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89790
脊髓肿瘤误诊为脊柱病变原因分析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2000年第1期
     作者:高忠恩 张锐强

    单位: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 526021

    关键词:

    广东医学000148 本院自1992~1997年共收治72例脊髓肿瘤患者,门诊误诊为脊柱病变20例,误诊率为27.8%。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56岁,平均36.5岁。从出现症状到确诊时间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40个月,平均20个月。

    1.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中症状为头晕伴颈背痛5例,上肢麻木伴乏力5例,腰骶痛4例,左或右下肢麻木伴行走痛各3例;检查发现右上肢肌萎缩4例,左肩胛肌萎缩2例,右大腿肌萎缩2例,腱反射消失2例、亢进6例。
, 百拇医药
    1.3 误诊情况 误诊为颈椎病10例,腰椎肥大4例,腰椎间盘突出6例。

    1.4 确诊及治疗转归 全部病例均拟诊脊柱病变行物理治疗无效。后经脊髓造影、MRI检查全部确诊为脊髓肿瘤。经手术切除术后,确诊为颈髓段蛛网膜囊肿2例、神经纤维瘤5例、脊膜瘤3例、下胸及腰髓段蛛网膜囊肿各1例、腰骶段神经鞘瘤8例。随访6个月~5 a,全部恢复正常。

    2 讨论

    椎管内肿瘤病变早期较隐匿,早期症状、体征与某些脊柱病变相似,很难鉴别。脊髓肿瘤的发生无明显诱因,为进行性加重,病程长短不一。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①刺激期:为早期,特点为神经根性痛及感觉异常,脊椎痛或肿瘤部位叩击痛。②受压期:受压后均可发生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机能障碍。③脊髓麻痹期:为后期,特点为瘫痪、肌挛缩,重者有抽搐,同时出现腱反射亢进、阵挛、病理反射以及深浅感觉消失和大小便障碍。而脊柱病变部分有明显诱因,如椎间盘突出多有外伤史,症状反复,劳累后加重,病程长,但无上述典型三个时期,药物及物理治疗均有效,部分可痊愈。
, 百拇医药
    脑脊液检查及动力学检查是初步诊断椎管内肿瘤重要方法,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而细胞数正常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是诊断椎管内肿瘤的重要依据。脑脊液压力在梗阻平面以下压力也较低,且不见随着脉搏和呼吸而出现波动,放出少量脊液后压力显著下降,梗阻部位越低这种现象越明显。但是由于椎管内压力传递功能有较强代偿作用,故在疾病早期动力学检查通畅也不能否定椎管内肿瘤的存在。在门诊及基层医院,可采用上述方法检查作出初步诊断。

    脊髓X线检查及碘油造影基本能鉴别椎管内有无肿瘤,脊髓肿瘤X线平片可因椎体受压表现椎弓根间距加宽或有椎间孔变化。脊柱病变X线平片可有椎体肥大、椎间盘突出、生理弯曲改变、椎间隙变窄且有后两侧唇样增生。脊髓碘油造影髓内肿瘤可见脊髓直径增大,造影剂可呈线性上行;髓外硬膜下肿瘤可见造影剂呈杯口状充盈缺损;硬脊膜外肿瘤可见蛛网膜下腔渐渐变小,碘柱阻断处可呈束状;而椎间盘突出仅有硬膜外充盈缺损。本组20例中除1例年纪小不能配合行脊髓造影外,其余均采用造影得出诊断。因此,在无MRI检查条件下,脊髓碘油造影是比较经济、有效方法。

    CT扫描诊断椎管内肿瘤难度较大,主要是椎管较厚,脊髓较细,肿瘤往往相对较小,难以显示清楚,且检查范围常常可能未包括病灶,难免漏诊或误诊。MRI对椎管内肿瘤有很高定位、定性诊断价值,它不但能显示肿瘤形态,而且能显示脊髓、神经根的移位和范围。由于MRI检查费用高,一般患者难以接受,原则上不作首选检查项目。

    总之,在门诊患者中,对于出现脊神经根受压表现者应尽早行适当辅助检查,避免误诊、漏诊,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及经济损失。,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