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89548
甘肃省地方性氟中毒流行概况及防制对策
http://www.100md.com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0年第5期
     作者:高丽 魏周邦

    单位:甘肃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20

    关键词:氟中毒;流行概况;对策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000527 [摘要] 目的 提出甘肃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对策。方法 按《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手册》进行。结果 甘肃省地方性氟中毒属我国北方典型的干旱、半干旱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病区分布:河西走廊高氟区;陇中黄土高原高氟区;高氟温泉、矿泉点。针对不同病区,全省以打深井,引江河水、水窖为主要防制手段。已建成的改水工程,有效地控制了地氟病的发生和流行。但据我们调查改水工程,水氟含量超标占60%以上,报废停用占50%以上,能坚持常年使用的工程只占改水工程的1/3。结论 加大甘肃省改水降氟工程投入和管理力度刻不容缓。

    [中图分类号] R59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4955(2000)05-392-02
, 百拇医药
    Epidemic situation and preventive stratagy of endemic fluorosis in Gansu province

    GAO Li,WEI Zhou-bang

    (Institute of Endemic Disease for Prevention and Research of Gansu Province, Lanzhou 7300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pose suitable prevention measures for endemic fluorosis.Methods Abide by the Endemic Fluorosis Prevention Manual.Results Endemic fluorosis of Gansu province is typical drinking-water region of north China.Endemic fluorosis region distribution:The fluoride-high region of the west River Passageway;fluoride-high region of plateau in mid-Gansu and hot spring.Major prevention measures are deep well,drawing river water and storage-water cellgar.Keep on drinking fluoride-low water,the water-induced fluorosis will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According to our investigation,the content of water fluoride by over 60% altering water resources works have exceeded quota.Over 50% works have been discarded as useless, 1/3 works could be used throughout year.Conclusions To increase income and strengthen administer are tasks which brooks no delay.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Fluorosis; Epidemic Situation; Stratagy

    甘肃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属我国北方典型的干旱,半干旱饮水型病区。20多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病区广大群众的积极配合下,全省各级地方病防治人员努力工作,使地氟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1 甘肃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发现

    70年代中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张掖地区红沙窝发现不少居民患较严重的腰腿痛,且病人较多,省地方病研究所与张掖地区防疫站的防治人员组成调查组,于1979年赴红沙窝村,针对不明原因的腰腿疼痛从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及临床等多学科系统地进行了调查,检查氟斑牙895人,氟中毒临床检查190例,检测尿、血氟及拍摄骨X线片50例;检测饮用水、粮食、土壤、食品等氟含量。结果查明当地居民饮用浅层井水含氟量过高(最高达10 mg/L),是造成当地人群黄牙、腰腿疼痛、弯腰驼背、瘫痪的病因,弄清了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特征和规律,同时也证实我省属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区。
, 百拇医药
    2 甘肃省地氟病病区流行概况

    张掖地区红沙窝村被确定为氟病区后,为查清地氟病的分布范围,1985年省政府组织卫生、水利、地质等部门对全省进行了地氟病普查,基本查清了氟中毒流行范围,全省13个地、州市的54个县(市、区),398个乡,3 743个自然村,受威胁人口1 553 568人,氟骨症病人12 000人,氟斑牙患者590 283人,平均患病率45.5%[1]

    3 甘肃省氟病区的分布及成因

    3.1 病区成因 甘肃省地方性氟中毒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陇中黄土高原及温泉、矿泉高氟点。土壤富含萤石、角闪石、云母、磷灰石等富氟岩石及矿物质,为病区的形成提供氟源。

    境内气候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干燥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使各种盐类在较低洼的汇水区蒸发浓缩,使氟元素集聚增高,浅层地下水的大量蒸发,使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盐类通过毛细现象随水份上升到地表浓缩,降水时又被溶解渗透到潜水中,此过程不断反复,使浅层地下水含氟量上升。
, 百拇医药
    病区河流少,水文受降水量控制,地下径流密闭,水的交替性差,沼泽和低洼地是氟的富集带。所以我省氟病区系由原生氟岩石和矿物中的氟,经风化淋溶向低洼地区富集的结果,这就形成了从山系→山前丘陵、平原→低洼地,进而形成了氟的淋溶区→淋溶过渡区→盐类堆积区,相应形成了缺氟区→适中区→轻病区→重病区有规律的变化。

    3.2 病区分布

    3.2.1 河西走廊高氟区 河西走廊系指祁连山以北,北山山地以南,东西长达1千余公里的狭长地带。病区分布在龙首山、合黎山南麓,降雨量少,不足200 mm,地下水径流不畅。山体岩石主要由花岗片麻岩、花岗闪长岩变质岩类组成,云母、角闪石、萤石等含氟矿物占25%~30%,其中黑云母花岗岩片麻岩中,黑云母含氟量高达2 520 mg/kg,其化学分化产物被高岑土吸收,致使高岑土含氟量升高。山区层间隙含氟含量已达1~3 mg/L,汇集到山前平原居民区,由于干旱,潜水强烈蒸发,氟含量高达2~10 mg/L,形成氟病区。
, 百拇医药
    3.2.2 陇中黄土高原高氟区 地处甘肃中部和东部靠北边缘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地形多为黄土梁、沟谷和山间盆地,高氟区分布在沟谷和山间盆地。年降水量在350 mm左右,蒸发量大于降水量10倍左右,地下浅层水浓缩,出露岩石含氟丰富,经风化、淋溶造成饮水及土壤中氟含量升高,水氟含量多在1.1~4.0 mg/L,个别地方可达10 mg/L左右。

    3.2.3 高氟温泉、矿泉点 分布在全省各地,如武山温泉含氟达19.2 mg/L。水氟含量超标是我省地方性氟中毒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

    4 改水降氟的发展

    通过1979年以来的改水降氟试点,本着“先重后轻,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原则,至1994年底全省共建成各类改水工程28 050项,除在有低氟水源的地区采用打深井水,引江河水、泉水等改水工程及雨水集流水窖外,先后试用骨炭、硫酸铝、碱式氯化铝、活性氧化铝等降氟均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药物除氟方法投资大,操作繁杂等不易坚持,至目前为止,全省仍以打深井、引江、河水、水窖为主要防制手段。已建成的改水工程,有效地控制了地氟病的发生和流行,受益人口53.4万人,占受威胁人口的25%。
, 百拇医药
    5 目前存在问题

    由于甘肃省改水工程多为80年代初、中期建成,管道多为水泥管道,年久失修,水泥管壁渗透性强,浅层高氟水通过渗透性很强的水泥管壁渗入井内,另外,水泥管连接处松动、扭曲、倾斜,致使浅层和深层地下水混合,水氟含量升高[2]。同时由于一次性投资,由水利部门负责工程建设,维持费等各村自行解决,致使维修困难。我省属贫困地区,经济不发达,破坏、偷盗水利设备的事件时有发生,据我们调查秦安县44处改水工程,报废停用工程占54.17%,能坚持常年使用的工程仅占31.25%,即几乎2/3的工程未发挥作用[3]

    6 防治对策

    6.1 加强目标责任制管理,加快防制进度 强调地方病防治工作的政府行为。各级领导要重视地方病防制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关系到病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问题。成井后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建立分层管理制度,地方病防治部门承担督促检查任务,水利部门应对防氟井的管理、维修负一定责任。各级政府将卫生防病机构、水利部门合作成立防氟工程管理、督察机构,定期检查防氟工程使用情况。
, 百拇医药
    6.2 建立健全奖罚制度 及时总结经验,对改水工程管理好的典型经验在病区广泛推广,对于管理不善者进行罚款等一系列奖惩制度,促进防氟管理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也是保证防氟改水工程发挥作用的有效措施。

    6.3 合理利用防病改水经费,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甘肃省改水进度缓慢,由于经费不足,截止1994年底,全省仅有1/3的病区完成了改水,这其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水氟含量超标工程,所以改水任务仍很艰巨,首要任务是加快中、重病区改水进度,目前财政紧张,合理利用经费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防制措施。同时加强改水工程的管理,延长防氟井使用寿命,节约经费开支。

    6.4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 近年来,由于对健康教育投资较少,忽视群众这一环节的重要性。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使广大病区群众不能认识到防制地方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并且对地氟病危害认识不足,致使群众对防氟井的建立、维持、维护漠不关心,甚至发生偷盗、破坏水利设施的行为,严重阻碍了防氟工程发挥其正常作用。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高 丽(1967-),女,主管医师。

    [参考文献]

    [1] 张之耀,李取岳,李启庚,等.甘肃省改水降氟的发展及其效益[A].甘肃省地方病专辑[C].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编辑部,1990.35.

    [2] 高 丽,王蔚华,朱小南,等.甘肃省秦安县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效果观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9,14(6-A):109-111.

    [3] 王恩庆,高 丽,王蔚华,等.秦安县1994年改水降氟工程调查分析[A].甘肃省地方病专辑第三辑[C].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编辑部,1994.70-71.

    [收稿日期]2000-03-08

    [修订日期]2000-05-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