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杂志》 > 2000年第8期
编号:10290210
经导管单管双球囊治疗小儿肺动脉瓣狭窄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杂志》 2000年第8期
     作者:吕彩红 古汉礼 麦智广 梁屹胜 黄永红 熊华峰

    单位: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关键词:气囊扩张术;支架;肺动脉瓣狭窄

    实用医学杂志000809 摘 要 目的:评价单管双球囊对小儿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的治疗价值。方法:常规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与右心室之跨瓣压差,作右室造影,测定肺动脉瓣瓣环直径,选择合适球囊,进行扩张后,重复测定肺动脉瓣跨瓣压差,作右室造影,以了解即刻疗效。结果:2例扩张均获得成功,右室压力下降,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减轻,经1年随访,患者心功能良好,活动耐受力明显增加。结论:单管双球囊方法治疗肺动脉瓣狭窄疗效好,安全,操作简单,术中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我科1998年采用单管双球囊法治疗2例肺动脉瓣狭窄(PS)患者取得成功,均随访1年以上,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介绍

    例1,女,12岁。2岁时因上呼吸道感染就诊时发现心脏杂音,近3年来活动后气促、疲乏,剧烈时出现口唇发绀。生长发育落后,消瘦,心前区隆起,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及胸骨上窝触及收缩期震颤,并闻及收缩期4级杂音及喀喇音。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X线示:肺动脉段扩张;超声心动图:主肺动脉段扩张,肺动脉瓣轻度增厚、活动受限;心导管检查:右心室压力(RVSP)为110 mmHg,跨瓣压差△P=27mmHg,肺动脉瓣环直径为19 mm,造影显示肺动脉瓣“喷射征”。选择球囊直径为15 mm的单管双球囊,反复扩张3次,扩张后RVSP为40 mmHg,△P=10 mmHg,造影显示:“喷射征”消失,可见右室流出道痉挛。

    例2,男,11岁。发现心杂音2年,无自觉症状,生长发育正常,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喷射性收缩期杂音4级,向左颈、肩部传导,肺动脉瓣第二音减弱。心电图:电轴中度右偏,轻度T波改变;X线:二尖瓣型心,心尖圆隆,肺动脉段扩张,肺血减少;超声心动图,右室前壁增厚,肺动脉瓣膜增厚、开放受限。心导管RVSP 105 mmHg,△P=87 mmHg,肺动脉瓣环直径为18 mm,造影显示肺动脉瓣“喷射征”,选择直径为15 mm的单管双球囊导管进行扩张,反复扩张4次,扩张后RVSP为50 mmHg,△P=30 mmHg,造影显示肺动脉瓣“喷射征”消失。
, 百拇医药
    1.2 操作方法 (1)经皮穿刺右侧股静脉,插入6F端孔导管,送至肺动脉,测定压力,并记录自肺动脉至右心室的连续压力曲线,计算主肺动脉与右心室间之跨瓣压力阶差(△P)。(2)换用6F造影导管(NIH),作右心室中部造影,明确诊断后测量肺动脉瓣瓣环直径,以备选择适合的球囊导管,瓣环直径与球囊直径之比为1∶1.2~1.6。(3)换回端孔导管,送至右或左肺动脉远端,插入长交换导丝,经交换导丝送入选定的单管双球囊导管。(4)用76%的泛影葡胺与生理盐水的混合液(两者比例为1∶3)快速充盈球囊,扩张肺动脉瓣瓣口,直至肺动脉瓣狭窄在球囊上形成的“腰征”完全消失,重复2~3次,每次扩张2~3 s,间隔3~5 min 1次。(5)重复记录主肺动脉至右心室的连续压力曲线,测定右心室及主肺动脉压力,作右心室造影,以分析评价扩张之疗效。

    2 结果

    2.1 即刻疗效 (1)术后24 h 2例患者均可下床活动;(2)血流动力学指标获得明显改善,右室收缩压、跨瓣压差下降;(3)自觉症状减轻,肺动脉瓣区杂音减轻。
, 百拇医药
    2.2 随访情况 均随访1年以上,患者心功能良好,活动耐受力明显增加,自觉症状较术前改善,约6个月后杂音消失,完全恢复正常,心电图右室肥大亦消失。其中女患儿术后杂音减轻不明显,根据术后造影结果显示有右室流出道(RVOT)痉挛。加口服心得安1mg.kg-1.d-1,4个月后杂音渐消失。

    2.3 合并症 均无严重并发症,导管经过肺动脉瓣口时有室早或短阵室速,球囊扩张时更为明显,但停止操作及退出球囊后均消失,球囊扩张时动脉血压略降低,抽空球囊立即恢复正常。

    3 讨论

    3.1 经导管单管双球囊治疗PS的优点 本组病例扩张后临床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改善,即刻及近期疗效类似于开胸手术,患儿耐受良好,手术安全,可靠,住院时间短。

    3.2 右室流出道痉挛的处理 在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中,部分病例右室流出道因受钢丝、球囊导管等的刺激,可使之痉挛,形成湍流,故而PBPV术后收缩期杂音不能消失或减轻不明显。但该组女患儿术后即刻杂音减轻程度较少,可能与扩张后致右室流出道痉挛有关,经服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后恢复正常,杂音消失。
, 百拇医药
    3.3 导管选择及注意事项 术中准确测量瓣环直径,选择合适的球囊是PBPV成功的关键,右室造影测量瓣环直径较超声心动图更为准确。球囊直径在单球囊法中,李渝芬等[1]认为应大于瓣环直径10%~25%,而单管双球囊法的球囊直径大于瓣环直径可达20%~50%。由于其扩张时压力较均衡,球囊定位较准确,故而可减少扩张次数,球囊充胀时仍有血液流动,使并发症减少。采用单管双球囊更安全。以往多用单球囊法作PBPV术,虽然单球囊法与双球囊法经比较其疗效并无差异[2]。我们认为只要瓣环直径不会过小,采用单管双球囊较单球囊安全,并发症少,比双球囊法操作简单,方便,可作为儿科首选。

    4 参考文献

    1,李渝芬,潘宝全,徐衍梅,等. 经皮三种球囊肺动脉瓣成型术的疗效观察. 中华儿科杂志, 1997,35(1):11~13.

    2,陈为敏,伦恺陵,吴桂萍,等. 小儿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单、双叶球囊对比).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8,16(1):17.

    (修回日期:2000-03-1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