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色素沉着) > 黄褐斑(肝斑)
编号:10290879
黄褐斑病因及发病机理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作者:冯安吉 海春旭

    单位:冯安吉(第四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毒理学教研室,陕西 西安 710032);海春旭(第四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毒理学教研室,陕西 西安 710032)

    关键词: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000242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黄褐斑病因及其在内分泌紊乱、皮肤微生态失调和自由基损伤方面的机理研究进行了总结,认为机体内分泌功能异常,体内氧化及抗氧化平衡失调,从而引起人体酪氨酸-酪氨酸酶系列生化反应加剧,色素形成增多。皮损区常驻菌减少,暂驻菌特别是产色素微球菌增多,致皮肤免疫及代谢功能失调。本文简述了中医对本病发病机理及病因的论述及治疗。

    关键词: 黄褐斑;激素;微生物;自由基

    中图分类号:R758.42 文献标识码:A
, 百拇医药
    文章编号:1000-2588(2000)02-0183-02

    面部色素斑种类颇多,如黄褐斑、雀斑、黑斑以及各种激素引起的后遗症色斑,其中以黄褐斑(Chloasma)较为多见。黄褐斑是一种获得性色素沉着皮肤病,表现为色素对称性沉着,呈蝶翅状,轻者为淡黄色或浅褐,点片状散布于面颊两侧,以眼部下外侧多见;重者呈深褐色或浅黑色,似面罩般遍布于面部。本病多发于中青年女性,少数男性也患此病,多数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少数略感不适。此类疾病与机体的整个功能状态密切相关,黄褐斑不但影响容貌,并且大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月经失调、失眠、心烦易怒等内分泌及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给患者带来生活及精神方面诸多烦恼和痛苦。

    黄褐斑发病机理复杂,真正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内分泌失调、妊娠、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口服避孕药、子宫卵巢疾病、遗传因素、氧自由基、紫外线照射、血清铜含量、甲乙型肝炎、胆囊炎、酪氨酸功能障碍、化妆品、光毒性药物、抗癫痫药及情绪波动等,在上述诸因素中认为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紫外线照射是发病的主要原因。现就目前研究较多且较为清楚的黄褐斑病因与发病机制作一概述。
, 百拇医药
    1 黄褐斑与内分泌因素

    黑色素细胞通过酪氨酸-酪氨酸酶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在细胞内形成黑色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垂体间叶分泌的促黑色素激素(MSH),通过提高血清铜离子浓度而使酪氨酸酶活性增强,黑色素形成增多。硫氢基(-SH)能与酪氨酸酶中的铜离子结合,使该酶活性丧失,色素形成减少。肾上腺素、肾素、乙酰胆碱、5-羟色胺和松果体及其周围神经组织形成的麦拉唐宁(melatonin)退黑素是一种能使黑色素颗粒聚集在核周围的抑制因子。正常生理条件下,MSH与麦拉唐宁处于生理平衡状态,而黄褐斑患者体内二者则失衡。妇女妊娠期、月经周期紊乱(提前或错后)、性生活不协调及精神压抑、口服避孕药等易造成体内雌激素较大变化,雌激素通过解除谷胱甘肽或-SH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使黑色素形成增加。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患者患有黄褐斑是因为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释放的各种细胞生长因子影响激素代谢,使MSH分泌增多,黑色素细胞抑制因子浓度降低,致使色素代谢紊乱形成色斑。卵巢功能障碍且患有黄褐斑的妇女,黄体激素水平较高,血清雌二醇水平较低。但也有学者[1]通过对女性黄褐斑患者静脉血中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的研究,发现这些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因而认为二者并无密切关系[1]。男性黄褐斑发病率明显低于女性,但男性与女性患者临床及组织学特征相似,故通常认为雌、孕激素水平增加是女性发病的主要病因,而男性激素的变化似乎不起作用[2]。有人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黑色素细胞对性激素敏感性以及黑色素细胞中性激素受体改变有关[3]。甲状腺机能亢进者皮肤色素增加是由于甲状腺素减少皮内-SH,使酪氨酸氧化成黑色素的作用增强所致。
, http://www.100md.com
    2 黄褐斑与局部微生态

    正常情况下,皮肤表面有大量微生物存在,根据其存在情况不同分为常驻菌(如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暂驻菌或共生菌(如棒杆菌、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及产色素的微球菌)。当正常菌群失调后,皮肤就会出现不同病症,黄褐斑就是其中一种。研究发现黄褐斑皮损区菌群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主要常驻菌如表皮葡萄球菌活菌数与分离率变化不明显;痤疮丙酸杆菌,微球菌及暂驻菌的活菌数和分离率显著增加,尤其是产生褐色素、桔黄色素的微球菌显著增加[4、5]。有学者用调节微生态菌群的药物治疗黄褐斑,发现治疗后病人皮损区常驻菌痤疮丙酸杆菌菌数和分离率明显增加,产色素的微球菌分离率减少。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其活菌数增加,产色素加深[6]。黄褐斑患者春夏和秋季色素加深或复发,冬季减轻甚至消失,可能与其有一定相关性。由此可见,调整皮肤的正常菌群,即增加常驻菌(厌氧菌)的数量和分离率,减少暂驻菌的数量和分离率,维护皮肤菌群的生态平衡,增强皮肤的定植抗力和皮肤粘膜免疫及代谢功能,是防治皮肤黄褐斑的重要手段之一。
, 百拇医药
    3 黄褐斑与自由基

    正常情况下,体内有许多氧自由基清除剂,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谷胱甘肽(GSH)等,当脂质过氧化(LPO)增强或自由基水平增高时,在基因调控的保护机制作用下,体内内氧化与抗氧化之间处于动态平衡,黄褐斑患者这一调节系统可能存在某些障碍,致使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不能随LPO增多而增强,导致LPO的蓄积。本病患者血中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均低于正常人。有学者将紫外线照射亚油酸后生成的LPO贴在皮肤后可致皮肤色素沉着,且引起患者皮脂LPO含量较正常人高5倍[7]。体内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是酪氨酸系列氧化反应的结果,LPO作为启动因素使这一反应加速,黑色素形成增多。LPO极不稳定,分解产生具有强氧化作用的丙二醛(MDA),使蛋白质分子发生内和分子间交联,形成荧光发色团(fluorescent chromophore),即色素。LPO 同时还能对蛋白质分子产生抽氢加成作用,依次对蛋白质不断加成,促进化学反应[8]。自由基清除剂种类较多,按化学结构分为非酶类抗氧化剂类如胡萝卜素类,抗坏血酸,α-生育酚等和酶类抗氧化剂如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各种清除剂清除自由基的种类有所差异,任何单一清除剂都难以清除体内所有过剩自由基,清除剂间需联合作用,即体内抗氧化剂以复合链形式存在[9],协同清除自由基,抑制黄褐斑的形成。
, 百拇医药
    4 中医论黄褐斑病因病机

    黄褐斑病发在皮、其病在内,应采取“外病内治”法。祖国医学认为,气血乃人体生命活动之物质基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气血的产生运行与脏腹经络紧密相关,脏腑有病必然累及经络。气血运行受阻,就会沿着经络循行的部位发生病变。中医则认为本病与肝、脾、肾3脏关系密切:一是肝气郁滞,血瘀于面;二是脾虚不能生化精微,气血两亏,肌肤失养;三是肾水亏而不能制火,虚热内蕴,郁结不散,阻于皮肤所致。脏腑失调,污浊之气上蒸于面,瘀滞而成斑。有学者[10]认为妇女有经、带、胎、产的变化,而这此变化都会产生共同的病理产物“瘀”,因此有“无瘀不成斑”之说。瘀因各异,本病以虚为主,分为肾虚致瘀,脾虚和肝虚致瘀。黄褐斑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应循因论治。本病以瘀在血络为病机,瘀血证的治疗为活血化瘀,使体内黑色素随体内代谢废物如大小便、月经等排出体外。现代医学发现黄褐斑患者存在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异常,与祖国传统中医所讲血瘀相符合,证实黄褐班的发生与血液粘度增加而致血液瘀滞、微循环障碍有一定关系[11]
, http://www.100md.com
    目前对于黄褐斑治疗方法较多,西医治疗主要有(1)药物疗法[12],如氢醌(hydroquinne)、N-乙酰-4-硫-半胱胺基酚(N-Acetyl-4-S-Cysteaminylphonl)、壬二癸酸(Azelaic acid)、维甲酸(tretinoin)和VC 、VE等;(2)生物疗法[5],利用正常皮肤表面优势菌群及其促进物经发酵等工艺制备而成的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微生物制剂(益生素)治疗黄褐斑取得一定疗效;(3)化学疗法[13],化学剥脱术是目前可接受的成熟脱色技术。50%羟乙酸及不同浓度羟乙酸、氢醌和三氯醋酸相配合常用于治疗黄褐斑;(4)物理疗法,有激光疗法[14](如染料激光、铜蒸气激光、Q开关红宝石激光和氢激光)和超声波治疗(即将超声波导入褪色金华素治疗黄褐斑[13],具有一定效果)。中医治疗主要有(1)药物疗法[15],中药治疗按辨证施治,属月经不调、气滞血瘀者服消遥丸或桃红四物汤;属肾水不足、虚火上炽者服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以滋阳补肾,调和气血,疏通肝气,活血化瘀;(2)中药面膜疗法[16]和针灸疗法[17]
, http://www.100md.com
    国内外对黄褐斑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的研究虽有一定进展,但进展不大,有些对机理的研究与临床紧密结合,并取得一定临床效果,但有些仍停留在单纯的机理研究上。黄褐斑的临床治疗报道的较多,西医治疗重标,多采用外治法,虽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有一定毒副作用;中医治疗重本,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较好,这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的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治的原则。彻底根治黄褐斑,必须要寻找和研究其病因。对黄褐斑发病机理的研究目前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尚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简介:冯安吉(1963-),男,1994毕业于山西大学,硕士,讲师,电话:029-3374882, E-mail: fajssq@fmmu.edu.cn

    参考文献

    1,郑 乐, 刘嘉茵, 孙 勇等. 黄褐斑与女性激素的关系[J].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6, 29(3):297.
, http://www.100md.com
    2,Vazquez M, Hector M, Benmaman C et al. Malasma in men: a clinical and histologic study[J]. Int J Dermatol, 1988, 27:25~6.

    3,Pere Zm, Sanchez Jl , Ahuilo F. Endocrinologic profile of patients with idopathic melasma[J]. J Invest Dermatol, 1983, 81:543~5.

    4,万苗坚, 蔡瑞康, 张其亮等. 男性黄褐斑皮损区微生态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研究[J].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 1999, 5(2):32~6.

    5,熊德鑫,祝小枫,盛志勇等. 黄褐斑生态治疗和菌群改变的研究[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5, 9(2):70~1.
, http://www.100md.com
    6,万苗坚, 赵 广, 蔡瑞康等. 黄褐斑患者皮损区微生态改变的探讨[J]. 临床皮肤科杂志, 1998, 26(2):87~9.

    7,小仓良平. 紫外线照射の皮肤疾患[J]. 最新医学, 1978, 33:686~90.

    8,陈 瑗,周 玫. 自由基医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9. 42~6.

    9,Hai CX. Studies of lipid peroxidation of peoples living in high Selenium area[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1993, 4(1): 8~50.

    10,陈广源. 讨论妇女黄褐斑之中医内治法[J]. 上海中医学杂志, 1996, (66): 34~6.
, 百拇医药
    11,张素洁. 中医辨证治疗黄褐斑与血液流学关系的研究与分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8, 4(11):35~7.

    12,Pathak MA, Fitzpatrick TB,Kraus EW. Usefulness of retino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melasma[J]. J Am Acad Dermatal, 1986, 15:894~9.

    13,Pearl E, Gurimes MD. Melasma:Etiologic and therapeutic considerations[J]. Arch Derrmator, 1995, 131:1453~7.

    14,Taylor CR, Anderson RR. Ineffectiv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melasma and postinflammatory hyperpigmentayion by Q-switched ruby laser[J]. J Dermatol Sug Oncol, 1994, 20:592~6

    15,郭随章. 黄褐斑的药物治疗[J]. 辽宁药物与临床. 1998, 1(4):176~7.

    16,高慧琴. 郭小平. 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996, 3(12):23~4.

    17,阎丽平,郭成杰. 近年来针灸治疗黄褐斑概况[J]. 中国针灸, 1995, 15(5):50~2.

    收稿日期:1999-04-27, http://www.100md.com