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90197
病毒性脑炎血清电解质浓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3期
     作者:李增清 翟琼香 林晓源

    单位:李增清 翟琼香 林晓源 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510080)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低钠血症;低钾血症 高钾血症;低氯血症;高钠血症

    广东医学990322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急性期血清钠、钾、氯、钙浓度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对该院1992年1月~1998年7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127例,于急诊入院后24 h内测定血清钠、钾、氯、钙的浓度。结果 入院24 h内发生低钠血症47例(37.0%),高钠血症3例(2.4%),低氯血症35例(27.6%),低钙血症12例(9.5%),高钙血症5例(3.9%),低钾血症19例(5.0%),高钾血症14例(11.0%),死亡3例,病毒性脑炎发生低钠血症的频率重症者明显高于轻症者,头颅CT或MRI提示脑损害较无提示脑损害的发生电解质紊乱的频率高。结论 病毒性脑炎伴随的电解质异常不完全是治疗中的并发症,也可能与病毒性脑炎自身的病理生理有关,发生电解质紊乱的频率与病情轻重、脑损害有关,1周内出现的高钠血症预示病情濒危。
, http://www.100md.com
    病毒性脑炎是儿童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有关其电解质变化方面的报道较少。本文就住院的127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血清电解质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2年1月~1998年7月因病毒性脑炎收住院的小儿127例,均因急性发病入院。男80例,女47例。年龄1~3岁46例,~7岁42例,~14岁39例,平均6.2±4.2岁,病毒性脑炎诊断符合吴瑞萍主编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1996年第6版)。本组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低氯血症、高钙血症、低钙血症均按《儿科急诊医学》[1] 所制定的诊断标准诊断。

    1.2 方法 所有病人在入院急诊至24 h内首次静脉采血测定血清钠、钾、氯、钙的浓度。对首次结果异常或禁食及临床估计有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的病人,每日、隔日或随时进行复查,78例在治疗1周后有复查记录。108例患儿同时进行头颅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和(或)磁共振(MRI)检查。
, 百拇医药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不同组别中血清电解质紊乱的频率表示,用卡方(χ2)检验其差异的显著性。

    2 结果

    2.1 血清电解质改变 见表1。1周后复查,仍有12例发生低钠血症,占9.5%,5例低钾血症,占3.9%。

    表1 病毒性脑炎电解质检测异常情况 项目

    例数

    %

    血清钠

    >145 mmol/L

    3

    2.4
, http://www.100md.com
    <130 mmol/L

    47

    37.0

    血清氯

    <98 mmol/L

    35

    27.6

    血清钙

    >2.2 mmol/L

    12

    9.5

    >2.7 mmol/L

    5
, 百拇医药
    3.9

    血清钾

    <3.5 mmol/L

    19

    15.0

    >5.5 mmol/L

    14

    11.0

    2.2 血清钠改变与病毒性脑炎病情的关系 依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程度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暴发型[2],把轻型和普通型归为轻症组,共71例,发生低钠血症21例,占29.6%;重型和暴发型归为重症组,共56例,发生低钠血症27例,占48.2%;二组比较χ2=4.24,P<0.05。本组患儿有3例发生高钠血症,均于入院1周内死亡。
, 百拇医药
    2.3 头颅CT和(或)MRI与电解质改变的关系 本组108例头颅CT或MRI,无提示脑实质损害者30例,为脑正常组;提示脑实质损害者78例,为脑损害组。其中CT提示脑实质有不同程度低密度影52例,MRI表现为丘脑内侧长T2高信号15例,基底池颞叶单侧或双侧长T2高信号11例,侧脑室周围异常信号9例,两组比较其电解质情况如表2。表2 10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头颅CT、MRI与电解质改变 [例(%)] 血清电解质

    CT或MRI结果

    两组比较

    异常组(78例)

    正常组(30例)

    P值

    血钠>150 mmol/L
, http://www.100md.com
    3(3.8)

    0(0)

    <0.05

    <130 mmol/L

    32(41.0)

    6(20.0)

    >0.05

    血氯<98 mmol/L

    24(30.8)

    6(20.0)

    >0.05

    血钙<2.0 mmol/L
, http://www.100md.com
    8(10.3)

    2(6.7)

    >0.05

    >2.7 mmol/L

    3(3.8)

    1(3.3)

    >0.05

    血钾<3.5 mmol/L

    13(16.7)

    5(16.7)

    >0.05

    >5.0 mmol/L
, http://www.100md.com
    9(11.5)

    3(10.0)

    >0.05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常常合并急性脑水肿,脱水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对病程中电解质紊乱出现的频率文献记载较少,而且往往把其归咎于治疗中的并发症[3]。本组资料表明有37%以上的病毒性脑炎患儿在24 h内已经出现血清钠、钾、氯、钙浓度的改变,故不能完全用治疗中的并发症来解释,很可能与病毒性脑炎自身病理生理有关系。在以后的病程中,发生低钠血症可能与脱水剂或利尿剂的应用有关。

    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头颅CT或MRI提示有脑损害者发生电解质紊乱的频率较高。主要表现为低钠血症有明显差别,血清氯、钾、钙的紊乱发生的频率虽然脑损害组也较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本组的头颅CT、MRI改变主要表现为脑水肿、丘脑、侧脑室周围异常信号,推测可能累及了下丘脑的垂体后叶功能,影响渗透压感受器,使血清钠浓度发生改变。
, http://www.100md.com
    血清钠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病毒性脑炎重症组较轻症组更易发生低钠血症,电解质紊乱又会加重疾病的病理过程,影响疾病的预后,二者形成恶性循环。本组患者在用脱水剂的同时,不断注意适当补充钠、钾、氯、钙,1周后复查电解质,血清钠、钾、氯、钙大部分正常,说明只要注意调整电解质的平衡,能够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本组低钠血症组无一例死亡,早期发生高钠血症的3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均在1周内死亡。说明早期发生低钠血症的患儿预后较高钠血症的预后好,一旦发生高钠血症,特别是持续的高钠血症则往往提示病情濒危,要引起高度重视。

    4 参考文献

    [1] 樊寻梅,主编.实用儿科急诊医学.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1993.303~318

    [2] 黄如训,梁秀龄,刘焯霖,主编.临床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56

    [3] 翁维权,陈家愚,主编.内科危重症的抢救.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510

    [4] 何庆忠,唐 盾,李小励,等.高钠血症38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3,13:657,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