命价值论的争雄、医德要求普适性与层次性的兼顾、医德规范概括性与情境性的互补、中西和古今医德的比较,等等,自80年代以来全方位出现,而且形成了几次波及和影响全国的大讨论,向大一统的传统医德思想提出了严峻挑战。这表明,目前我国医德是以相对性为主导方面和突出特点来体现其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关系的,来体现不变与变的辩证统一关系的。在这里,绝对的、不变的是医学固有的本质、社会主义制度下医德关系的实质,即人们健康利益追求及其合理实现;相对的、变动的是医学本质、社会主义制度下医德关系实质逐步展现的过程,即人们健康利益追求及其合理实现的水平、方式及其相对应的观念。值得注意的是,医德相对性的突出,绝不是其绝对性的失落,而恰恰是其绝对性因素走向完善。
, http://www.100md.com
    2.3 医学道德在绝对与相对的相互作用中走向完善

    医学道德中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至于是以绝对为主导展现这种统一,还是相反,均由医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决定;其具体表现形态虽有重大差异,但并不是某一方的独家天下,而且不同表现形态是相互转化的,由此推动医德向前发展。实践及其考察表明,在医学道德以绝对性为主导统一的模式中,其相对性因素不仅不是零,而且它还在不断蓄积。一旦社会和医学发展为之提供了比较充分的条件,原有模式便转换成为以相对性为主导地位的统一模式,于是就会向医德绝对性方面提出挑战。此种挑战,不是一味张扬相对性,甚而让绝对性出局,而是要求绝对性吸纳对方的合理因素和新鲜营养,从而扬弃和完善自己,再构成新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模式。如此循环往复,便是医学道德的不断进步。

    我国当代的医德变革和未来发展也正在和继续遵循上述规律,走着自己的路。目前,我国的医德处于十分复杂的观念转变过程中,诸多矛盾归结在一起,则是体现绝对义务论的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传统不得不面对体现医德关系多元化的功利主义思想的挑战。这种挑战及其结局,绝非二者之间非此即彼的淘汰,绝非医学道德绝对性与相对性二者谁吃掉谁,而是在它们相互作用中使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思想更趋完善。国家提出的合理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原则,我国著名医学伦理学家杜治政教授提倡并得到公认的“人道——功利主义”的建设思路,就是积极的合理的应战对策。
, 百拇医药
    3 建设实践主义健康伦理学

    3.1 相对主义医学伦理学并不是好样板

    当代西方生命伦理学是在伦理相对主义的土壤中萌发和成长起来的,至今它的主流思想仍然没有走出这个误区。尽管相对主义医学伦理学某些派别中有见地的学者清楚地意识到了自身失误的严重性和其症结所在,也在想方设法力图加以补救,但是受到根深蒂固的相对主义的局限,他们既然跳不出来,也就难以看到医德绝对性与相对性能够实现统一及其现实的客观基础,到头来只好到“上帝”或者抽象的人的本性中去寻找出路。美国早期有影响的生命伦理学家、境遇伦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弗莱彻,在自己的学说中就曾试图以强调永恒不变的“上帝之爱”来同道德虚无主义、非道德主义划清界限,但并不成功。90年代最有影响的美国生命伦理学家恩格尔哈特,则为西方生命伦理学摆脱相对主义指出了一条“世俗人文主义”的出路,即用“人本性”和“世俗性允诺构架”来消弥或缓冲人们(包括各阶级间)的健康利益多元化矛盾和医学伦理观念的各种歧见。无疑,恩氏所提倡的“允诺原则”等具体对策,可以在解决某些非对抗性健康利益矛盾中,例如在化解某些医德权利冲突中有它用武之地,但它不可能消除所有冲突,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相对主义生命伦理学。至于“上帝之爱”、“人类本性”一类主观假设和空洞抽象,也不可能给医学道德绝对性以任何救助,而只能彻底窒息它。
, 百拇医药
    历史和现实实践都证明,以美国当代生命伦理学为代表的西方相对主义医学伦理学,并非当代世界医学道德建设的好样板。因为它否定了医学道德的客观绝对性,放弃了医学伦理的根本精神和普遍准则,这样势必走向非道德主义,从而最终消融其自身。

    3.2 选择正确可行的建设思路

    我国当代医学伦理学建设不能盲目纳入到以美国生命伦理学为蓝本的“世界生命伦理学”的构筑之中去,只能以此为借鉴探寻正确可行的建设思路。

    我们不拒绝同生命伦理学进行对话,不拒绝从中汲取尽可能多的有益的经验教训。我们在学习借鉴某些具体结论、成果及其“相对论”思想时,必须拒绝支撑和阐述它们的相对主义。我们在自己的建设中必须遵循医德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关系的客观规律,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这一规律的认识。

    值得深入研究的是,实践是医德绝对性与相对性实现辩证统一的客观基础和唯一途径。实践主义既是相对主义的克星,也是绝对主义的克星。况且,西方生命伦理学过于关注生物医学前沿领域,而对更多人的现实健康利益追求关照不够,这也提示我们:生命伦理学范式实不足取。

    总而言之,面对西方相对主义医学伦理学,明智的态度和做法是对话而不是裁决,是探寻而不是追随,是借鉴而不是照抄,是建设而不是空谈。其中最关键的是选择和实施我国当代医学道德建设的正确而可行的方案。这一方案是什么?笔者认为是实践主义的健康道德及其伦理学。当然,这需要探索、争鸣和验证。

    作者简介:孙福川(1948~),男,辽宁省辽中县人,哈尔滨医科大学德育教研室副主任,医学伦理学教授。

    收稿日期:1999-01-0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