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大学学报(医药卫生) > 广东医学院学报
编号:10290513
甲状腺腺瘤恶变25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作者:卢强 姜杰

    单位:卢强(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外科,湛江 524002);姜杰(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外科,湛江 524002)

    关键词:甲状腺腺瘤;恶变;外科手术

    广东医学院学报000157 文章编号:1005-4057(2000)01-0096-01▲

    作者收集近年来胆道蛔虫病48例,对此病及其并发症的超声图像特点作一分析,以提高B超对其诊断水平。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本组病例中,男23例,女25例,年龄6~48岁,平均约为32岁,患者均有腹痛病史。
, 百拇医药
    1.2 仪器

    采用东芝240型超声仪,凸阵探头,频率3.5~5MHz,东芝38A及东芝32B型超声仪阵头,频率3~4MHz。

    1.3 探查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行右侧上腹部延肋间和肋下进行探查,重点放在第二肝门区,探头沿胆总管向上探查肝胆管及肝内情况,向下稍加压排挤部分肠气以显示胆总管中下段情况,并摄片记录。

    1.4 结果

    48例患者中,B超发现45例蛔虫位于胆总管内,3例为肝胆管内多发性蛔虫,36例合并胆囊炎,7例合并胆管炎,2例合并有先天性胆道囊样扩张,1例合并肝脓肿。0.5a后复查,发现4例残虫体钙化,1.5a后复查,残虫体已成为结石。结合手术及十二指肠纤维镜取虫结果,本组B超检查对胆道蛔虫及其并发症的诊断符合率为94%。
, http://www.100md.com
    2 讨论

    在我国,胆道蛔虫是常见急腹症之一,对其诊断,超声显像比其他任何方法更为简便、实用而有效。其声像图特点:蛔虫梗阻部位以上的相应肝内胆管会呈现不同程度的扩张,胆总管内可见数毫米宽的双线状强回声带,前端圆钝,边缘清晰光整,中心贯穿的液性暗带是假体腔,活体时,实时超声仪可显示蛔虫的胆管内蠕动的特征图像。当蛔虫死亡后,其中心暗带逐渐变得模糊甚至消失。如果蛔虫尸体溶解不充分,其残体、虫卵、细菌及脱落坏死细胞可成为结石样改变。若胆道蛔虫阻塞胆总管,会因胆汁排泄不畅诱发胆囊炎,超声图像显示:胆囊增大,壁厚约0.3 cm以上,毛糙。如果合并肝胆管炎时,胆管壁增厚,呈等号强光带样改变。

    先天性胆管囊样扩张患者,胆汁排泄欠佳,当诱发感染时可有发热、腹痛等症状,此时仍要留意胆总管内有否合并胆道蛔虫。本组有2例属此情况。

    本组有1例6岁女孩,因反复右上腹疼痛伴恶寒发热3个月余,加重伴双下肢水肿20 d来院诊治。首次B超检查疑为肝内多发性占位性病变(海绵窦样血管瘤?)。第2次B超复查,肝胆管轻度扩张,依稀可见多条细平行强光带排列,结合大便虫卵检查情况,怀疑是多发性胆道蛔虫。后经外科手术证实为肝胆管多发性蛔虫伴胆道感染。分析首次误诊原因有:(1)胆管缺少胆汁充盈,多条蛔虫在胆管内排列密集,有的蜷曲成团,未能在实时超声仪中显示蛔虫蠕动的特征声像图。(2)思绪欠开阔,未能警觉到个体发病情况的特殊性。(3)未留意大便虫卵检查结果。

    胆道蛔虫在超声检查中虽然诊断符合率较高,但在胆管缺少胆汁,或有脓团、气泡、胆泥或大量结石时,或是死亡虫体萎缩、裂解等情况下,则诊断较困难,尤其合并有其他并发症时容易忽视原发病,因而有可能漏诊、误诊。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多角度多切面观察,追踪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并结合临床及其他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简介:黄海燕,女1972年11月出生,学士,住院医师

    收稿日期:1999-09-14

    修稿日期:1999-11-1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