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疗效观察
作者:蒲晓华 刘剑英
单位:山东轻工业学院校医院250100
关键词:
山东医药001167 1996~1998年,我们采用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上消化道溃疡患者3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将64例经胃镜确诊为上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26~61岁,平均45岁;病程3~15年;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2例,胃溃疡10例。对照组32例,男26例,女6例,年龄15~62岁,平均43岁;病程2~14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4例,胃溃疡8例,两组性别、年龄、职业、病程及病情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组口服奥美拉唑20mg,2次/d,早、晚各1次,服5天后改为每日晨空腹服1次,20mg/次,连用28天;口服阿莫西林250mg/次,3次/d;连用28天。对照组口服雷尼替丁150mg/次,口服庆大霉素8万U/次,3次/d,均连服28天。两组治疗前后检查肾功、肝功、血常规,记录不良反应及症状消失情况。均在疗程结束后7天内复查胃镜,溃疡消失或疤痕形成、临床症状消失为治愈;临床症状缓解或部分消失、溃疡面消失55%以上为有效;临床症状无缓解、溃疡缩小小于55%或无变化为无效。
结果:治疗组治愈29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7%;对照组治愈20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8.2%。两组有效率比较P<0.01。
治疗组中未发现有不良反应者。对照组出现恶心1例,食欲不振2例。两组肾功、肝功及血常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讨论: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其通过抑制壁细胞膜的H+-K+-ATP酶及乙酰胆碱、组胺等,减少胃酸分泌量,恢复胃蛋白酶活性及胃粘膜上皮细胞脂蛋白层,从而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阿莫西林对幽门螺旋杆菌(HP)有杀伤能力,主要是抑制HP的酶系统,使细胞壁合成受阻,引起其死亡。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联用,可对杀灭细菌起到协同作用,更有利于溃疡的治疗。分析本文资料,治疗组溃疡愈合效果及止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故我们认为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联用为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的较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百拇医药
单位:山东轻工业学院校医院250100
关键词:
山东医药001167 1996~1998年,我们采用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上消化道溃疡患者3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将64例经胃镜确诊为上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26~61岁,平均45岁;病程3~15年;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2例,胃溃疡10例。对照组32例,男26例,女6例,年龄15~62岁,平均43岁;病程2~14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4例,胃溃疡8例,两组性别、年龄、职业、病程及病情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组口服奥美拉唑20mg,2次/d,早、晚各1次,服5天后改为每日晨空腹服1次,20mg/次,连用28天;口服阿莫西林250mg/次,3次/d;连用28天。对照组口服雷尼替丁150mg/次,口服庆大霉素8万U/次,3次/d,均连服28天。两组治疗前后检查肾功、肝功、血常规,记录不良反应及症状消失情况。均在疗程结束后7天内复查胃镜,溃疡消失或疤痕形成、临床症状消失为治愈;临床症状缓解或部分消失、溃疡面消失55%以上为有效;临床症状无缓解、溃疡缩小小于55%或无变化为无效。
结果:治疗组治愈29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7%;对照组治愈20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8.2%。两组有效率比较P<0.01。
治疗组中未发现有不良反应者。对照组出现恶心1例,食欲不振2例。两组肾功、肝功及血常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讨论: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其通过抑制壁细胞膜的H+-K+-ATP酶及乙酰胆碱、组胺等,减少胃酸分泌量,恢复胃蛋白酶活性及胃粘膜上皮细胞脂蛋白层,从而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阿莫西林对幽门螺旋杆菌(HP)有杀伤能力,主要是抑制HP的酶系统,使细胞壁合成受阻,引起其死亡。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联用,可对杀灭细菌起到协同作用,更有利于溃疡的治疗。分析本文资料,治疗组溃疡愈合效果及止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故我们认为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联用为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的较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