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288265
巴德(BARD)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25例临床报告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2000年第6期
     作者:杨小萍 彭大华

    单位:重庆市外科医院 400013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655

    我院普外科1998年5月至1999年10月采用BARD疝环填充式无张 力疝修补术25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25例,22例系初次手术(88%),3例系复发疝再次手术(12%),其中男性23例,女性2 例,年龄在30~80岁之间,平均年龄61.33岁,右侧腹股沟斜疝10例,左侧腹股沟斜疝12例 ,双侧腹股沟斜疝1例,直疝2例。

    2 材料

    我们选用上海运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聚丙稀网塞。它包括一个椎型的疝环填充物和一 个已成型适合于加强腹股沟后壁的补片。疝环填充物内层有八个花瓣样结构,这样的结构可 以保持填充物呈开放状态,锥形可承受来自腹腔内的压力。这种材料是不可吸收的,它与组 织相容性良好。网塞的每一个空隙都大于10微米,所以嗜中性粒细胞能自由出入,而且空 隙大,不宜隐藏1微米直径的细菌,使其有较好的抗感染能力。而且在组织内源性纤维蛋白 凝胶的作用下几分钟内就可与组织粘合、固定。网塞和补片相对粗糙的表面和相对宽大的空 间增加了纤维母细胞反应,促成大量成纤维细胞进入网塞内。
, http://www.100md.com
    3 适应症

    原发性及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直疝以及股疝均是本手术的适应症。复发性腹股沟疝,由于多 次手术,局部解剖层次不清,特别适应采用本手术。

    4 手术原则和步骤

    不做广泛的腹股沟解剖,不需打开疝囊,将疝囊完整剥离后还纳回腹腔。未坠入阴囊的疝, 做疝囊高位分离,不做疝囊高位结扎。坠入阴囊的疝,疝囊可以横断,近端疝囊敞开部分作 了荷包缝合闭锁后并做高位分离,将高位分离后的疝推回腹腔,取一合适的锥型填充物置入 内环,并用缝线固定在周围组织上,然后提起精索,将补片置于腹股沟管后壁,并作相应缝 合固定。

    5 结果

    本组25例中,最初2例手术后第二天伤口周围出现红肿,但体温,血象均在正常范围内,经 对症、局部用T、D、P照射及用抗菌素治疗后痊愈。复发疝中有1例是第三次施行手术。前二 次是在其他医院行传统疝修补术,术后均在一年内复发。本次采用BARD材料修补,效果非常 满意。近期随访无例复发。曾有杂志报导随访1.7年复发率为0.2%,而传统手术方式术后复 发率为1.8%。(1)25例术后,有11例使用过止痛剂占44%,14例未使用占56%,所有患者术后6 小时就下床活动,均无张力性牵扯感,所有伤口甲级愈合。施行手术时间最长约40分钟(系 巨大复发疝,疝内容物与疝囊粘连,剥离疝囊困难等原因),最短20分钟,平均30分钟左右 ,而传统手术方式常需时间40~60分钟。25例患者术后均为7天拆线。有18例得到近期随访 ,无1例复发。但有3例自觉有异物感,其他均无不良反应。
, http://www.100md.com
    6 讨论

    我们认为,应用BARD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简化手术操作,减少创伤。手术时间短, 完全是在无张力情况下完成手术。减轻了病人术后牵扯和疼痛感,是腹股沟疝修补术较为安 全和理想的选择,传统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除了手术操作等其他原因外,很重要的因素就 是在有张力下缝合的组织结构不是正常的真正的同一解剖结构。而采用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 术,避免了不同组织的缝合,从而降低了术后的复发率。术后麻醉一消失即可下床活动,2 周后恢复体力劳动。至于有2例术后出现伤口周围红肿反应,我们认为目前原因不明,估计 与手术创伤反应有关。从近期随访病人中发现3例有不同程度异物感,是否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异物感会逐渐消失,还有待进一步追踪。

    总结本手术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迅速、术后无明显不适,复发率低,并发症少,能较快恢 复日常生活和工作。,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