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临床研究》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87904
地塞米松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医学临床研究》 1999年第6期
     作者:谷永江

    单位:湖南省人民医院(长沙 410002)

    关键词:地塞米松;根管疗法;牙髓炎

    湖南医学990657 甲醛甲酚(FC)牙根管局封注药后出现持续性咀嚼痛即并发化学性根尖炎。对于此并发症常用冲洗根管去除FC,樟脑酚(CP)棉捻开放的方法来缓解症状,消除炎症,但效果欠佳。1991~1998年,作者试用0.5%地塞米松液治疗,疗效满意。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均由使用FC消毒根管后所致。其中男32例,女38例,平均年龄41(23~61)岁。专科检查根管内无渗出,无臭味,叩痛(+)~(++)。所有病例无免疫性疾病,发病前未使用任何全身性药物。

    1.2 疗效判别 ①显效:患牙无叩痛,能行使正常咀嚼功能。X线片示根尖周围牙槽骨密度正常。②有效:患牙叩痛(+),尚可行使咀嚼功能。X线片示根尖周围牙槽骨密度较前致密度下降或无改变。③无效:患牙叩痛(++),不能行使咀嚼功能。X线片示根尖周围牙槽骨密度较前无改变或进一步吸收。

    1.3 方法 临床治疗分两组进行。第1组20例,采用传统方法,即去除FC后,以3%双氧水和0.9%盐水冲洗根管,CP棉球或棉捻开放,嘱3~4 d后复诊。第2组40例。采用0.5%地塞米松液,即以3%双氧水和0.9%盐水常规冲洗根管,棉捻吸干,将蘸有0.5%地塞米松液之棉捻置入根管内3次,每次停留10 s,使药液充分作用于管壁及根尖,最后将地塞米松棉捻留在根管内,上加盖地塞米松棉球开放,嘱3~4 d后复诊。记录两组复诊时症状和复诊次数,观察疗效。

    1.4 结果 地塞米松组显效33例,有效4例,无效3例;樟脑酚组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5例。地塞米松组显效率明显高于樟脑酚组(P<0.05)。

    2 讨论

    FC和CP是口腔科常用酚类消毒药物。前者有较强的腐蚀性和刺激性,且甲醛类药物对牙髓和尖周组织有半抗原作用[1];后者含有樟脑,虽然减轻了酚类材料的刺激性,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但用CP来缓解FC的毒副作用是不适宜的。地塞米松属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抗毒素作用,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国外学者已应用其处理根管,以减轻和预防根管治疗后的炎症和疼痛[2]。作者通过应用0.5%地塞米松液处理由于使用FC后所导致的化学性根尖周炎40例获得满意效果,表明地塞米松液能明显地消除炎症和疼痛,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岳松龄主编.口腔内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329

    2 詹树德译.根管内皮炎固醇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试验,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8,15(3):172

    (19990525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